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文教学中的历史维度

2017-09-28栗晓莹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8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维度境界

栗晓莹

【中图分类号】G633.3

常说文史哲不分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就不能忽视历史的维度,否则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把握,会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下面,就此问题来详细阐述,以抛砖引玉。

一、文学是对历史的另一种记录和表述,文学作品是历史的艺术化呈现。

高中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是以古今中外著名的文学作品为基本材料,通过对这些作品的阅读、分析,从而提升学生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综合的人文素养。如果说前两个方面的能力主要依靠文学作品本身给人的养分的话,那么综合人文素养这一能力的培养,则非常需要从历史人文的角度,给予学生综合的能力培养机会和实践。从这个角度来讲,更加需要将历史的相关因素注入语文教学中,并且,历史也构成了文学作品内在性的重要因素。比如,我们都知道杜甫被称为“诗圣”,而且,其诗歌被称为“诗史”,也就是说,他的诗歌和当时的历史紧密相关,比如著名的《三吏三别》。在相关的教学中,如果不对相关历史背景进行详细而有针对性的阐述,学生理解这些诗歌就会显得干瘪、缺乏历史背景、在思想上难以达到对诗歌本身艺术魅力的正确把握。再如杜甫的《春望》,如果不能把作者在何种状况下写的这首诗这一历史背景交代清楚,学生对“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的诗句的意思,就可能参悟不透。因此,文学对历史的记录和表述带有文学的艺术特色,但对文学的理解却必须以历史为最基本的入门钥匙,然后在充分理解其背景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领略其艺术魅力。

二、历史和文学的紧密关系还体现某些文学作品是对具体历史事件的记录、批判和反思,所以理解这类文学作品,语文教学就必须以还原历史为基本手段。

最典型的比如鲁迅的一些杂文,《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就是这类的代表。这篇文章作为以“纪念刘和珍”为切入点,对段祺瑞政府制造的“三·一八”惨案进行了批判。现在的学生不太喜欢学习鲁迅的文章,認为艰涩难懂,认为脱离了现时代,认为他尖刻无情,等等理由都不能使我放弃对这类文章的教学和研读,因为“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这些文章对历史事件的记录和反思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心灵史的重要依托。所以,在诸如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首先是将这段历史讲清楚,将事件的来龙去脉讲清楚,让学生在对历史的回顾中逐渐回到历史的情景之中,从情感上获得一种“感同身受”的体验。然后才回到具体的文本,进行基本内容的阅读和分析。甚至可以说,历史构成了我去教学这类文章的主要维度,与之相同的比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有一个梦想》等文章,文章背后的历史才是教学的重点,如果学生没有了解美国黑人运动的状况,他们除了对马丁·路德·金优美的文采鼓掌之外,是很难理解作者这个梦想的意义的。所以,还原历史的真实情景,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文学作品,是语文教育实践中一个基本的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是在知识能力之外,把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放在更高的层面,因此,语文教育本身就是历史使命。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更多地停留在了“形而下者”的层面,关注知识、训练应付考试的能力,但是却没有十分重视学生性灵、素养、情感和思想在语文学习中的有效提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入历史的维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这个方面的教学功能挖掘材料的同时,拓展语文教学的视野和方法。

三、语文教育中的历史维度,为语文教育提供了新的视野,是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关键。我们常说,要“思接千载,视通千里”,这不仅仅是对写作、研究的专业人员的要求,对于学习语文的师生,一样需要具备这样的视野。所以,刘勰在其《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大视野,只有大视野才有大格调、大境界。比如,学习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境界》,如果仅仅让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是很难理解人生境界这个抽象而永恒的话题的。但是,“境界”这个词作为中国哲学一直关注的概念,在很多前人的身上,我们却可以比较不同的人生境界的不同表现,由此来领会什么是“人生境界”这个命题。比如苏轼,在前后赤壁赋中,他的思绪变化和情感波动,放置在苏轼整个的人生经历中来比较,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人生境界。这就是历史维度帮助我们扩展视野的体现。现在很多学生总是觉得写作思路打不开,分析文章也无法很好地理解文意,原因就在于我们缺乏宏大的视野,也缺乏从历史的维度对作品进行发散性思考和比较。如果语文老师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历史维度对理解作品,从而在赏析文学作品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四、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历史维度,引导学生建立系统性的学习观,从而在具体的作品赏析中获得情感和态度的锻造与升华,为其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经常批评视野狭窄,或者说学科知识单一,这些问题放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老师只就教学内容而教学,不知从教学已有内容中进行必要的拓展,甚至引入其他学科的方法、知识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事实上,学好语文也是需要其他学科知识的,比如《数学与文化》一文,如果我们能多了解一些数学的发展史,从众多的数学家的故事及其对世界历史的伟大影响中撷取一些经典事例来充实课堂,既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好这篇课文,也能附带地让学生对数学有更加充分的认识。

历史,不是死板僵硬的知识,它活在我们的文献中,活在我们的传统中,活在我们不断的反思中。文学作品作为对历史反思的一种形式,需要我们从文学和历史之中获得两者给我们的启示和营养。《六国论》、《过秦论》等名篇,让我们既领略了先贤了不起的文学表达和思想光辉,也促使我们不断思考历史本身,以及我们现在的时代、我们自身的使命。这是学习语文的意义和价值之一,如果不能从这些作品中获得这样的认识,而仅仅是对词章进行分析理解,语文也就失去了它自身伟大的意义。这样的作品不甚枚举,因为文学总是对时代的思考、历史的反省、人性的追问、真善美的赞美,当然也对假丑恶进行无情的鞭挞。这些构成语文思想性的元素,都附着于具体的历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历史的维度,是语文教育的本义使然,是不断深化语文教学实践改革、不断提升语文教学品质的必然趋势。

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事业,方法、理念以及在实践中的不断探索与尝试,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历史维度的关注,深挖其对教学的有益资源和实际促进,是语文教学创新的内在要求。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维度境界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基于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的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型探讨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文学作品与数学
文学作品与数学
最高境界
最高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