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扭曲性格分析

2017-09-28金顺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8期
关键词:呼啸山庄

金顺

摘要:《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爱米莉·勃朗特的杰出作品,该小说凭借作者爱米莉·勃朗特对于由在畸形社会下从完整走向扭曲,最终被毁灭的人性而引发的一系列发人深省的事件,深入探讨了在这一过程中造成人性扭曲的社会根源,对于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扭曲性格的分析而折射出来的社会丑态赤裸裸的呈现在众人面前。可以说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一生就是一个大写的悲剧,然而他的悲剧可以说是在当时社会里众多悲剧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呼啸山庄》;扭曲性格;中希斯克利夫

【中图分类号】I561.074

英国著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因为其对人性的深入探讨以及对社会的无情披露,一度成为世界文学著作中的杰出代表,在这本小说中,作者爱米莉·勃朗特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充满矛盾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这个人物身上有极度鲜明的人物个性,而关于《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扭曲性格更是一直被人们谈论的热点,对于男主角的复杂的性格以及人物形象,我们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标准去衡量他。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批评、纠正。

一,《呼啸山庄》与希斯克利夫概括

在英国文学史上,《呼啸山庄》一直被人认为是一部“最奇特的小说”,是一部“奥秘莫测”的“怪书”。它通过描述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问的爱情,展现了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在畸形社会中人性的扭曲,进而变得暴虐无情,产生强烈复仇的心理,达到复仇目的后以自杀告终,它以狂飙般猛烈的情感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爱米莉·勃朗特创作《呼啸山庄》时,正是英国社会动荡的时代。资本主义正迅速发展并越来越暴露出它内在的缺陷,社会矛盾激化,社会现实复杂残酷。尽管爱米莉·勃朗特从未投身于任何运动,但当时整个时代的动荡情绪和反抗精神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爱米莉·勃朗特以艺术的想像形式表现了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的精神压迫和矛盾冲突,创造了一幅令人难以置信的完全被扭曲了的,笼罩着恐惧不安和绝望的现实图景。女作家以人性的观点来看待社会和人生。她认为,人对现实幸福的渴望完全出于人的本性,是自然的和合理的,而社会的错误恰恰在于抑制了人的渴望,从而使这些被压抑的欲望畸形滋长,其恶果必然是使人性中那些健康的积极的因素畸变为病态的、消极的因素,并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破坏性。希斯克利夫正是这样一个被资本主义社会所扭曲的灵魂,原本善良的希斯克利夫被侮辱折磨之后,明白了人生的残酷和社会的无情,变成了恶魔。他的扭曲性格的形成完全是当时社会摧残的结果。希斯克利夫的爱情悲剧是社会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二、希斯克利夫扭曲性格分析

俗话说的好,环境塑造性格,残酷的性格必定会造成残酷的性格。在原著的论述中主人公希斯克利夫人性的残忍就是他周围的环境决定的。表面上看,这些是由希斯克利夫的愛人凯瑟琳对于爱情的背叛造成的,然而其真正的原因也是时代的价值导向,即贫穷可耻论。贫穷则是压倒他善良的最后一根稻草,正是贫穷一步步的把希斯克利夫推向了毁灭。希斯克利夫冷漠、孤傲、残酷、自私、痴情、疯狂,他是一位多层次扭曲与矛盾的综合体。

社会的环境为人物的成长提供了基本的准备,而个人的成长则是与主人公的性格离不开的,希斯克利夫长期处于爱与恨的交织状态,自然也养成了希斯克利夫特有的人物感情,最终这份独特的的个性也造成了其复仇的动力。就这一意义上看来,希斯克利夫人性的扭曲以及对两个山庄的复仇缘起于他对于整个社会的的控诉,对贫穷的控诉。假如没有畸形社会带来的不平等,没有人们对于贫穷的鄙视,假如这些强加在他身上的东西都不存在,他就不会形成那样倔强而又残忍的个性,他就不会展开疯狂的复仇。

希斯克利夫的复仇我们都可以理解,即使把主人公的人物经历放到其他人身上,我们都不会去苛责,因为每个人都会有复仇的念头,没有什么比贫穷更没有尊严,没有什么比丧失爱情更没有希望。他只能一点一点被同化,一点一点被摧毁,一点一点走向毁灭。他的善良,他的人性全部被残酷的现实扭曲了。希斯克利夫的复仇不单单伤害了他人,更是伤害了自己啊!

可是,他除了复仇还能做些什么呢?他除了残忍还能做些什么?他从来不是一个丧失良知的人啊!希斯克利夫

的残忍中难道就没有一丝丝向善的东西吗?有,他在不断行恶中也有善的念头。临死之时,他为了让下一代停止去一直复仇,最终选择了死亡,甚至一度表明:“无止境的报复只会带来糟糕的结局。”可以说他醒悟了,或者说他一直醒悟着,他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自己痛恨的是什么。

我们可以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理念去深入的探讨希斯克利夫扭曲性格。其实,任何人物都应该有正反两面的性格。在社会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希斯克利夫性格中一直隐藏的东西就凸显了出来,与男主原本性格中的固执一起为希斯克利夫的复仇之路提供了基础。从开始的希斯克利夫得到老庄主与女主角的关怀的时候,他个性中善的部分起到了主导的地位。然而随着老庄主的离世和女主角因为金钱的背叛,希斯克利夫的性格也发生的显著的变化,甚至可以说是发生了扭曲,最终他走向了复仇,走向了毁灭。就在他不断的进行着自我毁灭的同时,他所处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当他成为了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主人,当他的仇人都被他报复致死,他对于仇人的恨,对于社会的怨,也渐渐的随着时间而消逝。他最终体内残存的善使他在善恶之间艰难的选择。也正是他善恶之间不断的纠结使得他的人物个性愈加的丰满。

三,小结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爱米莉·勃朗特的得意之作,更是一部对人性赤裸裸披露的典范之作。希斯克利夫的悲剧,也是当时处于社会动荡时期所有人的悲剧。社会环境让他们的价值取向不断的改变着,每个小人物自身的性格也随着社会的改变而不断扭曲着,这不仅仅是19世纪英国面临的问题,更是任何时代所不可避免的问题,我们无力更改。

参考文献:

[1],叶虎;中西悲剧精神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2],鲁明军;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当代艺术批评的价值重思与实践检省(1990-)[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endprint

猜你喜欢

呼啸山庄
《红字》与《呼啸山庄》象征手法对比
从审美角度剖析《呼啸山庄》中悲剧的崇高性
Analyses of the Roots of Protagonists’ Tragic Love in Wuthering Heights
浅析《呼啸山庄》中希刺克厉夫与凯瑟琳的爱情
女性主义批评和女性主义叙学事视角下解读《呼啸山庄》
浅析《呼啸山庄》中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
浅谈《呼啸山庄》叙述形式的革新
浅析希斯克里夫悲剧背后的魅力
关于伦理之理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