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缝隙护理对急诊内科患者身心恢复的影响研究

2017-10-09支晓娟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5期
关键词:缝隙身心内科

支晓娟,荣 华

(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常熟 215500)

无缝隙护理对急诊内科患者身心恢复的影响研究

支晓娟,荣 华

(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常熟 215500)

目的 研究无缝隙护理对急诊内科患者身心恢复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内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50例采用无缝隙护理护理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死亡率差异。结果 相关数据显示,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和死亡率同样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缝隙护理有助于急诊内科患者身心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急诊内科;身心恢复;无缝隙护理

近年来,医疗卫生事业日渐深入人心,我国的经济发展不断呈上升趋势,人们对护理的方面了解越来越多,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逐步增高,尤其在急诊内科护理层面上已不在满足于传统的护理方式。因此,为了不断符合医疗发展的要求,努力提高各个层面上的服务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无缝隙护理模式应允而生[1]。该护理方式使护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不断地受到医院和患者的双重青睐。本研究中,笔者以期探讨无缝隙护理对急诊内科患者身心恢复影响,对诊治的急性内科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内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41.12±0.57);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38~77岁,平均年龄(39.86±1.20)。排除因个人因素排斥分组护理的患者。两组患者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其他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50例采用无缝隙护理护理措施,具体如下:①无缝隙护理小组的成立。由护士长担任无缝隙护理小组组长,对组员的护理经验,性格特点、学历等做评估,根据组员能力进行分层管理,在急救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角色。相应的护理人员作好记录和报告,充分调动每位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以便为每位患者做好切实的护理方案。根据护理人员表现,定时安排组员进行组内学习、探讨、自我鉴定工作,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一旦急诊发生各组员之间能够相互协调,互相帮助,使急救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2]。②急救过程的无缝隙。对急诊患者先分诊、抢救再付费,必要时对患者开通绿色通道,若患者无亲属等陪护人员,有值班护士帮忙代办各种手续。③护理过程。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同样追求无缝隙的服务质量,首先对急诊患者的病情有全面的了解,其次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护理,告知患者及家属疾病的发病原、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对待患者家人也要亲切热情,耐心和蔼消,除患者及家属疑虑和担忧,使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情[3]。④监控体制的无缝隙。对患者实施24 h全面监控,护理人员实行大小夜班双班制,以便做好每位患者病情发展记录表,全面了解患者病情,指导患者及家属合理饮食、服用药物、康复措施等[4]。一旦病情起伏较大由医师做好相应的治疗方案,由护理人员执行,护理小组之间相互监督,定时汇报工作和患者情况。

1.3 观察指标

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从生理领域、环境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等几个方面进行评定,各项目总分60分,评定标准:生活质量好:总分≥50分,较好:总分40~49,一般:30~39,较差20~29,差:<20。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死亡率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

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n(%)]

2.2 观察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平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死亡率差异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和死亡率同样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病情的差异

表2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病情的差异

组别 n 平均住院时间(d) 不良反应 自动出院观察组 50 14.9±4.8 9(18.0) 6(12.0)对照组 50 19.7±5.6 13(26.0) 11(22.0)

3 讨 论

本研究中,笔者以期探讨无缝隙护理对急诊内科患者身心恢复影响,对诊治的急性内科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和自动出院率同样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

综上,无缝隙护理有助于急诊内科患者身心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 石玉萍.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急诊内科患者身心恢复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35(S1):72-73.

[2] 张学菊,陈晓梅.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急诊内科患者身心恢复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4):224-225.

[3] 裴 华.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急诊内科患者身心恢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09):90-91.

[4] 邹小芬,邹小琼.优质无缝隙护理对急诊内科患者不良情绪及病情康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2):15-17.

[5] 刘 娜,张晓春.无缝隙护理在急诊内科心血管危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护理,2017,9(01):28-30.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35.10.02

猜你喜欢

缝隙身心内科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雨的缝隙
给身心降个温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
从文本的缝隙挖掘弦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