APP下载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方式改革探究

2017-10-11胡名刚��

山东青年 2017年6期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方式改革

胡名刚��

摘要: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基础必修课,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极为重要,针对现有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打破流程式教学、先常规思路,后计算机手段教学方法、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针对性的加入专业相关基础概念教学、加强综合性实验训练等建议,以期改善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方式;改革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地方应用型大学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该课程的开设顺应了信息时代对全能型人才的需求,也与各地方高校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目标相契合,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应用能力基础,同时,学生通过该门课程也可以很好的锻炼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1-2]。但从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仍显不足,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有些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模式仍有其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对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模式进行改革[3-4]。

一、 当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没有得到充分提升,知识掌握程度不灵活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学习完该门课程后,对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掌握程度比较欠缺。与平时练习过比较相似的计算机操作,学生可以比较快的完成,但是抛出一个需要用计算机解决的实际问题,学生就显得比较吃力,不能够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充分说明学生对于该门课程掌握程度严重不足,计算机应用能力没有得到充分锻炼,自然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没有达成。

(二)教学模式单一陈旧,课程讲授自由度不够

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已经被广泛应用,其教学效果也比以往教学方法要理想,但该教学方法有其不可避免的弊端,例如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倾向于沿用成熟的案例,授课中会习惯用计算机专业术语,这样就容易忽略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即使对计算机比较熟悉的学生,也会出现概念与操作断节的现象,这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知识点掌握不足的情况。

(三)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不成体系,比较杂乱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知识点覆盖全面,要点详细,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感觉收获不少,每节课都能学到不少新的知识,但是很多学生对所学的知识都是零散掌握,不成体系,一段时间以后,会很大程度的遗忘,整门课程学完,学生能真正熟记于心的操作寥寥无几,更有甚者,出现概念与操作错乱的情况。

(四)对计算机专业学生没有充分發挥先导课的作用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并不是只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通过给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设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提前接触到一些计算机专业知识,从而在后续的专业课学习中能更容易的接受新的计算机知识,而实际情况是,相当一部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熟练程度不及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甚至会出现该门课程的学习导致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时相关概念混乱,造成学习困难。

二、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方式改革

(一)打破流程式教学,将关联知识点融合教学

授课教师首先应该对教材知识点有个全面把握,将不同章节却又关联的知识点进行揉和,不能完全按照课本上的知识点呈现顺序进行教学,要打破原有的按教材章节前后次序进行程序式教学手段,避免让学生出现知识点跨越度大、不易联想掌握的感觉,例如在讲授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点时,可以将计算机网络的部分概念提前讲解,让学生可以无缝对接知识点,更快速、牢固的掌握知识点。

(二)先常规思路,后计算机手段教学方法

在进行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转变教学思维,不要急于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手段来解决问题,可以先带领学生运用常规思维和非计算机手段来尝试解决问题,然后适时的引入计算机相关知识,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让学生有一个认知过渡过程,知识点掌握更加深刻,教学效果自然比较理想,这种学习能力也可以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针对性的加入专业相关基础概念教学

计算机文化基础与计算机专业课中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等课程息息相关,在随机调研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时发现,如果在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时,授课教师能将计算机相关概念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授给学生,在后续的专业课学习过程中,有助于更容易的接受新的知识点,对专业课不再充满陌生感。这就要求计算机文化基础授课教师把比较晦涩的专业知识与该门课程有针对性的融合,在学习这门基础课的时候适当拓宽计算机专业知识点。还有需要注意的是,在给学生讲授计算机相关概念时,要保证学生对基础概念掌握的准确性,避免对后续的相关专业概念产生影响,真正起到专业先导课的作用。

(四)增加综合性实验的数量,让学生系统练习所学知识点

通过分析教材和实验指导教材不难发现,验证性的实验项目占据绝大多数,这也是学生不能系统掌握操作知识的一个原因。

要想尽可能的避免该问题的出现,就应该适当增加综合性实验的数量,适当减少教师的理论授课数量。在做综合性实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负责收集反馈比较集中的知识点进行集中讲解,个例问题应鼓励学生小组内讨论解决,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总结

按上述方式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后,学生的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更快、更强,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也更加深刻,尤其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对于计算机相关的概念和知识点,更加容易掌握,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对专业课的陌生感及距离感,做了良好铺垫。

[参考文献]

[1]龚文辉.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展望,2017,(01),340.

[2]李波.地方高校文科专业《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方法探讨[J].现代计算机,2015.(03),19-21.

[3]郑良斌,何薇.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13):27-28.

[4]孙薇. 浅谈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方法的几点体会[J].电子世界. 2012.(04),175-176.

(作者单位:山东女子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endprint

猜你喜欢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方式改革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改革创新(二)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