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探究

2017-09-28陈蕴霞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8期
关键词:观感美感古典

陈蕴霞:(1963,12——)女,汉族,吉林省永吉县人,小学一级教师,在吉林省永吉县双河镇中心小学工作。

摘要:古典诗词是小学语文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乃至日后的生活工作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的古典诗词教学中却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立足于此,首先分析了诗词教学中存在的三点问题,即学生对于诗词观感、情感、美感的欠缺,紧接着文章就此三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包括注重观感、培养情感、提升美感。

【中图分类号】G633.3

在中国悠久光辉的文学历程中,涌现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这些作品对于小学生的教育与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水平乃至人文素养,还能培养其对传统文学和中华文化的情感。因此,无论在哪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诗词作品都比不可少,长春出版社的小学语文教材更是如此,不仅数量多,而且品质高。然而,在当前的小学古典诗词教学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教学效果的实现,本文立足于此,就小学古典诗词教学做了相应的探究。

1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常见问题分析

在多年的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实践中,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也存在着大量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有三点,观感、情感以及美感的缺失。首先,就观感而言,古典诗词兼具形式美和韵律美,如入选长春版四年级上册的《登鹳雀楼》,结构对称、音韵盎然。因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立足于学生对于诗词的观感,从形式与音韵两个角度来培养学生对于诗词学习的兴趣。然而,在当前的教学中,不少教师直接忽略了这一环节,既没有要求学生对诗歌进行良好的诵读,也没有对诗词的篇章做一番细致的分析;其次,就情感而言,古典诗词大都是作者有感而发,蕴藏着作者浓烈的情感,如《秋词》中的旷达、《江雪》中的孤寂、《天净沙·秋思》中的愁苦寂寥等。但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去自主感悟诗歌中的情感,也没有向学生做充分的背景介绍,仅仅将诗歌中所表露的情感,当做教学知识传授给学生[1];最后,就美感而言,古典诗词是兼具形式美、内容美与思想美三种成分的,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形式美、拆分了内容美、淡化了思想美,最终使得古典诗词的美感当然无存。

2提升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

如上所言,古典诗词教学中的问题主要集中于观感、情感、美感三个层面,因而,提升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效果的策略,也必须从此三个层面出发才能收到相应的成效。

2.1注重观感

所谓观感,是小学生对于诗词的第一印象,它既表现在诗歌的外在形式上,也体现在诗歌的诵读上。因此,教师在诗词教学中,首要之途便是注重学生对于诗词的观感,做好诵读与诗词形式的分析工作。首先,就诵读而言,教师要将其作为诗词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予以推广,培养学生对于诗词诵读的兴趣与习惯。在学生诵读过程中有三点需要注意:一、读准。诗词里面有不少生僻字如《清平乐·村居》里“茅檐低小”中的“檐”字,因而教师在学生诵读之前,需要先做一遍范读,为学生削减诵读障碍;二、读顺。古诗词有着自身的节奏,学生只有将这些节奏厘清才能读顺[2]。通常而言,五绝的断句有二/三、二/二/一、二/一/二数种,比如在“小娃撑小艇”中便是二/一/二,而“夕阳无限好”中则是二/二/一,学生只有读对了节奏,才能杜顺诗词;三、读出情感。不同的诗歌,其情感状态也不尽相同,学生只有在诵读中读出了情感,才算是真正的诵读,而情感又与语调、声调、重读等内容息息相关。其次,就诗词的形式而言,教师也要从五绝、七绝、词牌等形式出发,培养学生对于诗词形体的认知与感觉。

2.2培养情感

情感的缺乏是小学古典诗词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学生缺乏对诗词情感,则难以静下心来,投入到诗词的学习中。因此,教师必须从学生情感缺乏的原因着手,来培养学生对于古典诗词的情感。首先,教师在诗词教学时,要做好作者介绍的工作。不同的作者因生活经历、性格习惯的不同,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各不相同,作者生平的介绍,来够为学生理解作品提供一把钥匙。比如在王昌龄《边塞》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王昌龄的为官经历介绍给学生,从而加深学生对其“边塞诗人”身份的了解,提升其对作品的情感;其次,同一个诗人,因为外在环境和创作心境的不同,作品所表露的情感特征也有着很大的差异,例如以豪放著称的辛弃疾也有《清平乐·村居》这种体现人情之美的闲适作品,因而,教师在诗词教学中,要做好背景介绍的工作,一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二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最后,教师在古典诗词教学中还可以采用角色体验法,来培养学生对于诗词的情感。比如在柳宗元《江雪》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借用音频、视频等资源在课堂营造出空旷、寂静的氛围,然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我设想为主人公渔翁,进而体验诗歌的情感[3]。

2.3提升美感

诗歌是所有文学体裁中最具美感的,它的美感既表现在形式上,也表现在内容上,更表现在内涵上。因而,教师在教学环节中,也要从诗歌的形式、内容以及内涵这三个方面入手来提升学生对于诗词美感的认知。首先,就形式上而言,诗词十分注重韵律与结构,这一点观感部分已经表示过,不再赘述。其次,就内容而言。古典诗词的用语含蓄蕴藉,有着独特的美感,最为典型的便是意象与意境,如《天净沙·秋思》通篇借由意象构成,作者虽未表露情绪,但字里行间的离愁之感跃然纸上。因而,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将诗词翻译为白话文,而是应该通过意象的讲解来提升学生对于诗歌内容美的认知;最后,诗歌在表露感情的时候,也会传递出思想,这些思想是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思考,有着更为深层次的美感,如“不及林间自在啼”中对自由的向往,“为谁辛苦为谁甜”中对劳动的赞扬。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把握好作品的思想美,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

3结语

古典诗词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成长意义非凡,因而教师要针对当前古典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好教学改革工作。具体而言,当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在诗词学习中,观感欠缺、情感虚假、美感不足。因此,教师要从注重观感、培养情感、提升美感三个角度来完善古典诗词的教学方式,提升其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曾小霞.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4(36):32-33

[2]倪前刚.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探究[J].文学爱好者,2010(02):148

[3]陈秋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美育探索[J].课改研究,2014(06):79

猜你喜欢

观感美感古典
几何映射
秋冬的暗黑浪漫
韶山观感
古典名画神配文,第一幅就笑了,哈哈
不一样的地面美感 地砖扮靓空间
自然美感的桌子
静美素色
轻古典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