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美术馆展览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7-10-09薛良

文艺论坛 2017年16期
关键词:齐白石美术馆策划

○薛良

关于美术馆展览工作的几点思考

○薛良

一座美术馆,如果说藏品是其发展的基石,学术研究是发展的保障,那么展览就是发展的核心了。在以往的认知中,美术展览常常是在特定空间里把画悬挂起来,达到展示目的即可,所以这也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公众对美术馆、展览馆的概念分不清楚,这种认知模糊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美术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而就近些年中国美术馆事业的发展来看,展览已经越来越成为一座美术馆展示自身学术成果与研究态度的窗口;而就一座城市的文化建设来说,美术馆展览也是提升公众审美,推动当地美术创作,梳理地域美术史发展的一种方式;而就美术馆的内部职能划分来看,展览也成为串联收藏、典藏、研究、教育、服务等各项功能,盘活一座美术馆的核心动力。笔者就北京画院美术馆的展览经验与相关案例,分享几点关于美术馆展览的思考。

一、以个案勾勒全景,开启对美术史的梳理

北京画院美术馆是一座年轻的美术馆,从2005年8月25日的开馆展“草间偷活——齐白石笔下的草虫世界”算起,至今年也才刚刚走过十二个寒暑。作为美术馆界的后起之秀,北京画院美术馆其实无太多优势可言,成立时间晚,建筑体量小,展场面积有限,人员编制匮乏,都是建馆之初面临的现实问题,诸多的不利因素也注定了我们只能在发展策略上“做减法”,将一些不适合自身学术定位的功能舍却,而将展览的策划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

也正是因为成立时间较晚,北京画院美术馆可以借鉴、参考国内成熟美术馆的建设经验,在发展策略上避免很多美术馆发展中的弊端,并且也可以在展览筹备方面做较为成熟的规划。例如在开馆之初,针对当时全国美术馆界缺乏固定陈列的现状,我们在有限的展示空间里单独开辟出两层展厅作为齐白石纪念馆,以“馆中馆”的模式长期陈列北京画院藏齐白石作品,并且按照绘画题材将院藏齐白石作品分为十个专题制定中长期展览计划。在十年的时间里,依次开展了齐白石的草虫、人物、山水、梅兰竹菊、水族、花卉、书法、蔬果、石印、手札等十个专题陈列。在齐白石展示和研究的基础上,北京画院美术馆将齐白石列为展览研究的源点,以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发展历程作为经线,以二十世纪美术大家个案作为纬线,从横向、纵向两个层面去不断扩充自己的展览外延。(如图1)从而开辟了“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家系列展”项目,以单独艺术家个案研究展的方式逐步串联起一条清晰而完整的脉络,进而勾勒二十世纪北京地区,并逐步延展至全中国美术史的全景。而随着展览研究工作的深入和自身展览品牌的逐步建立,我们又将展览的纵向时间线延长,开辟“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系列展”项目,通过整合博物馆界收藏的书画作品去推进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工作。

图1 北京画院美术馆展览发展规划图

以个案勾勒全景,对每位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做“切片式”的研究性展览。这样的展览方式虽然耗时耗力,但是四十多位美术大家的专题展举办后,积点成线,近现代美术史多元化发展的脉络便会清晰起来。(如图2)

图2 北京画院美术馆曾经举办过的“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家系列展”

二、展览是研究成果的呈现,更是新一轮研究的开启

一场展览的呈现需要有固定的场所,限定的展示时间,这也就决定了展览具有一定的约束性,而这种约束也会给每次展览带来遗憾,如何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应该在展览策划层面多做思考。北京画院美术馆对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的梳理,每次专题展呈现的只是一个阶段的研究成果,而持续性的思考和发掘才应该是美术馆展览的常态。以周思聪先生的展览为例,她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水墨画家,在每个时代都有划时代的作品诞生,而对于她的梳理和研究很难用一场展览说明全部问题,所以我们针对周思聪不同时代的创作主题策划展览,将她的六七十年代的主题性创作,八十年代的《矿工图》组画以及九十年代的墨荷作品分为不同专题不断呈现,利用三到四年的时间为首都观众还原一个相对客观和真实的艺术家。(如图3-5)

图3-5 北京画院美术馆历年来举办的周思聪专题展览:“我爱平凡的人——周思聪创作及写生作品展”“静寂清凉——周思聪的荷花世界”“大爱悲歌——周思聪、卢沉《矿工图》组画研究展”

2012年北京画院美术馆组织策划的“尽写苍生——蒋兆和绘画艺术发现展”,当时曾专门设置展柜陈列了蒋兆和先生毛笔书写的文章《国画人物写生的教学问题》。这是1956年蒋先生关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教学体系建构的一片长文,抛开文章的文字内容来看,其形式本身也是一幅非常精彩的书法长卷,而在当时的展览里,我们将整个展览的主题定义为“发现”,意在展示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最新发现的蒋兆和艺术作品、研究资料和历史文献,这幅展品并非在“发现”的层面,只是作为“书法”作品提供给大家欣赏,可以说在当时的展览里仅仅是开发了它的形式美感,并没有对于它的具体内容进行深度发掘,这难免成为展览中的一件憾事。所以在2015年,我们联合武汉美术馆的学术力量对这件作品进行深度发掘和解读,并以此为契机策划一场专题研究性展览,这就完成了对于蒋兆和先生艺术创作和美术教学的双重研究。这种对于单件展品的深度发掘、研究是做好展览的基础,国内也有很多利用一件作品去呈现一场展览的成功案例。展览应该摒弃过去“挂画式”的模式,而转向对于艺术家相关文献、史料、思想的深度发掘,可以说如果能够用一件作品引起学界对于问题的关注和思考,那么将是一个相当成功的展览案例。

三、深入浅出,做一个接地气的展览

随着国内美术馆对美术史文献史料的重视,以及资料整理、爬梳能力的不断加强,很多美术馆也将文献展作为展览工作的一项重点,但是一项事物的过度发展往往也会引发适得其反的效果。比如某些展览中对文献资料不懂取舍的过度使用,便会增加展览可观性、可读性的难度。一座面向公众开放的美术馆,它的观展群体除了专业人士之外,还应考量从未经受过审美训练的普通公众的观展体验。就比如一件设计作品,即使专业领域的认知度再高,如果不考量好市场营销和用户体验,则难免失去市场价值。展览也是如此,既要强调专业性也不能失去它的观赏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要考虑增加一些“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将“阳春白雪”的艺术作品和策展理念更好的普及、传达给普通观众,达到既能叫好,又能叫座的目的。这就要求展览策划人员在极短的工作时间内深入而快速的整合某一领域的相关知识,再通过自己的领悟、整合和转化,用一场“接地气”的展览呈献给观众,所以展览策划人员要具备“深入浅出”策展意识和工作能力。

图6 展览中,齐白石的《发财图》与匈牙利国家美术馆收藏的算盘实物对比展出,这种展出方式也利于观众对齐白石作品的理解

北京画院美术馆的展览策划工作,可以归结为四项主要内容:1、对艺术家及展品的深度发掘和研究;2、对历史文献和研究资料的重新梳理;3、对展示空间的熟知和合理排布;4、对展示设计理念的良好传递和沟通。1和2可以视作“深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工作要做“加法”,不要担心做无用功,任何新资料、新线索的发现都会给展览带来更大的价值。3和4可以视作“浅出”的过程,在这两个环节要适当的做“减法”,特别是在展览呈现时要懂得取舍,将一些与展览主题无关又易于给观众造成观展负担的元素舍弃掉。

这种“接地气”的展览也不仅仅局限在国内的常规展览中,在一些出国的巡展中更需要重视。因为在做国际项目合作与交流的时候,最忌讳的是因为双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各自表述着自己的话语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交流,所以如何在展览策划中对等、客观的考虑观展对象是必须要坚持的学术态度。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梅兰竹菊题材多是寓意画家的道德、格调与情操,而牡丹寿桃多是寓意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西方人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很难理解画面内容,所以我们在将中国传统绘画送出国门的时候,就必须打破国内展览的思维模式,更多的是站在西方人的角度去做展览策划,用春夏秋冬四季轮替的模式去呈现这些画作,这样会使西方人更容易接受传统中国画。(如图6)

四、带着问题策划展览

美术馆不仅要关注对于美术史的梳理,也应该关照当下美术界的发展,因为一座美术馆的收藏、研究和展览都能够体现出自身对于当下美术事业发展的价值判断,其中尤以展览更能够引发更多人的关注和思考。北京画院美术馆在策划展览时,常常关注当前美术界现存的问题,也希望能够通过对近现代美术史的梳理和展示,去为今天美术事业的发展提供某种启示。

今天中国美术界迎来了最平稳的发展期,但是在发展中也会面临各种问题,比如近些年业内关于艺术家“名”与“实”的争论不休,相信每座美术馆在发展中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艺术家声名与创作水平之间的矛盾关系。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艺术品成为投资的热门,书画交易市场热闹,艺术家通过各种运作手段增加自己声名的方式也更加多元化,无论是拍场上“天价”作品,还是各种镜头前的“表演”……都为今天的艺术家们增加了曝光率和知名度,但是随着知名度增加的并不是艺术家的创作水平,反而是更加拙劣的不断复制和枪手代笔,虽然这些艺术家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利,但是艺术创作的生态却被这些追名逐利的炒作行为所破坏,艺术家追求探索艺术创新和变革的动力也已消失殆尽。所以,如果艺术家只是一味的去追求在世的虚名和利益,那么最终伤害的无疑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脉络与规律,试想一下,只有图式而无审美、只有价格而无内涵的艺术品,还有什么生命力可言?

这次展览的举办,引起媒体的普遍关注,也引发业内关于这一话题的讨论。有媒体用“何要浮名”留一叹,刺痛当下艺术界为标题。亦有研究者评论“此举可谓一语双关,既赞扬了白石老人一生淡泊名利的非凡境界,又对当下国内画坛一些追逐名利不择手段的现象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所以在面对当前美术界“名与实”的争论时,我们决定以策划专题展的方式做出回应,于是便有了“何要浮名——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专题展的诞生。(如图7) “何要浮名”是齐白石晚年的一方常用印,表述的是白石老人作为艺坛巨匠在面对声名时的一种冷静态度,也可以视作艺术家自己在声名日隆时的一种清醒认识和自我警醒。(如图8)展览以齐白石的人生经历为主线,通过分析、梳理齐白石艺术成就背后的成功元素为框架,进而去警示当前美术界对于“名与实”的认知误区。因为我们都知道画史中有很多名极一时的画家随着历史的积淀已经烟消云散,而很多曾经默默无名的画家却在时代的进步中重新被世人发掘和审视,所以艺术家“名与实”核心不在于当世的一时“浮名”,而在于一幅幅存世的经典作品,基于的根本是艺术家不断创新、创造,不断超越自我的核心价值。坦白的讲,在世的艺术家需要提升自己的声望与名气,因为只有声名的支撑才会在客观上保证基本的物质生活和创作环境,但是艺术家又不能被“名”所困、所束缚,更不能陷入其中、舍本逐末,盲目追求一时的“浮名”而忘记了艺术创作的根本。

今天,中国迎来了一个全新的美术馆时代,全国各地陆续成立各种公立的、私人的美术馆,无论是在展览硬件设施的建设上,还是在人才软件的长期培养层面,都在做着各自的努力。但是如何在这种利好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宣扬我们祖国和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的真正繁荣和健康发展,将是我们美术馆人面临的新问题,也是展览工作不断努力和探索的方向。

图7 何要浮名——齐白石的艺术世界展览招贴

图8 何要浮名齐白石3.2×3.2×5.8cm寿山芙蓉石无年款

(作者单位:北京画院美术馆)

猜你喜欢

齐白石美术馆策划
穿行城市中
印象·齐白石旧居纪念馆
穿行城市中
仁·社区美术馆
拜门
齐白石画螃蟹
齐白石的半截虾
美术馆
美术馆里遇到的数学
史上最强虐心考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