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幼儿园有效开展美术活动的几种途径

2017-09-30常敬梅

甘肃教育 2017年17期
关键词:主题性乡土资源美术活动

常敬梅

【关键词】 农村;幼儿园;乡土资源;主题性;美术活动;评价;

家长;参与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7—0074—01

作为地处农村的我园,所有教育对象都是农村家庭的孩子,由于经济与环境的限制,农村的幼儿相对于城里的孩子而言,所处的文化氛围不是很浓厚,家长对孩子特别是幼儿的教育理念较落后,尤其对美术活动不屑一顾,以下不失为有效开展农村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几种途径。

一、高效利用好乡土资源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大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农村乡土资源随手可得,具有成本低、可塑性强、经济实惠的特点,便于收集和拼贴。幼儿对这些自然材料有着天然的亲和力,高效利用好乡土资源于幼儿的各种美术活动中,能取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农村美术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幼儿园美术活动开展与创新的首选,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他认为,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应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而在我们农村,自然资源丰富多彩,粮食、树木、花草这些不同质地的自然物、得天独厚的农村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正是我们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极好的素材和内容。因此,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使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创造性地、有个性、有特色地开展起来。

二、开展好幼儿园主题性美术活动

幼儿园开展主题性美术教育活动对萌发幼儿美感,陶冶幼儿情感,促进幼儿认知、智力及创造性能力和主动性的发展都具有良好的作用。因此,幼儿园主题性美术活动的价值取向应突出以人为本,还应顺应幼儿的特点,因势利导,贴近幼儿的生活,主题性美术活动有利于幼儿获得经验、构建能力。

一位台湾学者曾经感慨地说:“美术教育是一把双面的刀刃。教得多了,儿童极易成为教学内容与教师的奴隶,难以挣脱,有幸挣脱,亦已身受伤害;教得少了,期待自然开花的结果,却常见儿童为技巧不足的挫折感所苦,学习的过程中有刺激而没有收获。” 因此,在主题性美术活动中,教师要认真学习并领会纲要精神,树立正确的教学目的,通过绘画、装饰和制作发展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在动手的过程当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幼儿在实践中去体会、思考,从而发展多向思维。

三、进行有效的美术活动评价

毕加索曾这样说过:“每个儿童都是艺术家。”我们应该让儿童找到自己的感觉,父母或老师决不能用简单的以“像不像”作為“好不好”的标准,而是要他们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并通过自主的创作过程建立起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否则会伤害儿童的自尊心,压抑儿童大脑的思维活动。

在幼儿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幼儿园应更加重视如何引导幼儿全面发展,而不是以培养幼儿的智力因素为主要目标。因此,幼儿园应更加重视美术活动,应通过高质量的美术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但是幼儿的心智还不成熟,其心理承受能力也相对较弱,导致了幼儿教育的特殊性,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教育中要引导幼儿形成健全的心智,并让幼儿保持乐观与开朗的态度。并且需要对幼儿进行正面的评价,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以此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从而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美术活动。

四、鼓励引导农村家长积极参与到美术活动中

实践证明,只要善于引导家长参与孩子的活动,孩子、家长和老师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家长就能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这样,家园就能成为一个整体,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主动地发展。当家长们全心投入到教师每一次精心组织的美术活动中时,他们对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有了新的认识,对教育孩子的观念也从注重知识向注重孩子技能、能力方面的发展转变,并能积极地参与这样的活动。教师由于经常接触家长,其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往能力等也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所有的活动中,受益最大的当属孩子,他们的自信心、个性、社会性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总之,美术活动对幼儿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在遵循幼儿认识规律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内容,创造宽松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选用恰当的方法,正确评价幼儿的作品,使美术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乐趣,一种荡漾着激情和人性的活动。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6]GHB1049)

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主题性乡土资源美术活动
新世纪以来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刍议
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意义生产与传播效应——以山东“腰斩黄河写生活动”为例
合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区域活动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
从报道全国两会思考主题性报道要有“高度”和“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