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度智障儿童语言交往能力的培训

2017-09-28乌尼热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8期
关键词:中度智障儿童

乌尼热

摘要:智障儿童是社会的保护群体,他们应当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怀与帮助,同时他们自身也应当具备一些基本的能力,尤其是语言交往能力,这不仅是他们能够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能力,同时对于他们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培训中度智障儿童的语言交往能力应当引起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足够重视。本文由智障儿童训练语言交往能力的必要性入手,详细的阐述了语言交往训练的途径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实际意义。

关键字:

【中图分类号】G764

一、 引言

交往是人类的一项基本需求,且主要通过语言来实现。中度智障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也有交往的需求,但是由于他们的先天性缺陷使得他们在语言表达能力、语言发展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障碍,这也影响了他们语言交往能力的发展。面对智障儿童这方面的缺陷,应当进行尽早的语言交往能力训练,这样对他们走向社会、适应社会乃至于立足社会都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验,粗浅的阐述了本人的一些观点和想法,希望对培训中度智障儿童的语言交往能力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二、训练智障儿童语言交往能力的必要性

2.1家庭难以对智障儿童进行系统的语言交往能力训练。

孩子自出生以来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就是家庭,而父母自然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与儿童的早期语言相互作用以及情感交流对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相关专家认为0-6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敏感时期,但是处于这个时期的中度智障儿童却只有很少的部分能够有语言训练的机会。究其原因,大多是家庭经济条件的不允许以及父母双方文化程度较低,导致他们不能够进行系统的语言康复和交往训练。所以,这样的训练工作自然就落在了康复工作者的肩上了。

2.2智障儿童难以通过非正式的途径进行语言交往。

一般情况,儿童的语言交往能力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模仿、练习等获得的,这也是一种非正式的学习途径。但是就中度智障儿童的自身情况而言,由于其智力水平低下且缺乏重视度,即使有一些智障儿童有着语言交往的主观意愿,但是在实际交往中通常外界给予他们的是拒绝,所以,绝大多数的中度智障儿童很难通过非正式的方式来进行语言交往。面对这样的现状,只有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培养,才能够让他们获得必要的语言交往能力[1]。

2.3语言交往能力的获得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各个方面的健康成长。

语言在人际交流中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语言能力是儿童学习各种科目以及未来发展必不可少的技能,它对儿童情绪和社交能力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作用。对中度智障儿童进行语言交往能力的强化训练能够提升儿童的观察、思考能力以及手脚协调能力,同时还能够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懂得许多做人的基本道理,为他们适应社会、从事社会活动以及更好的融入社会等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他们也会在未来的社会活动中得到别人的关心与尊重,同时也能消除他们因先天缺陷而产生的自卑心理,变得坚强、自信、自尊、自爱。儿童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只有短短几年时间,因此,中度智障儿童的语言交往能力的训练刻不容缓,广大的康复工作者应当深刻的认识到该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负责的完成好这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1,2]。

三、语言交往训练的途径和方法

3.1开展语训课进行语言交往专题训练。

语训课是一门专门针对智障儿童而设计的语言交往能力的训练课程,同时也是智障儿童学习、掌握并提升自身语言交往能力最有效的途徑。

(1)利用儿歌、谜语等形式进行训练,激发儿童学习兴趣。

中度智障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在记忆力和接受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在进行训练课程时应当充分考虑到这点,选择一些易读易记且语言简练的儿歌或者是谜语来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够因材施教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比如在教“羊”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浅显、形象的谜语来进行教学,例如这样的谜语:“年纪不算大,胡子一大把,不管见到谁,总爱叫妈妈。”同时,边演边让儿童进行猜想,能够充分调动起儿童的兴趣,同时借助表情、手势以及拟声词来帮助他们理解,将会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利用现实情境进行情感教育,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

中度智障儿童在空间想象力方面也较为缺乏,但是同样作为儿童,他们也有好玩爱动的天性,因此,可以创设一些真实的情境来进行训练。比如,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也是随机教学的好机会,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校园里踏青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复习一些与春天相关的词语,比如小花、小草、春天、蝴蝶等等,同时还可以将描写春天的儿歌穿插进去,配以动作、表情,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最终获得较好的训练效果[3]。

(3)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保持持久学习状态。

由于现实交际环境的丰富多样,使得有时出现现实条件受限的情况,此时可以运用一些现代多媒体电教设施来辅助儿童学习。生动、形象的动画、图片能够大大的刺激儿童的听觉与视觉,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教师可以在播放故事的同时给出一些相关的词语和句子,让学生在形象的音像情景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说话的环境[4]。

3.2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渗透语言交往训练。

针对中度智障儿童缺乏在真实社会环境中锻炼的现状,可以将语言训练尽可能的安排在具体的社会环境当中,让儿童能够有切身体会。教师应当尽可能多的创造一些儿童与健全人交往的机会,可以通过学校间的联谊活动互动、交流,随着见面次数的增多,许多智障儿童也会主动跟其他幼儿园的小朋友聊天,这样的实践机会能够大大的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与语言交往能力。

3.3发挥家庭补偿作用,使语言交往训练更持久。

家庭是学校教育很好的补偿部分,家长应当有计划的与孩子交谈,跟他们一起看动画、交流内容,一些串门活动也尽量带上孩子,让他们在真实环境中得到更多语言交往能力的锻炼[5]。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言交往能力对于智障儿童来说十分重要,培养他们具备这种立足社会的能力既是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智障儿童自身利益的需要。但是就该工作本身而言,它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家庭以及学校的全力合作,才能让智障儿童最终回归到主流社会之中。

五、参考文献

[1]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学龄前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岑运强.语言学基础理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欧阳新梅.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设计[G].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2006.

[4]张丽华.浅谈智障儿童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1(3).

[5]马玉贵,邹冬梅.浅谈弱智儿童语言训练及语言障碍的矫正[J].现代特殊教育,20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度智障儿童
让智障儿童喜爱上美术课
小米手表
具身体验:培智体育教学的实践
为智障孩子撑起一把青春伞
智障儿童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西华县2017年秋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与预报
配单侧助听器 选中度那一侧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