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物理生活课堂,彰显物理课活力

2017-09-28周丹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8期
关键词:灯泡生活化创设

周丹

【中图分类号】G633.7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堂;我们的课堂,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其主体就是“生活即教育”,它为我们指明了物理教学的方向。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呼吁教学回归生活,注重学生能力发展;倡导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出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创设生活化情境是情境教学的多种手段之一,也是现在的热门话题之一。物理的新课程理念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创设生活化情境,成为物理教学的新亮点。

以我校参与命题的新疆省2010年中考物理试题为例,在共28道试题中,有4道题涉及到生活化情境,占20 %;

其中第14题:白炽灯用久了,由于升华凝华作用灯泡的玻璃壁会变乌,同时灯丝会变细,电阻 ,功率 。

这是一道典型的物态变化与电学相结合的生活化情境试题,对考生进行了简单的综合测试。

第26题: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在节能减排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节能减排”是我们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为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作出一份努力。请就如何做到“节能”或“减排”简要谈谈你的两点建议。

此题的素材是全球倡导的节能环保现象。试题素材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拉近了物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到物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

情境之于知识,犹如盐之于汤中;盐溶入汤中,才能显出汤的美味;知识需要融入生活情境之中,才能彰显物理的活力和美感。

一、讲述历史知识,创设物理情境

趣,是指创设的生活化情境富有趣味,引发学生探究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容易造成良好的心理態势和思维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趣味十足的去思索,去探求。 如在讲浮力时,让一名学生讲曹冲称象的故事。故事中曹冲请大家把大象赶到一艘船上,看船身沉入多少,在船身上做了一个记号。然后又请大家把大象赶回岸上,把一筐筐石头搬上船去,直到船下沉到刚刚画的那一条线上为止。接着,他请大家把在船上的石头逐一称过,全部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我再领着学生用对话的方式分析曹冲是如何设计的,为什么能成功,从而引到“浮力”的概念。让课堂充满了智慧与幽默,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念念不忘。

除了故事以外,物理课中的很多实验也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如在讲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我先按部就班的做了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的实验,然后问到:“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这时有些学生就拿着放大镜看远处,发现了不同的现象。这节课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从而得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用放大镜实验过渡到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很自然,而且由于思维火花的碰撞,创设的情境是沿着学生的生活方向迈进的。这种来自于学生生活的情境,趣味十足,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创设神秘的生活化情境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课堂上创设神秘的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奥秘;在解疑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有一种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感觉。

如在讲水的沸腾现象时:我事先准备好一个小纸锅。纸锅里装些水,放到火上加热。问学生:纸会燃烧吗?学生议论纷纷猜测,同时都目不转睛的注视着纸锅 ,就在“揭秘”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了“着火点”、“沸点”。

在讲摩擦力时,演示筷子提起玻璃杯的实验:把筷子插入玻璃杯中,把米倒进玻璃杯中,尽可能让米放严实,提起筷子,玻璃杯也一起提起。这个出人意料的现象,学生感觉神秘极了。有些学生回家后还试着模仿这个实验表演给家人看。

三、创设新奇的生活化情境

好奇心是中小学生的天性。在课堂上创设新奇的情境,使学生既觉得新奇,又倍感亲切,但就是不知其所以然,从而激发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欲望,发掘他们的自主学习的潜能。

新奇的情境,往往就来自于瞬间的奇思妙想。如在讲“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时,用吹风机吹一乒乓球,乒乓球不下落,也不被吹风机吹跑,这引起学生的好奇,学生们表现的都很兴奋;“想知道为什么乒乓球不会跑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找到答案。”

四、创设体验的生活化情境

“纸上得来终觉浅,是非经过不知难”,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记忆才是最深刻的。同样要想让学生扎实掌握知识、理解到位,要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创设体验性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眼看、耳听、口说、手动,让学生去体会和感悟。

留给学生一段感受和体验的时间,如在讲“蒸发吸热”时,发给每个学生一团酒精棉,简单的在手背上擦一擦,凉凉的感觉让学生牢记了蒸发吸热的“热”来自于哪里,再做此类习题时决不会犯错误。看似占用了课堂一分钟,却节省了习题课上的十遍八遍的重复强调。这样的“课上一分钟,课后十分功”的例子还有像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等。

五、创设实验的生活化情境

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如果能通过实验再现出来,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如在分析“220V,40W”灯泡与“220V,60W”灯泡串联,并联哪盏灯泡更亮时,可采用实验法直观告诉学生。这比纯理论分析来得更简单,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再如电路故障一直是学生的难点,也是教材中的重点。在讲这节内容时我通过实验把电路故障一一再现,让学生亲自看到这一故障使灯泡、电流表、电压表会如何变化的现象,先让学生有感观的认识再结合理论的分析,使学生的理解更清晰更透彻,掌握的更牢固。

随着教育的发展,创设教学情境已越来越多的引起广大的教师的重视。在我六年多的工作中,习惯了从创设生活化情境进行备课和授课,而且自己也从中受益良多,如师生之间的认知和情感交流和谐。在课堂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把抽象的符号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科学事实,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离不开物理,物理应用于生活。

猜你喜欢

灯泡生活化创设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创设未来
点亮小灯泡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手工课堂之小灯泡饰品制作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灯泡为什么做成梨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