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胆探索“社会共治”新路径

2017-09-30主讲人浙江省温州市质监局局长朱云华

中国质量监管 2017年7期
关键词:温州市共治行业协会

主讲人:浙江省温州市质监局局长 朱云华

大胆探索“社会共治”新路径

主讲人:浙江省温州市质监局局长 朱云华

近年来,温州市质监局根据新时期“质量温州”建设的总体部署,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简政放权工作新要求,大力改革和加强行业协会质量工作,向全市重点行业协会转移下放7大方面17项权力(事项),让试点协会更深入参与行业性质量监管、标准化、品牌建设等工作,在全国率先探索“质量共治”新路径,取得了明显成效。行业协会参与“质量共治”,既是温州局推进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的改革措施,又是促进温州质量建设的创新举措。

对接重点产业

具备较为健全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力量,具有参与质量提升工作的成功经验。

在首批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基础上,2017年,根据相关行业协会的申请,温州局又选定温州市眼镜商会、温州市家具商会、温州市制笔协会、温州市五金卫浴行业协会、温州市包装联合会、乐清市电能表行业协会、乐清市电力金具与电缆附件行业协会等7个行业协会作为第二批试点单位,将改革试点工作的范围扩大到全市13家行业协会,进一步助推全市制造业质量提升工作,标志着温州市行业协会质量工作改革试点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温州局以行业重要性、协会承接能力、协会参与质量建设的经验等作为标准,首批选定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温州市服装商会、温州市金融设备行业协会、乐清市小型断路器行业协会、瑞安市汽摩配行业协会、永嘉县泵阀行业协会等6家重点行业协会作为试点单位。这6家首批试点行业协会基本覆盖温州主导产业,都

坚持问题导向

针对温州市质量提升工作中存在的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整体不高、参与品牌创建的积极性不高、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有效性不够等短板问题和薄弱环节,温州局坚持有利于推进质量事业发展、有利于落实质量安全责任、有利于壮大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力量的原则,大胆向行业协会转移下放参与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品牌建设、标准化工作、打假治劣、质量信用建设等七大方面17项权力(事项)。

在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面,支持协会建立行业先进质量管理(品牌)孵化基地,组织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教育培训,由协会推荐并审核企业申报政府质量奖。在品牌建设方面,由协会推荐“浙江制造”品牌培育企业,牵头或参与制订“浙江制造”标准,指导企业开展对标达标活动;由协会推荐并审核企业申报温州名牌产品,鼓励支持协会开展品牌宣传活动,鼓励支持协会组织品牌企业参加各种展览会活动。在标准化工作方面,鼓励支持协会制定并实施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联盟(团体)标准,支持协会推动行业性采标工作,支持协会开展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宣贯工作,落实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在协会建立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点,开展行业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协会承担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的整改确认工作。在参与行政审批方面,在行政许可工作中允许委托协会组织培训发证;鼓励协会参与行政许可的核查工作。在参与打假治劣工作方面,设立协会打假维权联络室,配合监管部门开展打假维权工作;配合有关部门维护企业的合法质量权益;对有关部门的行政执法工作进行监督,对行政处罚行使建议权。在质量信用建设方面,支持协会建立健全企业质量信用档案,推进行业质量诚信建设,负责企业质量诚信修复工作。

加强服务指导

为防止出现“放而不管”、“一放就乱”等问题,改革试点工作在温州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了由市编办、市质监局、市工商联等部门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温州局建立与试点行业协会的联系挂钩制度,由领导班子成员和业务处室分头联系试点行业协会,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同时,每位局领导每年到联系挂钩的试点行业协会调研指导工作不少于2次,每半年召开一次改革试点工作报告会,听取试点行业协会工作汇报;相关业务处室的负责人作为联络员,帮助协调解决试点行业协会承担职能转移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取得显著成效

行业协会参与“质量共治”,让政府部门职能更加“阳光”,提升了助力行业发展的正能量;让行业协会拥有更大“权力”,提高了参与“质量共治”的积极性;给中小企业带来更多“福利”,增强了企业的质量主体意识。

由行业协会承担推荐并审核企业申报政府质量奖、推荐“浙江制造”品牌培育企业、推荐并审核企业申报温州名牌产品、参与行政许可的核查工作、对部门行政执法工作进行监督、对行政处罚行使建议权等职能,让政府部门的职能更加公开、透明。2016年,温州市企业共申报工业类温州名牌产品172个,其中由行业协会推荐47 个,占工业产品温州名牌申报总数的27.3%。此外,永嘉县泵阀、鹿城区皮鞋、瑞安市汽摩配等3个产业集聚区还参与创建了“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

行业协会作为代表企业共同利益的社会组织,发挥着联系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截至目前,在行业协会的推动下,温州市“浙江制造”品牌培育创建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举办了两期“浙江制造”品牌训练营活动,正式发布16项“浙江制造”标准,4个产品通过了“浙江制造”品牌认证。此外,各试点行业协会设立了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点和打假维权联络室,配合质监部门开展风险管理和打假维权工作,使监管的触角向基层、向企业源头延伸,极大提高了行业监管的有效性。

一系列新举措不仅给温州市的企业带来了实惠,也无形之中增强了企业的质量主体意识。当前,温州局已在全市支柱产业建成了12个先进质量管理孵化基地,去年各孵化基地联合研究中心组织先进质量管理培训20多期,参加培训企业达到800多家。全年推动全市新增导入卓越绩效管理企业122家,累计达到583家;领军企业、高成长型企业实施先进质量管理的比例达到74.21%;新增县级以上政府质量奖企业33家,其中3家企业获得市长质量奖。

猜你喜欢

温州市共治行业协会
重庆市北碚区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温州市神鹿种业有限公司
“多元共治”乐融融
重庆市北碚区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河北省保险中介行业协会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军地联动共治涉军舆情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温州市瓯三垟灯具厂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