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踏上变 “废”为“宝”快车道

2017-09-28林秀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8期
关键词:对称轴轴对称图形

林秀华

【中图分类号】G630

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错误伴随着学生的成长,我们要正确对待学生五花八门富有“创意”的错误,使错误变“废”为“宝”。

一、将错就错,举一反三

课堂上,面对学生发言出错,我们的习惯做法是纠正偏差,让学生获得清晰准确的认识,这当然无可厚非。但如果以学生的回答为题,让学生自己来判断对错,在判断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原先的錯误,将错就错,举一反三,既维护了发言的学生,又使学生通过对比加深了理解,拓展思路。实现了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双赢。如数学三年级两种计时法转换的方法后,教师设计了:“上午7时是几时?”有学生回答:“19时。”老师以19为题,并告诉学生19时是晚上7时。”让学生判断并说说是怎么想的?最后让学生判断:“19时是上午7时对吗?”刚才答错的那个同学意识到了错误,说错了,应该是7时,因为……。

二、捕捉错误,引导辨析

理越辩谫明,思路越辩越清晰。一个普普通通的错误,只要巧妙地加以利用,挖掘错误的闪光点,就能成为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资源。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我们不妨延缓评价,把皮球踢给学生,让学生在争辩,动手操作中学会质疑,学会思考,学会理清自己的思路,在争辩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争辩中获得正确的知识建构。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课上出现一个场面: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长方形的对称轴有2条,但有个学生认为有4条。究竟是2条还是4条呢?老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一下。之后让学生汇报交流,有学生站起来:是2条,我们小组是剪下来,对折后发现的”。也有的同学认为:是2条,因为是轴对称图形,那对称轴两侧的图形应该是完全重合。学生的确很聪明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仅显示了学生的创造潜能,还显示了他们非凡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们真真切切地感受了“做”数学的乐趣。

三、诱发深思错误引发思考

一两个关键字的改变决定了一个概念的正确与否。精心设计了美丽的陷阱,诱导学生的犯错,让学生在纠错中经历认知冲突,经历大起大落,从错误的迷茫中走出来的学生对这个概念的建立印象深刻,刻骨铭心。如在教学圆锥体积一课时;老师让学生分组做实验,结果层出不穷,师:“答案怎么各不相同呢?老师也来做做,你们要仔细观察。”演示后,两次正好装满。难道书上的结论有错。”有学生发现:“没有用同底等高的圆柱”。学生恍然大悟: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才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总之,没有出错的教学不是真正的教学,没有出错的课堂不是真实的课堂。面对错误,让我们多一些等待,少一些抱怨,多一些睿智,少一些批评,学会宽容,学会运用,巧妙地合理地处理好“错误”资源,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简单的错,不简单地处理,让错误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增效点”,为数学教学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称轴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巩固练习
从对称轴想起
“轴对称”复习点睛
抓牢对称轴突破二次函数
分图形
感受“轴对称”的洪荒之力
有几条对称轴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