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旅游让百姓口袋鼓起来

2017-09-30宁小倩

当代党员 2017年18期
关键词:大洞村民旅游

宁小倩

【背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提供更多绿色公共产品和服务,抓好生态脱贫,让绿色为群众创造更多红利,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17年7月初,正值重庆高温来袭之时,武隆区大洞河乡却格外凉爽。

连绵的青山和湛蓝的天空倒映在清澈的大洞河水中。蜿蜒的山路上,不少私家车行驶着。这是到大洞河乡避暑度假、观光体验的游客。

“我们这里特别凉快,又有景点可以耍,游客们很喜欢。”大洞河乡党委书记马玄的话里透出自信。

修葺一新的高山生态扶贫安置点,被村民包装成别具特色的农家乐。干净整洁的房间里,设施一应俱全。

在不远处的休闲度假广场上,游客们正闲适地聊天、散步。

“这是大洞河乡结合自身特色,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变化。”马玄介绍说,近年来,大洞河乡围绕“生态兴乡、旅游富民”的发展战略,以旅游为发展主旋律,推进优美山乡绿色转型,全力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精准营销稳客源

大洞河乡原来叫铁矿乡,境内蕴藏着丰富的铁矿,矿藏开采是乡里唯一的支柱产业。

不料,八年前发生的一起特大山体垮塌事故,导致矿厂被掩埋,其支柱产业发展难以为继。

劫后重生,大洞河乡开始谋求转型发展的新路。

停止采矿后,如何才能让村民脱贫致富呢?

大洞河乡海拔在400—1948米之间,夏季平均气温在25摄氏度左右。林地面积65000余亩,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有大小溪流20余条。此外,境内还有大洞河峡谷风光、野生杜鹃花海、大梁子原始森林、穆杨沟田园、大佛岩天热佛像等丰富的旅游资源。

尤为重要的是,大洞河乡区位优势明显,游客从重庆主城过来,两个小时即可到达。

2013年,大洞河乡确立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

百胜村村民顾卫忠是村里最先试水经营农家乐的村民之一。

“这段时间,每到周末,生意就很火爆。”顾卫忠满脸兴奋地说。而周边尚未开办农家乐的村民,也搭上乡村旅游的顺风车,在家门口出售土特产或者替人打工,纷纷吃上了“旅游饭”。

农家乐如此红火,正是因为大洞河乡发展绿色经济,大力推进乡村旅游的结果。

大洞河乡“养在深闺人未识”,为了打响名气,乡党委、政府费了不少心思。

最初,大洞河乡按照传统的营销思路来做,效果并不明显。

经过反复论证,大洞河乡以“政府+旅游公司+旅游协会”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采用赛事营销、社交媒体传播等更为精准的营销方式,把名气渐渐打响。

2016年大洞河乡举办的越野车拉力赛,验证了精准营销的可行性。主办方和参赛选手与村民建立起合作关系后,成为当地的稳定客源之一。

如今,更多的村民尝到了乡村旅游带来的甜头。

巧借外力更添彩

“还有房间没得,我要预定两间房。”

入夏以来,刘志禧的手机每天响个不停,给他打电话的几乎都是打算来避暑旅游的客人。

刘志禧是大洞河乡乡村旅游协会会长,还是红宝村“第一书记”。

随着游客与日俱增,刘志禧早先担忧的问题暴露了出来。

在刘志禧看来,一些游客和村民反映的问题,是因为有的条件还不具备,与现代乡村旅游服务要求不相适应。所以,乡村旅游要形成气候,还得借助社会力量,尤其是民间资本的力量。

大洞河乡红宝风情度假村,一栋栋风情民居拔地而起,旁边就是7000余平方米的大型休闲度假广场,还有新建的特色商业街。

“健康養老产业是当下的‘风口,而这里就是块‘风水宝地。”红宝风情度假村开发者之一官伟说。

正是因为看中了大洞河乡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官伟把投资开发的目光瞄准了红宝村。

2014年,结合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项目,得到乡政府政策支持的红宝风情度假村开始修建。

度假村建好后,被安置的居民可享受低于市场价的住房优惠,开发商也可获得相应的政策支持。

社会资本引进来后,大洞河乡全面启动了大洞河峡谷、鸡尾山地质公园、穆杨沟传统村落及田园风光、大佛岩天然佛像、赵云山生态植物园五大乡村旅游景点的开发和建设。

不久,大洞河乡将会形成集休闲、养生、运动等于一体的旅游新业态。

农旅融合进行曲

走进大洞河乡幸福村,引人注目的是一块占地1000多亩的林果基地,里面种植了脆桃、枇杷、无花果、葡萄等各种水果。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上,层层梯田风光尽收眼底。

在南垭田,建成了以葵花、菊花、百合花为主的花卉观光园。除了观光,游客还可以在基地体验蔬菜采摘、吃农家饭。一条完整的农业发展和生态旅游观光结合的产业链正在幸福村延伸。

大洞河乡正着力打造大洞河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其中包括休闲垂钓园、花卉观赏园、采摘体验园、有机蔬菜园,形成“一区四园“的产业布局。通过发展休闲体验式农业,实现农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又反过来促进农业与旅游的共同发展。

在农旅深度融合方式的带动下,乡里的基础设施正在快速改善中。2012年以来,乡党委、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加大对公路、水利、电网、住房及场镇等基础设施的改扩建力度。

乡里还通过成立乡村旅游协会、开展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工作,促进乡村旅游长远健康发展。

绿色发展为乡村旅游带来的“红利”,让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日益增强,也让他们更加懂得保护自然环境、倡导乡村文明的重要价值所在。

“环境好了才能吸引更多游客。保护好家乡的山山水水,我们才能过上好日子。”村民高中学说。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洞村民旅游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地下室顶板开大洞对嵌固能力的影响
两个盗墓者
两个盗墓者
“做一个幸运的父亲”(十四)——“小洞不补大洞吃亏”真有道理吗?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