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离散理论解读《上海孤儿》

2017-10-09董慧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19期

董慧

[摘要]《上海孤儿》是日裔英籍作家石黑一雄的第五部作品。自问世以来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热议。本文将从离散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小说中三位重要人物克里斯托弗·班克斯,女友莎拉和母亲戴安娜在战火纷飞、事态动乱的背景下经历了各自不同的人生。流散的生活状态、“无家可归”的漂泊感、虚幻的使命感以及错置的人生选择造成三位人物的悲剧人生。本文将详细阐述三位人物放逐、错位的生活轨迹。

[关键词]石黑一雄;《上海孤儿》;离散理论;错置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19-0164-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9.077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石黑一雄是当代英国文坛一颗璀璨的明星,他与奈保尔,拉什迪并称为“英国移民三杰”。作为一名日裔英籍作家,其特殊的文化身份和离散生活状态使其作品独具特色。石黑一雄作品大多反映人物流散、放逐的生活状态。其主题多围绕多元文化背景、文化身份危机与探寻、人物使命感与悲剧人生以及创伤与错置的人生展开。《上海孤儿》是其创作的第五部作品,背景涉及三个国家元素,英国,日本和中国。小说主要讲述主人公克里斯托弗·班克斯围绕其父母失踪案件展开调查,并在此过程中插入主人公对其相恋女友莎拉以及母亲的种种回忆。通过碎片式的记忆模式,作者将众多人物串联起来,绘制了一幅离散、放逐与错置的人生图景。

离散理论是研究离散作家作品的理论依据。该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离散族裔群体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的理论,主要研究人类历史上较大范围的迁徙移居现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离散族裔与当地居民在社会、经济和文化交流中的适应、冲突和融合等问题。离散批评关注文化同化问题、家园与身份、记忆与再记忆、记忆与身份、离散族裔建构等问题。通过使用“放逐”、“游牧主义”、“迁徙”、“介于两者之间”、“去领土化”和“跨国状态”等视角,分析离散作家作品中的离散主题。本文将利用离散理论分析石黑一雄作品《上海孤儿》。小说中三位重要人物克里斯托弗·班克斯,女友莎拉和母亲戴安娜在战火纷飞、事态动乱的背景下经历了各自不同的人生。正如贝里·刘易斯评论的那样:“石黑一雄的主人公属于‘错位式的人物形象,是“回忆与想象中的孤独游客。”流散的生活状态、“无家可归”的漂泊感、虚幻的使命感以及错置的人生选择造成三位人物的悲剧人生。下文将详细阐述三位人物放逐、错位的生活轨迹。

一、孤独的斗士——班克斯

克里斯托弗·班克斯是本书的主人公。十岁之前,班克斯一直在中国租界度过。这段时间也成为他最无忧无虑、最美好的童年记忆。之后他的父母先后失踪,班克斯一夜之间成为孤儿,并被送回英国。动荡的生活、居无定所的漂泊感让班克斯感到虽身处繁华都市,心灵却无安定之所。他的生活仍处于流散、放逐的状态。在班克斯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中,父母总在吵架,家庭氛围总是那么不和谐。而这种不和也让班克斯心灵受到伤害,他总在自责,自寻烦恼。在与菲利普叔叔交谈时,班克斯将自己的担心讲出来。他认为自己不够英国化是父母不和的原因,而英国化所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便是身份问题。身份、归属、家园是离散作家所关注的话题。对于离散群体,家代表归属。身份认同的过程,也是寻找家园的过程。正如小说中菲利普所说的那样,“人们需要有归属感。属于某个国家,属于某个人种。否则,谁知道会发生什么?我们所拥有的文明也许一样会崩溃。一切都会散了架,正像你所说的。”因此,身份、归属感问题一直困扰着班克斯。这种困扰使班克斯一直处于与他人“格格不入”的状态,一种孤独,自我放逐的状态。小说中多次描写到班克斯成为著名侦探之后参加各种豪华宴会,而置身于繁华之中却又深感孤独,无所适从。

由于侦破一系列疑难案件,班克斯一跃成為英国最著名侦探之一。这种成功并未使他的心灵安定下来,反而使他更加孤独,更加放逐自我。这种孤独与自我放逐让班克斯担负起拯救世界,消除人类毒瘤的虚幻使命。这一虚幻使命具体形式便是班克斯寻找其失踪的父母。在这一找寻过程中,班克斯天真地认为自己能阻止世界大战的爆发,拯救水深火热中的人们。班克斯的使命是伟大的,但同时也是虚幻的。在他苦苦寻找父母,担负伟大使命的时候,他错过了属于自己的爱情、亲情和友情。明明与女友莎拉相恋,却最终相忘于江湖;在养女詹妮弗的成长过程中,作为养父的班克斯总是缺席;在故友哲的最后岁月里,班克斯只顾寻找自己父母,却不顾友人的病情,致使故友离世。种种悲剧都由虚幻的使命感所致,而这种“使命感”完全是错置的人生体现。一个本该好好享受名誉和成功带来的快乐和幸福的青年,却错将自己的人生投入到虚幻的使命中;一个本该好好享受爱情带来的美好体验的青年,却错过自己的美好姻缘;一个本该好好珍惜久别重逢的友谊的青年,却不顾友情,走向没有希望的前方。

这种近乎苦行僧的生活注定使班克斯孤老一生。他的一生似乎永远有崇高的使命有待完成,似乎永远无法停下脚步,但生活需要平平淡淡的幸福,需要点点滴滴的温馨。直到班克斯找到母亲才明白“至于其他的,包括我千方百计想寻找她,千方百计想拯救世界于危难,对她来说都无关紧要。她对我的爱始终如一,无需任何条件。这听起来或许有些不可思议,但我确实这么久之后才恍然大悟。”班克斯一生都是孤独的斗士,其流散、放逐的生活状态使其人生错置,从而孤老一生,唯有回忆成为唯一的安慰。

二、流浪的人生——莎拉

莎拉是小说中另外一个主要人物。莎拉的一生是流浪的、漂泊的。一个年轻貌美却永无定所的孤儿。和班克斯一样,萨拉很早失去父母,成为一名孤儿。凭借自己美丽的容颜,莎拉跻身于英国上流社会。她常常出入各种宴会,寻找接触名人的机会。这种看似趋炎附势的行为,却无法掩盖其孤独的人生轨迹。随着小说情节的推进,我们对莎拉这个人物有了进步了解。之前虚荣、爱慕荣华富贵的形象并不是莎拉本性,她所追求的是崇高伟大的生活,一种自认为灵魂高尚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若要嫁人,一定要找一个真正有作为的男人。我指的是能为人类、为建设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的人。……但我决不甘心接受命运的安排,把生命浪费在某个讨人喜欢、彬彬有礼,但在人格上一钱不值的男人身上。”这样的宏图大志无可非议,但莎拉却把自己的幸福和志向寄托在别人身上,寄托在一位所谓的“精神导师”身上,而这位“精神导师”也就是日后莎拉的丈夫塞西尔爵士。当莎拉满怀希望地来到上海,希望能帮助丈夫做出一番伟业,而塞西尔却让她大失所望。他除了出入赌场就是酗酒,甚至对莎拉恶语相加,大打出手。endprint

当一切美好幻想破灭时,莎拉也意识到自己错置的人生。正如小说中莎拉所说的:“只知道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浪费时间寻找某个东西,某种类似奖品的东西,只要我拼命努力,就能理所当然地获得。但我不在想要它了。现在我想要别的东西,某种给我温暖、给我庇护的东西;某种时刻存在的东西,就像明日的天空。”一个一直在为别人谋幸福,追求虚幻目标的孤儿终于醒悟了。其实她真正需要的便是心灵的居所,一个能真正承载她幸福的地方,那便是“家”。与其说莎拉是物质意义上的孤儿,不如说她是精神意义上的孤儿,一个精神放逐的孤儿。从表面上看莎拉没有父母,四处流浪,而从更深层次看,莎拉是一位精神流浪儿,一位自我放逐,人生错位的孤儿。

三、悲剧的一生——戴安娜

班克斯的母亲戴安娜是一位有正义感的白人女人。为了改变中国鸦片蔓延的现状,她一直不遗余力的采取各种措施,甚至试图说服丈夫退出公司。也正是因为丈夫供职的公司与鸦片贸易有关,夫妻间经常吵架,家庭氛围极其紧张。戴安娜几次劝说丈夫退出肮脏的公司,然而都以争吵告终,最终丈夫忍受不了心理上的折磨而与另外一个女人私奔。在班克斯父亲失踪两个月之后,母亲戴安娜因惹恼中国军阀顾汪而被强行掳走,终身监禁起来,班克斯也一夜之间成为孤儿。

一个原本幸福和谐的家庭顷刻间支离破碎,而这一切都因戴安娜所追求的崇高事业引起。小说故事背景设置在二战期间的中国。此时的中国战火纷飞,人民苦不堪言,而更深的毒瘤便是鸦片对中国人身体及精神的控制。作为一名外国人,戴安娜开始关注鸦片贸易,关心中国人民的苦痛。然而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扭转这一局面的。戴安娜天真地认为只要唤起从事鸦片走私的人的良知,便可以清除鸦片这一毒瘤。每个周末组织的会议也仅是在于呼吁人们不要参加鸦片走私,与丈夫争吵不休也是因为公司走私烟片的事。直到被中国军阀顾汪掳走,并遭到惨无人道的羞辱时,戴安娜才意识到个人在历史面前是多么渺小而无力。之前所做的所有努力是多么可笑而荒唐。经历了错置的人生命运后,戴安娜最终意识到一切都是幻象,只有家庭亲情才是幸福。

四、结语

正如小说名字《上海孤儿》那样,书中三位主要人物班克斯,莎拉和戴安娜在不同程度上都是精神的孤独者,生活的离散者和放逐者。三位人物的一生都是错置的一生。担负着虚幻的使命,忙忙碌碌终其一生追求的高尚事业,到头来都是可笑荒唐的事情。而在此过程中三位人物都不同程度的自我牺牲,自我放逐,自我错置。或许作者通过三個人物悲剧性的人生告诉读者,唯有珍惜眼前,把握现实的幸福才是人生的目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