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所知道的宋庆龄的保姆李燕娥

2017-10-09周和康

家庭服务 2017年9期
关键词:寓所宋庆龄同志

文|周和康

我所知道的宋庆龄的保姆李燕娥

文|周和康

1956年初,我从市府机关事务管理局调上海宋庆龄寓所任生活管理员,李燕娥是宋庆龄的贴身保姆,在工作和生活中互相信赖。李燕娥不识字,宋庆龄写给她的信我念给她听,她给宋庆龄写信由我代笔,最后她签名,她个人的一些情况也常对我讲。宋庆龄关于李燕娥的情况也常写信给我。因此,使我对李燕娥有比较多的了解。李燕娥过世快30年了,我把知道的情况写出来,纪念这位忠心耿耿为宋庆龄服务一辈子的大姐。

宋庆龄收留李燕娥

李燕娥是广东中山县人,1911年农历十月初十出生,家里十分贫穷,出身船工。她从小父母双亡,依靠叔父抚养长大,并长期跟随叔父在船上生活。16岁时,由叔父做主许配给一个不务正业的二流子。婚后不久,李燕娥不堪忍受丈夫的虐待,愤然出走,于1927年千里迢迢前来上海投靠同乡谭妈。谭妈是谭洁怀的母亲,曾经在宋庆龄家当过保姆。

谭洁怀原住在虹口嘉兴路三德坊10号,是专治鹅掌疯(手癣)的医生,在海宁路开了一个诊所。宋庆龄和谭洁怀的关系亲密,我到寓所工作后,宋庆龄经常嘱我送物到他家中去。宋庆龄在寓所设家宴,放映电影时,亦请谭洁怀前来做客。

宋庆龄与李燕娥相识于腥风血雨的年代。1927年,7月17日,宋庆龄离开汉口回到上海。就在这时,谭妈把李燕娥介绍给住法租界莫利爱路29号(今香山路7号)的宋庆龄。

当谭妈介绍李燕娥的苦难身世和不幸的婚姻遭遇时,宋庆龄连声叹惜,十分同情地说:“你多么不幸,你多可怜呀。”就毅然决定把她留下来,作为自己的保姆。顿使李燕娥感恩万千,倾吐肺腑之言说:“夫人,我愿意服侍您一辈子”。

8月22日,宋庆龄赴莫斯科,李燕娥同另一少年何元光留下,看管宋庆龄的莫利爱路寓所,直至1931年8月13日宋庆龄从欧洲返回上海。李燕娥的不幸婚姻在宋庆龄的亲切关怀下,得到秘书黎沛华的大力帮助,不久就解除了和丈夫的婚约。为此,她对黎沛华的感情很深,尊称为黎先生,以表示敬意。每天按时都要到秘书室去探望问好称安。并带上热水瓶,给黎先生茗茶解渴。从此之后,李燕娥就终身不嫁,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年华,跟随在宋庆龄身边,忠心耿耿工作54年,直到病逝。

李燕娥给我的最初印象

我是1956年到宋庆龄寓所去报到的,宋庆龄首先给我介绍了警卫秘书隋学芳和李妈(宋庆龄当时称李燕娥为李妈,日后改称李姐,我们则多称她李同志)。李燕娥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她个头不高,体态健胖,短鬓齐耳,朴实无华,忠厚善良,心直口快,有话就说,毫不留情,讲话嗓门大,说着一口带浓重广东口音的上海话,衣着朴素,穿一身剪裁得体深灰色开襟上衣,下着宽大的长裤,手里经常拿着一串叮当作响的钥匙,放在上衣口袋里,常习惯性地抚摸一下,走起路来,大步流星,上下楼梯,咚咚作响,一听就知道是李同志下楼来了。当时,我初来乍到,人地生疏,情况不太了解,李同志总是不厌其烦一一指点,应该怎样去做,让我从中得到教益。有一天,李同志把宋庆龄的信件发给我登记分发,接着就笑容可掬地说:“周同志,信件登记簿上的字,应写正楷,不要潦草,因为这本簿子每月都要定期送给夫人亲自看的。家里用的账簿,亦是如此,每张发票,你要重新写一张,把品名、金额核算清楚后贴在原来的发票上面,这样可以让夫人看起来省力,做到一目了然。还有你每天早晨去供应站买小菜,所有东西都要挑新鲜的、质量好的买,回来后,就直接交给厨师验收。凡是一切外买食品,你要绝对负责,食品拿到后,你就不能离手,亲自交给我。因为这些食品,都是直接给夫人吃的,责任重大啊,出了事情,你我可担当不起的,所以,你要提高警惕,谨慎小心,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客厅里古董橱的钥匙,我就交给你保管好,不要乱放。这些古董瓷器,其中有一套是夫人的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送的。你每月都要揩一次,用软布轻揩细拭,千万不要碰坏。要经常保持清洁,不能沾有灰尘。这些都是很贵重的古董,你要小心轻放,务必高度注意。对楼下每个厅堂的清洁卫生工作,你要仔细认真检查,镜框、门框、护墙板的上面,都要用自己的手去摸一下,看看是否有灰尘。总之,角角落落都要搞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沾。对不清洁的地方要及时指出补搞。夫人是十分重视清洁卫生工作,检查起来很严格。千万不能马马虎虎,疏忽大意……”

李燕娥是宋庆龄的总管家

平时在寓所里,李同志的主要工作是侍奉宋庆龄,端水沏茶,送上早点、水果和食品,传递文档和信函,传达宋庆龄的指示。

她事事处处以保护、关心宋庆龄安全为重。她每天都睡得最晚,每天都要亲自检查一遍家里所有的门窗是否关好,室内温度如何,电灯、煤气、自来水的开关是否拧紧关好,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每当裁缝前来家里量尺寸做衣服时,我安排裁缝在楼下电话间的红木圆台旁干活,当李同志陪着宋庆龄下楼来,她就侍奉在侧,寸步不离,既当参谋,又做保卫工作,安全可靠。直到裁缝工作结束,她才搀扶着宋庆龄一起上楼去。在上海家里,宋庆龄走到哪里,李同志就跟随到哪里,从不轻易离开。每次国外邮包寄来,李同志立即送上楼去,先请宋庆龄过目,再把邮包拿到自己房间的阳台上去拆封,经过仔细检查,送回宋庆龄处收下。这样做法,主要是由于当时国外曾经多次发生邮包拆封时突然爆炸的事故。为了保证宋庆龄的安全做到万无一失,李同志总是自告奋勇地担当起这一任务。

她每天早晨五时即起来,打开门窗让新鲜空气吹进来。遇到阴雨天,紧闭门窗,不让潮湿空气侵入室内,以免物件家具受潮霉变损坏。接着开始打扫楼上房间,别看她人胖体重,干起活来,却是干劲十足,步履矫健,把卫生间里一套三件洁具,墙面瓷砖擦得洁白干净。为了保持室内清洁、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她爬上蹲下有时不惜跪在地上,把角角落落都揩得干干净净。每年大伏天,她格外忙碌,我们在楼下翻晒地毯,她独自奔向二楼朝南的大阳台上,翻箱倒柜,翻晒孙中山先生的珍贵文物和宋庆龄的裘皮衣服,然后拿进房间内,用电风扇不断地吹,凉透后,一件件折叠整齐,放进原来的衣箱内,再加些樟脑丸防蛀。

接着她和我们一起,把宋庆龄放在书橱里的所有藏书和唱片、照相簿等,进行清洁整理工作,先用棕刷轻轻地刷去浮灰,再用软布把藏书一本本轻擦细拭,揩得干干净净,按照原样放回书橱,在书的上端放好樟脑丸防蛀。连续几天的辛勤劳动,确实搞得李同志大汗淋漓,筋疲力尽,可是她从不叫苦,毫无怨言,总是乐呵呵的,她深情地说:“这是夫人交给我的任务,为了保护好孙中山先生的珍贵文物和夫人的衣服,再苦再累,我也是心甘情愿的。”因此,家里所有的衣服、家具、书籍、唱片、地毯等物件,从未发生过霉变损坏现象。今天宋庆龄故居纪念馆的文物能够完整无损地保存得这样完美,确实离不开李同志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劳动。

李同志在日常工作中,态度严谨,十分细心,一是一、二是二,容不得半点马虎,她掌握家里所有的钥匙,保管得很严格。每次关门后,都要亲手把门推一推,试试看门是否关牢,才放心离去。家里每次房屋大修,必须把主楼各厅室出清,把所有家具全部搬到辅楼去存放。李同志就搬到秘书室去住,所有重要的东西,集中在这房间里。其中特别重要的是一只铁质深褐色的文件箱,一定要在她触手可及的床旁,因为这是宋庆龄存放重要文件和贵重物品的铁箱。她一定要日夜看管好,以确保该箱的安全。她对我说:“这是夫人交给我的任务,我要全力以赴保护好这个铁箱。”由此可见,这个铁箱的重要性。宋庆龄逝世后,在清理上海家里财产时,一些重要文件,如毛主席和周总理邀请宋庆龄到北京开会的亲笔信以及孙中山印章等物,都是从该铁箱中取出来的。

李燕娥烹饪饭菜和布置居室环境

李同志虽然不识字,但她的烹调手艺和插花艺术还是很高的。为了改善宋庆龄生活,有时李同志会下厨房,亲自为宋庆龄烧几个可口的菜肴。她的拿手好菜是咖喱鸡、烤羊腿、红烧牛白腩、梅干菜笋红烧肉、鱼生粥、西式什锦炒饭等。这都是宋庆龄爱吃的。家里的鲜花插瓶和盆花摆放,都是她的拿手杰作。从花卉剪插、花瓶摆放她都要自己动手,她把菖兰、香水月季、康乃馨、水仙、腊梅、天竹、象牙红等搭配得很好,红花绿叶,相得益彰,生机盎然,幽幽花香,飘飘逸逸,婀娜多姿,给人以美的感受,颇得宋庆龄和中外来宾的赞赏。

在宋庆龄寓所,日常都是由李同志为宋庆龄布置四季鲜花和盆景。每当寓所接待中外重要来宾时,宋庆龄事必躬亲,总是事先做好周密的安排,亲自巡视,调整插花瓶、盆景的布局,有时兴起,还会拿起剪刀,亲自修剪一番。她平时喜爱的插瓶花是玫瑰、香水月季、菖兰、康乃馨、阿丽斯、菊花、象牙红、水仙、腊梅、天竹、银柳等。她对白色花朵的香味,特别喜爱。

1956年10月10日是接见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的前一天,这天上午,宋庆龄检查接待国宾落实工作情况时,在客厅里对李同志和我说:“插花是一门很有讲究的艺术,在客厅里插上一束绚丽多彩的鲜花,可以起到画龙点睛、满室生辉的作用,给人以美的享受。周同志,你看,李妈的插瓶花,千态百姿,多么有趣呀!你要向她好好学习。”接着又说:“插花要和季节相结合,在元旦要插象牙红、腊梅和水仙,给人以艳红青翠迎新年的喜庆、祥瑞气氛。春节要插上腊梅、天竹和银柳,这是传统中国式的插花,给人以吉祥如意、凝重幸福的感觉。要使鲜花插得鲜艳,饱满而又持久,花瓶里的用水很有讲究。早晨在花瓶里加水、换水可使花朵在较长时间里不会枯败。盆花晚上都要搬到室外,放在阳台上让它吃些露水,才能长期保养好。”宋庆龄的一席话充分显示了她的渊博知识和审美情趣。

李燕娥与宋庆龄有十分相似的情趣

李燕娥长期和宋庆龄生活在一起,受到宋庆龄思想熏陶,因此,她和宋庆龄在情趣喜好上十分相似。

她们虽然都没有孩子,但都热爱儿童,喜欢小孩,把所有儿童都视为自己的孩子。孩子们亲热地称呼宋庆龄为“宋奶奶”、“妈妈太太”,称呼李同志为“阿婆”。

逢年过节,宋庆龄总要邀请中国福利会幼儿园、少年宫和自己身边工作人员的小孩到家里来做客、吃饭、看电影、唱歌、做游戏,并请李同志下厨房做她拿手的西式什锦炒饭来招待小客人,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笑容满面,乐而忘返。每当这时,家里充满一片欢乐景象,显得格外热闹。特别是每年的圣诞节和元旦的晚上是家里最热闹之时,灯光明亮,节日快乐。节日之前,我们准备好一棵从龙华苗圃选来的苍翠碧绿圣诞树,把它装在大花盆里,搬进客厅,摆放在古董橱前面,由李同志把圣诞树精心打扮起来,装上五彩缤纷的小灯泡,挂上色彩鲜艳、逗人喜爱的各式各样小动物玩具和圣诞老人,洒上用包香烟的银色锡纸剪成一条条细长的雪花,加上一缕缕棉花,把圣诞树打扮成火树银花,一闪一亮,五光十色,好看极了。宋庆龄就会用赞美好看的上海话说:“你们看,趣得来。”节日晚上,她像往常一样,邀请亲友和小孩前来做客,大家围坐在圣诞树旁,尽情欢乐,谈笑风生,并摄影留念。遵照宋庆龄所嘱,由李同志分送给每人一份节日礼物,接着就开始自由活动。宋庆龄端坐在沙发椅上,笑容满面,李同志侍奉在侧,宾客细声轻语,促膝谈心,孩子们偎依在她的身旁,滔滔不绝地讲着各自的喜闻乐见,宋庆龄一边听着,一边挨个地拉着手,抚摸着孩子的头,问长问短,孩子们发出了阵阵的欢笑声和甜嫩的欢呼声“谢谢太太!祝您健康长寿,新年快乐”。整个客厅童声大合唱,欢天喜地,荡漾在充满节日欢乐的浓浓气氛中。

(作者原为宋庆龄上海寓所生活管理员。)

猜你喜欢

寓所宋庆龄同志
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宋庆龄
OVER THE RAINBOW
养女眼中的宋庆龄
Shake It Up:Brandish the Florid Youth
严良堃同志逝世
新现象学的审美情景
宋庆龄与养女
属虎未必出生于18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