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框架语义学视角下商务英语在线写作平台的研发

2017-09-28张怡菲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8期
关键词:框架

张怡菲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传统课堂教学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转型。本文以框架语义学为理念设计一个基于B/S架构的商务信函在线写作平台,使用户能在模拟商务写作环境中达到“一站式”写作体验。在线平台设计针对如下三个问题:1)能否尽可能真实地模拟商务信函写作;2)能否有效编排资源指导学生写作;3)能否收集写作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教学研究。设计结果显示,该在线平台除了学习、写作、批改等主要功能外,还可实现:1)在写作前身份定位,写作中自由和同伴、老师进行线上互动;2)教学资源按认知框架编排,并有效运用到写作教学中;3)对写作数据进行后台实录、储存,并用于后续教学和研究。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商务英语写作;在线平台;框架

【中图分类号】H03

1 引言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写作教学已不再新鲜。多种机辅英语写作系统的落实和构想有效提高了商务英语的教学效率,为商务英语的应用研究指引方向。但正如Baomin Qi et al(2009)所指出,有效的教学法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核心。本文重点是设计一种商务英语在线写作平台,融于有效的教学方法,最大化地模拟学生的写作体验,全方位服务学生,为学生“搭架子”(scaffolding),使学生在自主整合资源和与他人的互动中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

2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随着E-learning的兴起,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相关专业软件或网站也蓬勃发展。大到大型教育管理平台(如WebCT,Moodle,Mooc等),小到实现专门领域的软件或网站,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辅助和课程融合已经有非常成熟的技术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多项研究表明,计算机辅助教学对语言学习有积极促进作用(刘红梅,2004;吴松江、郑新民,2006;吴东明、杨丹枫,2009;赵翊君、杨跃,2013)。本文在CNKI、万方等数据库以及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中通过对“商务英语”、“信函写作”、“写作软件”、“写作系统”等相关词汇进行检索和人工筛选,分别就类型、功能、特点和局限等方面将构想或已实现的和本研究相关度较高的软件和网站(共8个)情况梳理如下:

面向用户:谷歌商店的应用Business Letter Professional,佘颖、余鑫等(2008)、丁丽军、佘颖(2010)和吴瑱阳(2008)等四个软件面向单个用户。而Dan Wang,Wenhao Li(2009),陈伟建(2009),王立非、黄湘琪(2011)等人的在线平台则面向学生用户群和教师用户群,但陈(2009)的在线系统中,学生用户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则无法实现实时交流,学生只在考试后得到教师的评估报告,而王、黄(2011)所开发的实训中心和课程群只面向对外经贸大学的师生开放。田珍、游智、李战怀(2006)则明确地面向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

功能:学习训练功能:除谷歌商店的应用Business Letter Professional只提供模板外,所列出的软件和网站都涉及到学习功能,这也说明,谷歌的应用更加倾向于高水平学习者或专业人士。

交流功能:在面向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的基础上,交流功能才能实现。Wang & Li(2009)的交流功能通过FAQ(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实现教师对学生常见问题的反馈。王立非等(2011)的系统则可以实现“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在线答疑和互通”,可以实现同伴反馈和教师反馈。

评估测试功能:三个面向师生的平台都有学生考试、教师评估的功能。

特点:结合教学理念,具有针对性:佘颖等(2008)、丁丽军等(2010)、Wang&Li(2009),吴瑱阳(2008)明确提到了教学法的贯穿和使用。前两人的设计思路以词块为中心,Wang&Li则是在課程学习任务设计中渗透了3P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任务均以真实发生的情景为主);吴也明确指出设计中贯穿情景教学法。

使用语料库,资源来源更贴近实际:丁丽军等(2010)使用ASP技术和ACCESSS数据库把外贸函电的“词块”建成一个语料库用于软件设计。王立非等(2011)的实训中心和课程群中,重点建设了由10个子库组成的总容量为5000万词的语料库,涵盖了商务英语的主要类型,实现了以语料库为驱动的英语写作教学平台。

收集写作数据,用于进一步教学研究:王立非等(2011)的系统中,教师可以 “运用学生的语料开展写作实证研究”,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又可以更好地利用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文本作为新的研究材料,分析学生文本的特点用于后续教学,”取自学生,用于学生”的理念使系统价值大大提高。

结合前人所设计优点,本平台试图回答:1)能否从用户的多重身份出发,使其在接近真实的邮箱系统中“一站式”学习商务英语写作知识,实现“学中用,用中学”?2)能否以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作为依托编排资源来指导学生写作?3)能否将用户写作过程中的数据用于其他更多的研究?

3 框架思想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简单说来,框架语义学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是鉴于语言和经验联系基础之上的理论。框架语义学中的框架本身“并不作为一种实体存在”(李福印,2008),当需要理解语言中词汇的意义时,和理解相关的概念体系便是潜在的框架。而“框架”,作为框架语义学的核心概念,其嬗变过程体现了框架语义学的发展(参见陈中平,白解红,2012)。近年来,在词汇(钱德明,周庆芳,2005;刘立胜,2009;汪立荣,2011)、翻译(汪立荣,2005;邓静,2010)、写作(王宏飞,2008;朱晓莉,2012)和阅读(朱述辉,2008;苏晓军,王怡,2014)方面,框架语义学对国内二语习得和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正如郜丽娜,高鸿雁(2014)所言,相对而言,框架语义学指导下的英语词汇教学研究比较多见,阅读教学方面次之,而写作、听力方面的研究成果极少。endprint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框架语义学作为一种理念用于教学方面,暂时还没有上升到具有独立体系的教学法理论层面。在许多词汇教学研究中,框架的运用更多地像是按照框架重组语言资源尤其是词汇呈现,更倾向于“教师以框架呈现词汇,学生以框架打包记忆”,通过“前测——教学——后测——补测保留程度”的研究模式来证实框架语义学在词汇教学的有效性,而对框架语义中的“语义”理解以及该理解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出自于新的教学并没有具体涉及。而本研究中遇到的挑战之一,是如何将框架语义学有效地运用到资源地编排上,而非单纯地“打包呈现”,为此,本平台试图将框架语义思想从整体到具体融合至整个写作事件,具体如下:

整体符合交流框架,转变传统学生视角。从整体来看,信函写作这一事件符合交流框架,核心框架元素为COMMUNICATOR(SPEAKER/WRITER), CONTENT, MEDIUM,MESSAGE。以利用本平台角色A向角色B发邀请函为例,写作者是A,内容是所发信函的全部信息,而媒体是通过邮寄或者电子邮件,信息则是希望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在每一个框架元素的背后,是关于该元素的各种具体知识。而平台以服务写信用户为宗旨,以最大化模拟真实信函写作状态为追求,从用户的角色定位出发,到用户完成发送邮件的过程中,尽可能考虑期间语言和认知两方面,在站内提供的知识资源和交流平台辅助下,完善用户的“一站式”体验。

知识资源按框架编排,用户训练用框架引导。利用本平台写作的过程中,写信者会得到从词汇、句子、段落、篇章等语言资源和文化、礼仪等认知资源的提示。这些资源本身是按照框架来编写储存的,用户可以通过检索关键词得到相关词汇知识。比如用户只需要在搜索框中输入“thank” 或者“感谢”,在词汇辅助功能开启的状态下,系统会给出和感谢相关的词汇如to thank, to be (feel) thankful; to be (feel) grateful; to express ones gratitude 等和thank 相近或同根的词汇。在句子辅助功能开启时会出现核心词汇所在的句子,如:First of all, I must say how grateful we are to you for your warm reception during our visit to your country in December, 2005.在段落辅助功能开启时会出现核心句子所在的相关段落。如果主题词本身是一个函的类型(如邀请),篇章提示开启后系统会出现一篇标记好可替换部分的全文模板。

用户在写作过程中,有时会不满足于直白的提示而需要更多详细的讲解和系统的巩固训练,为此平台会设置一个学习按钮,包含学习和训练,以供用户写作中随时进入学习或训练模式。其中学习资源会根据特定的主题编排,内容上会涉及简介本主题功能,详细词汇讲解,详细模板解读,中英文化差异等方面,形式上会涉及音频、视频、多媒体课件等。而训练内容,则需要耗费大量精力进行编排。如词汇训练上,设置符合框架语义学的练习题,如:

请选出和划线单词所处情景最接近的选项:1)Im often charged 18% interest per month on my outstanding balance.(bank/ scenic sport/ hobby)2)Im often charged 18% interest per month on my outstanding balance. (money left/ body shape in fit /tool to measure weight)。其中第一題考察的是框架元素和框架之间的关系,第二题考察同一个词在不同框架中的意义。

写作过程框架变动,用户数据后台记录。与王立非等(2011)无机辅、半机辅和全机辅三种辅助写作模式类似,用户在本平台的使用中也有三种模式:自主模式,提示模式和模板模式。自主模式模拟的是写作者在无需帮助的情况下完全独立写作的情形。提示模式则是根据用户需要,系统呈现上述按照框架知识体系编排的语言资源。模板模式则类似谷歌商务英语宝盒功能,在页面左侧提供模板,右侧的编辑状态可以根据需要复制相关内容,但系统后台会记录下这一复制行为和复制的相关模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手动切换三种模式,三种模式的切换不会导致用户数据丢失。一种模式下产生的文本会被后台保存,并立即用于第二种模式中。用户在使用三种模式期间,用于知识拓展的学习按钮和的咨询/反馈的交流按钮会一直开放,同样,用户在使用这两种功能按钮的数据也会被后台保存下来。

实际上,这几种模式和模式之间的切换,反应的是用户关于某几个框架元素之间知识储备和语言技能的变动过程。通过后台保存用户的模式切换和功能选择时产生的数据和文本,我们可以得到每个用户在当下写作中不同认知(子)框架停留的时间和产生的文本。用户所有的行为、耗时和文本会被记录下来,用于描写用户对于写作中出现的子框架知识的动态变化。这一设想旨在提高系统利用率,同时也希望为动态系统理论用于网络辅助下的二语习得数据收集提供一种可能性。

另外,用户写作过程中,系统会有一个大纲目录树的功能。在该功能下,用户可以添加树状层级结构并命名,同时编辑界面也会出现层级结构的独立编辑框。每个编辑框旁边有和目录树中层级结构内相同文字的标签用于提示。用户在编辑状态下也可以添加新的编辑框并自定义名称,并和目录树同步。该功能在自主模式下使用时和提示模式下稍有不同。提示模式下,目录树中可能出现的子框架是给定的。

所有模式在编辑时,都是以一个或多个独立编辑框呈现。用户最后可以根据需要上下拖动编辑框调整段落顺序,或者保存改编辑框的标签至用户个人的个性化语料中,下次写作时可以根据用户的标签主题词检索到该自定义的个性化段落或者篇章迭代使用。该设计有两个目的:1 记录下写作进行过程中,用户的子框架变动;2 用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框架体系用于下一次的调用。endprint

4 本平台的特色和功能

如图1所示,本平台涉及到的用户群除管理员外大致分两类:参与该用户的包括两大主要群体,非专业用户和专业,前者主要是缺乏专业知识处于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者,后者主要是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以及其他已经从事商务英语领域的工作者。前一类以学生为主体的用户为平台主要面向的目标,而后一类则是为前一类用户服务的专业化团队。管理员则可以直接得到写信人的后台相关数据和实时文本,如果除管理员外的用户需要使用数据和实时文本,必须和管理员联系。

写作前角色定位功能:该平台的用户们需要在注册后建立一个到多个角色档案,每个角色将会以“名片(包括姓名、职务、公司、联系方式、公司简介等)+需求描述”的形式被储存到虚拟人脉市场。用户在管理自己角色的同时,写信前可以根据需求来搜索、选择相应的角色收信角色,在“递名片”后进行信函写作。

需要注意的是,写信过程中或者写信结束后,信函写作者可能会咨询同伴以得到同伴反馈,或是咨询专业人士得到专业反馈。为了满足这一真实环境下的需求,专业用户必须在多个多色中建立至少一个真实身份的名片(该类名片会有特定的标识也会集中管理)以帮助主要用户。

写作功能:在选择好写信角色和收信角色后,就进入了写作功能界面。该界面是本系统的核心界面,主要分左右两部分。左边为模式选择板块(选择后相关层次的语言提示功能会开放或者关闭),右边为信函编辑板块(该板块嵌入编辑时所需要的相关工具条)。在写作结束后,信件会在站内发送至收信角色的ID以供其查收。

学习、交流功能:前文提到,该平台会设置两个随时都可以进入的按钮:学习按钮和交流按钮。前者会将写信人引导至多媒体形式的学习和训练平台;后者是一个类似于阿里旺旺的聊天界面,该功能会根据写信人对得到反馈/咨询对象的要求,分为“同伴聊”和“专业聊”两类,并可以在聊天结束后进行评分。专业聊中,用户可以选择将写好的邮件发送给对方,可以得到一份量表式的语言评估报告(报告中包含机评报告和人评报告),也可以得到即时或者稍后的咨询回复。

联系人功能:可以根据需要将其他角色添加至联系人中。其中,和联系人发送邮件的总数量和一定时间内的邮件数量将作为亲密度的衡量标准。亲密程度会影响通信人之间的语气变化,因此特定标记出来作为提示。

检索查询功能:该功能如3.3所说,可以通过检索关键词定位到该框架元素涉及的单词、句子、段落等。平台还会为用户提供一个通用英汉汉英词典。

其他功能:前文3.3中已经简介了框架概念引导下、三种模式的编辑功能,包括目录树功能,可以更好的辅助用户形成整体框架。另外,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建新的提示资源库,在后续使用中会被调用。

5 结语

正如王立非等(2011)在文中指出的一样,但国内专门针对英语写作与计算机技术整合的研究和软件开发相比之下还比较薄弱,在设计、教学理念、使用对象范围、和科研结合等方面的局限,使得计算机辅助写作教学系统更的优势没有充分实现。本文在分析了几个系统的设计后,取长补短,旨在设计一个为商务英语写作者服务的一站式在线平台,从优化用户体验角度出发,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能自主选择辅助模式,最大化地感受真实商务写作事件,得到同伴反馈和专业反馈,随时进入学习和训练模式得到按多模态的学习资源。除此之外,系统后台对于用户行为的监控和记录数据,以及用户产生的文本,皆可用于教学研究,如描述认知框架的动态变化,对用户产生的文本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用户在同一框架下的行为差异,框架语义思想对学生写作提高与否的实证研究等。同时,用框架语义的思想对教学资源的编排,专业用户群的来源以及后台监控产生的数据管理(能否使用云储存技术)等,也成为本平台研发过程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Qi B, Liu L, Wang C. E-learning tools to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 a case stud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Education and Computer Science (IJMECS), 2009, 1(1).

[2] You L, Liu K. Building Chinese framenet database[C],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 2005. IEEE NLP-KE'05. Proceedings of 2005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EEE, 2005: 301-306.

[3] Wang D, Li W. Investigation on Building a Simulated Skill Training Platform for the E-commerce Students and Teacher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Education and Computer Science (IJMECS), 2009, 1(1).

[4] 陈伟建. 外贸函电在线写作系统CVC/VTOLWS应用研究[J]. 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03).

[5] 陈艳.框架语义学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12.

[6] 陈忠平, 白解红.Fillmore框架语义学认知观阐释[J]. 当代外语研究,2012, (07).

[7] 鄧静. 翻译研究的框架语义学视角评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 (01).endprint

猜你喜欢

框架
PISA财经素养评估框架比较
框架
CDIO框架下欧盟应用技术院校QAEMP配对互评项目的实践与启示
可伸缩变形球门
浅谈框架网页的学习
基于Jmeter对Node框架性能的测试研究
掌握磁场知识框架 辨析磁感应强度
钢结构的有侧移和无侧移框架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