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肺防喘汤治疗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

2017-09-28孔质斌

哈尔滨医药 2017年4期
关键词:肺病稳定期动脉血

孔质斌

(湖北省浠水县巴河镇卫生院中医内科,湖北浠水438207)

补肺防喘汤治疗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

孔质斌

(湖北省浠水县巴河镇卫生院中医内科,湖北浠水438207)

目的 对补肺防喘汤治疗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抽选法从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抽选60例,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肺防喘汤治疗,对两组的肺功能、生存质量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改善程度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治疗COPD可使用补肺防喘汤治疗,其治疗效果确切,对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明显,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补肺防喘汤;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具有破坏性质的肺部疾病,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到限制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通常会呈现进行性发展,肺部受到细菌感染是该病的主要因素,临床主要表现为气短、咳痰、慢性咳嗽等,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不同程度影响,病情加重还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能力,临床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意义重大[1]。中医认为,肺为气之本,治疗当以补肺益气为根本[2]。本研究对补肺防喘汤治疗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抽选法从本院收治的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抽选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 13例;年龄 42~68 岁,平均(55±13)岁;病程 3~15年,平均(9±6)年;对照组中男 19例,女 11例;年龄 43~70岁,平均(56.5±13.5)岁;病程 4~15年,平均(9.5±5.5)年;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确诊为COPD,且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综合治疗方式治疗。主要内容为给予患者吸氧、抗炎等常规处理,使患者呼吸保持通畅,给予患者解痉平喘、化痰止咳药物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补肺防喘汤治疗。主要内容为选取紫菀、人参各10 g,五味子5 g,熟地黄20 g,黄芪30 g,桑白皮15 g,在此基础方上可根据情况加以防风、桔梗、白术各10 g,蛤蚧、绞股蓝各15 g等,水煎服用,每日2次,每次1剂,连续服用3个疗程(1个月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检测肺功能、血气各项指标情况,在治疗前后分别对肺功能、血气情况进行观察对比。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及生存质量评分情况: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检测和生存质量评分对比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前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通过治疗后的结果进行组间对比可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指标及评分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指标及评分对比

组别 时间 FEV1(L) FEV1%(%)生存质量(分)观察组 治疗前 1.47±0.48 54.85±5.26 2.0±0.2治疗后 1.98±0.63 68.35±6.09 1.0±0.2对照组 治疗前 1.49±0.51 54.64±5.37 2.0±0.4治疗后 1.67±0.52 62.17±6.14 1.6±0.4 t值 - 2.0785 3.9141 7.3484 P值 - 0.0421 0.0002 0.0000

2.2 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情况:治疗前两组之间各项值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比对照组改善程度更显著,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情况对比

表2 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情况对比

?

3 讨论

COPD是一种破坏性的肺部疾病,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到限制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通常会呈现进行性发展,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咳痰、慢性咳嗽、胸闷、气短等。咳痰一般为浆液性泡沫或白色粘液,偶尔会带一点血丝,以早晨的咳痰较多;慢性咳嗽随着病程的发展可成为终身携带,通常在晨间咳嗽明显,晚上常有排痰、振咳;出现喘息、胸闷的情况一般于病情严重的患者之中;气短、呼吸困难早期一般在劳力时才会出现,随着病情的发展休息也会明显感到气短[3-4]。慢性阻塞性肺病在早期无明显体征,随着病情的发展常会出现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胸廓前后径增大,呼吸变浅,触觉语颤减弱,肺部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肝浊音界下降,部分患者可闻湿性啰音和干性啰音等体征[5]。慢性阻塞性肺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多为细菌感染,而肺炎衣原体是主要的致病菌,临床治疗主要通过抗炎抗菌、扩张支气管等对症治疗。

COPD在中医上属于喘证、肺胀等范畴,肺为娇弱之脏,五脏之虚状,常以肺虚而始发,久咳致肺部气虚、肺气损耗,对呼吸、主气等造成影响,从而气短喘息[6]。补肺防喘汤是以紫菀、人参、五味子、熟地黄等基础方中药加以桔梗、防风、白术等中药制成,黄芪、人参有着益气固表之功效,熟地黄能滋阴补肺,白术能益气健脾,紫菀能化痰止咳、温肺下气,防风能祛邪散风,桑白皮有着泻肺平喘之功效等,药物配伍能够扶正止汗、祛邪散风、益气固表等[7-8]。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FEV1%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优,证明使用补肺防喘汤治疗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病对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更好,观察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改善程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证明其能更有效的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提高,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气情况改善程度有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补肺防喘汤治疗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病对患者动脉血气情况亦能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病可采用补肺防喘汤进行治疗,其联合常规的综合治疗方式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呼吸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控制COPD的进展,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1] 黄美杏,王苗蕊,冯原,等.补肺防喘汤治疗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30例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2,29(3):37-39.

[2] 佟文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采用补肺防喘汤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15(7):178-179.

[3] 卞碧雯.补肺防喘汤治疗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9):128-129.

[4] 卓进盛.中医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0例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23):3575-3576.

[5] 储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治疗近况[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0):1299-1300.

[6] 李鸽,张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药研究现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5,37(6):95-98.

[7] 付敏,孙增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及中医治疗的思考[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4):544-545.

[8] 马俊梅,廖章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治疗探讨[J].四川中医,2006,24(12):24-25.

[9] 方词右,余小萍.中医内外治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临床应用进展[C].北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七次全国中医肺系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3:62-65.

[10]许银姬,何德平,林琳,等.中医综合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影响及其康复作用的临床研究[J].新中医,2004,36(10):18-19.

R563

B 学科分类代码: 32024

1001-8131(2017)04-0377-02

2017-03-03

猜你喜欢

肺病稳定期动脉血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勘误声明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脾病候”“肺病候”导引法
二十五味肺病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体会
皮肤磨削术联合表皮细胞膜片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观察
超声测定胎儿脐动脉血流诊断胎儿窘迫的临床研究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