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因关注而绽放光彩

2017-09-28许冬梅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8期
关键词:关注细节学生

许冬梅

摘要:新课程理念倡导我们构建生命化课堂,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学生作为主体地位理应受到的尊重。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全面健全学生的人格。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同时要对学生满怀期待,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信。为此,我的教学主张是:教师要充分地关注学生,才能让课堂变成学生喜欢的学习乐园。

关键词:关注;细节;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

德国教育家策斯多慧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师生交往过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给予期望会对学生极大地激励作用。

积极的情绪会产生一种学习的动力。教师上课前首先要对学生的情绪进行调动。这样既可以将学生注意力快速转移到当前教学内容,又可以给学生以暗示:“你们很棒!这节课一定能收获很多”。带着这样的学习动机和老师对他们的期待,会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自觉地加入到课堂的互动环节中。

二、关注对学生的期望与赞扬

美国新乔治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亨利格达德做过这样一个测试:他设计了一种测量疲劳程度的能量测定仪,当他们对疲倦的孩子说一些鼓励的话时,能量测定仪的指数急速上升,相反,当斥责孩子时,指数便会下降。这个实验与“皮革马利翁效应”理论是一致的: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

英语课堂经常进行“Pairwork”训练,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多数人的眼睛都闪烁着紧张的神情,他们可能担心说错,一边对话一边看着老师,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如果这时教师能因势利导地给学生以一个赞许的表情或鼓励的手势,会让学生信心倍增。

三、关注教学中的细节

俗话说, “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在漫长的人生里、平淡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细节是一种素养,是一种功力,是一种积累,是一种观念。

1、关注学生的眼神与表情

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会让学生保持注意力不至于开小差。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老师在课堂授课时也有“走神”的时候,正如一位老师写道:课堂中老师的眼睛如果游离了,学生一定更游离了。所以,课堂上老师要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到学生的眼神和表情上,一是防止自己溜号,最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控。对于投入不够的学生及时给予个别提示,老师的目光不时的聚焦于每一个学生,可以制造一种适度紧张的氛围,鼓励和督导学生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集中注意力去完成学习任务,减少了个体学习对合作学习的依赖心理,也就减少了“看客”的产生。

教师在与学生互动中,一定会发现有的学生会不经意的皱皱眉头,或下意识地小声说点什么,教师要及时调整讲课的方式或方法,帮助他们消除疑惑,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继续其他的教学活动。

2.关注“一人错”、“十人纠”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是经常进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回答问题时,常常会遇到学生回答错误的情况,特别是用英语短语造句子的时候。如果教师立即纠正他的错误,一方面会严重挫伤他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因为英语表达的语序与汉语存在很大的差异。另一方面他犯的错误有可能是共性问题,如果教师直接给出答案,很多学生可能还是一头雾水。在英語教学中,特别是语法教学与写作练习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我通常的做法是: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直到把错误纠出来而得到准确答案为止。这样做,从表面上看很费时间,但是正确答案产生的结果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学生通过认真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进行了思维的碰撞,最终促成了知识的生成。

3.强化优点,正向关注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关注学生,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学习的信息。我们要着眼于积极信息,加以表扬;对于消极信息,则“视而不见”,加以淡化,这就是正向关注。例如,我们通常要求学生听课时做到眼到、耳到、心到,但是总有部分学生习惯低头听课,还有的学生经常走神儿。遇到这些情况,有些老师总是习惯性地毫不客气地、声严厉色地批评他们。教师的想法是为了学生好,但却忽视了学生的感受。时间久了,有的学生会对批评产生“耐批性”,对批评充耳不闻了。还有的时候会适得其反,学生可能会产生厌学的情绪。我一般会这样处理:点名这位同学,让他回答一个问题,如果回答不上来,就点另外一个学习能力不及他但是很认真听讲的同学,用他的准确回答这个实例来教育那个课堂上搞小动作的学生,这样能让他更好地明白,良好的听课习惯和听课品质对学习的重要性;最后,再让他回答一遍他开始时没答上的问题,这时他会心服口服,也做到了对他的尊重;同时老师给了他一个暗示:“我很关注你”。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诸多的要求,教师只有认识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明确教师的角色,同时,教师的内心要时刻刻地关心学生,带着对学生浓浓的爱,才能在教学中对学生以及学生行为表现给予充分的关注;学生也只有在教师的不断的鼓励和期待中,体验着生命的价值与生活的意义,只有这样,课堂才能真正地成为学生的学堂,才能让课堂绽放美丽的光彩!endprint

猜你喜欢

关注细节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学生写话
细节取胜
奥朗德“关注”锦江增持雅高
美国宗教自由报告“关注”中国
时尚细节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