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相声艺术的境外传播研究

2017-10-09唐文婷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华人创新

唐文婷

摘 要:相声作为一门传统中国艺术,在新时代的发展、对外传播的情形值得研究与关注。本文将对传统相声的境外传播情形、方式、特点等进行探究,具体分析其在台湾地区,东南亚以及其它华人聚集地的传播情况。试图为传统相声的当代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相声艺术;境外传播;创新;华人;商业演出

一、相声艺术境外传播的研究意义

(一)传统相声的简介

相声是一门传统中国艺术,现代相声形成于清朝后期。清代京剧丑角朱绍文在咸丰的“国孝”期间为生活所迫,开始了撂地说笑话,在之后又收了徒弟,表演形式由个人表演改为师徒合演就形成了对口相声,这表明了相声的正式形成。相声继承了我国古代优人滑稽传统,唐代的参军戏与宋代的杂剧中都出现了滑稽表演。吴晓岑把相声视为由唐代参军戏衍变出来的一种具有优良传统与悠久喜剧风格的民族艺术形式,属于中国讽刺文学中的一种。

中国传统相声具有战斗性、娱乐性与知识性等特点。相声是一门讽刺艺术,它的作品内容多是对当下生活的一种折射与批判,相声的作者与表演艺人多具有一种战斗作风。幽默除此之外,相声的最大特点是它是一門引人发笑的艺术,多采用诙谐幽默的说话思维与方式,达到取悦观众的目的。除此之外,相声还具有一定的知识性。以前的相声表演者虽然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但是他们胜于日常经验丰富。他们将日常经验及知识积累穿插在相声的内容中,如在《夸住宅》中介绍了房屋建筑、装潢等,在《报菜名》中介绍中国各类传统菜肴,在《新旧婚姻》《白事会》等作品中介绍各类中国传统习俗、文化等。这些经过历代相声艺人的传承与完善,使相声具有了一定的知识性。

(二)“文化走出去”

当代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不断交融,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是每个国家的重要议题,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世界大潮流之下,我国在21世纪之初提出了“文化走出去”的文化建设方针。大力传播当代先进的中国文化是提升我们国际地位的重要手段之一。曲艺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艺术形式,是我国说唱艺术的统称。相声属于我国曲艺中的一种,而当代相声近期的火热似乎让一度受冷落的曲艺界看到了一种希望与未来。在此背景下对当代中国相声艺术的境外传播进行研究是有相对较大的现实意义的。

二、相声在台湾地区的传播

——以赖声川表演工作坊“相声剧”为例

台湾在相声的传播方面有较大的研究意义。著名台湾戏剧家赖声川及其“表演工作坊”的剧作近年来在整个华语剧坛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业内评价以及市场票房两个方面取得了双赢。相声剧系列是“表演工作坊”中具有创新意义并很受观众欢迎的品种之一。“相声剧”这一概念最早被台湾媒体提出,认为这是相声艺术的一种发展——相声成戏。赖声川应用传统相声的形式与内容,加以戏剧思维的编排与演绎。《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是其制作的首部相声剧,以一定的逻辑线索将五个相对独立的相声段子串联起来,在保留我国传统曲艺传统的基础上增添了西方戏剧的冲突性、矛盾性,进一步丰富了作品的主题意蕴及表演形式,使传统艺术形式焕发新的张力。甚至可引发观众对历史与现实问题的思考。此后,“表演工作坊”陆续推出了《这一夜,谁来说相声》《又一夜,他们说相声》《台湾怪谭》《千禧夜,我们说相声》《这一夜,women说相声》《那一夜,在旅途中说相声》等系列相声剧作品。

相声剧在台湾地区的首创成功兼具了必然性与偶然性。必然性来源于台湾地区与大陆拥有相同的文化背景。虽然由于特殊历史原因的关系,台湾一直以来接收了多种文化形态的影响,但其形成的独特文化体系依旧与中国传统文化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相声剧的成功正是台湾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认同与回归的体现。偶然性则是来源于相声戏在内容及推广方面作出的创新探索。赖声川的“表演工作坊”相声剧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台湾现代媒体的推动。赖声川起初创作相声剧时注重的是相声这一传统曲艺形式如何被良好地应用在戏剧创作中,并严格区分相声和戏剧这两种艺术形式。而当《那一夜,我们说相声》取得火爆成功后,媒体在宣传中自行创造了“相声剧”这一说法,此后这一说法逐渐深入人心,在学界和受众间也被固定下来,直至确认形成一个区别于传统相声以及戏剧,但保留两者精华的新剧种。我们不妨把相声剧视为在创新中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

三、相声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

东南亚许多国家是中国移民之乡,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多方面的联系。据调查显示,中国的相声目前主要流传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两国。这两国都有许多长期定居的中国移民,他们在共同的社会背景下发展。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也就在那里流传,其中就包括相声艺术在内。新、马两国的相声肩负了中华文化的传递任务。

相声在马来西亚的传播方式主要包括参加华人文化节活动、举办相声比赛以及参与其他社会活动等。1983年,马来西亚全国华人团体在文化大会上决议由各州华堂每年轮值承办全国华人文化节,借以促进华人的文化建设。文化节至20世纪末共举办20多期,相声是文化节中不可缺少的项目。我国著名相声演员姜昆、唐杰忠等都曾受邀参与过该文化节。马来西亚的学校也会经常举办各类规模不等的相声比赛,比如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全国相声表演赛”。最初参赛者的表演基本以模仿中国的段子为主,后来他们也逐渐创作出了很多有本地特色的全新的段子。这一过程为马来西亚发掘及培养了很多相声爱好者。此外,在马来西亚相声除了参加本身的艺术活动,也会参加许多社会活动,如华语推广活动。由于相声是用华语表演,因此它同时肩负起了推广华语的责任。表演相声还成为训练学生们运用华语表达能力的项目。

新加坡国内大多数人有华人血统,华语是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之一。早期移居新加坡的华人同时带去了华夏文化,作为传统华夏文化之一的相声在新加坡的发展也因此有迹可循。新加坡的相声活动一直十分注重于新作品的创作,而且普及面较为广泛,在大、中、小学校中都有相关的相声活动。此外,新加坡还成立了“新风相声学会”,目前已有30年左右历史,其成员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担任学会工作,却十分具有专业精神,并且每年都筹办新加坡的“华族文化节”。endprint

四、相声在其他华人聚集区的传播

——以“德云社”海外商业巡演为例

相声产生之初就是面向观众,面向市场的表演形式。而相声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也不应该脱离市场,应抓住商业机遇。郭德纲及其带领的德云社在这一方面做了探索性的尝试。2006年开始,北京德云社开始举办全国性的商业相声巡回演出,并一直延续至今。这让相声演出突破了街头,茶馆,电台,电视等地域,走进了现场规模更大,可以容纳上千人至万人的体育馆,这类体育馆同时也是举办当代流行音乐演唱会的首选之地。2011年,德云社首次尝试在国外开展商演,此后巡演足迹遍布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地。

用郭德纲自己的话说“二十余年来,相声出国比比皆是,但全部是慰问和文化交流,值得骄傲的是,德云社此行为正式商演,也是百余年来,中国相声第一次出国商演,破冰之旅意义重大”。 德云社以茶馆演出为基础,培养稳定的忠实受众群;开发新类型的综艺节目,打造明星化的相声演员,最大范围地宣传、扩大影响力;展开商业巡演,加强互动,增加与消费者间的粘性关系。这样一条相声推广之路,适应了现代商业发展的规律,让艺术与商业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相推动的关系。

五、结语

中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从美国休斯顿的姚明热,好莱坞电影加入中国元素开始的等等现象都说明国外开始注重中国的消费市场。文化交流是一种平等、相互的过程。当大量的欧美、日韩文化开始传播到我国,甚至成为很大一部分人所全力推崇,我们国家的文化也应该积极思考如何走出国门,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作有益交流。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较早的相声对外传播包括定居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中国相声艺人的演出,以及在我国国际地位逐步提高后,有更多的外来学者开始关注与研究包括相声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我国的相声艺术家也经常应邀出国交流演出或进行讲学。相声的地位与受关注度在近幾十年来一度沉浮,而近几年郭德纲领衔的德云社,其中包活受到全民追捧的“小岳岳”岳云鹏,以周立波、王自健为代表的“海派清口”,别具一格的苗阜王声,湖南组合奇志大兵的长期活跃让大家重新关注到相声这一门传统艺术,并有愈来愈热之势。

目前已有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走出国门的先例,比如全球已开设多家孔子学院,中国歌唱艺术家陆续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个人音乐会,京剧与昆曲在世界巡回演出。但是类似于德云社这类民间团体利用商演的方式自主走出国门还是在少数。2002年时任文化部部长的孙家正就曾在大会上发言表明,文化走出去战略,应以大力传播当代中国文化,以打入国际主流社会和主流媒体为主,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和现代传播方式。所以相声剧的出现,德云社走出国门是一种令人宽慰的现象。相声艺术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更多的相关人员不断地探索与尝试。

参考文献:

[1]赖声川.赖声川剧场(第二辑)[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2]冯翎纲.相声世界走透透[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陈建华.中国相声艺术论[M].济南:齐鲁书社,2013.

[4]何明燕.台湾相声剧的时空艺术[J].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11,(01).

[5]刘妮丽.德云社:“戏班子”如何实现企业化管理[J].北京商报,2010,(10) .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华人创新
何为“华人”?
身在异国他乡,海外华侨华人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