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题问的策略”教研活动方案

2017-09-27张雨晴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1期
关键词:悬空睡姿木块

【中图分类号】G612

时间:2015年6月12日下午

地点:录播教室

内容: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负责:张雨晴

参训人数:24人(分为4组)

形式:体验式教研

开场白: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教学活动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所以说提问是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时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提问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的现状

1.提问较随意、机械,没有针对性

问题未经精心设计,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想不想,好不好,形同口头禅。比如:在歌唱活动《小老鼠打电话》中,(播放歌曲)教师:这首歌好不好听?幼儿:好听。教师:你们喜欢吗?幼儿:喜欢。教师:小老鼠为什么不高兴呀?幼儿:为什么?教师:因为小老鼠把电话打到小猫家了啊。明白了吗?幼儿:明白了就跟老师唱这首歌吧。

2.暗示性提问,也叫封闭性提问。

由于学龄前的幼儿比较容易受暗示,教师象征性的提问后,孩子们完全按照教师预设的“轨道”在走。如:在中班科学活动《奇妙的睡姿》中,教师带孩子做“大灰狼抓睡姿不正确的小动物”的游戏。

教师:有没有睡姿不正确的小动物呢?

幼儿A:没有!

教师:请你再看看,有没有?

幼儿A:没有!

教师:你看看花花睡得对不对?

幼儿A:花花的睡姿不对,东东也不对。

3.提问脱离孩子的经验和水平

例如: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如这首曲子可分几段?这是几拍子的乐曲?这是哪个民族的乐曲?之类不适宜的提问常常存在。

二、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提问的策略

1.避免毫无线索的提问

如在音乐活动《大雨小雨》中,教师在带幼儿完整欣赏歌曲后设置提问:“你听到了哪些雨朋友?”对于这样不着边际的问题,幼儿不知所云,因为歌曲中,从未有“雨朋友”这样一个角色称谓出现,幼儿不知道教师所说的“雨朋友”到底指谁。(词不达意)

2.提问要有针对性,问到关键处

关键性提问在这一节课中往往起着提纲挈领,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要学会巧布关键性提问之间的脉络,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以利于突出重点,巧妙串联整个教学环节。

指导性提问设计:就绘本《我妈妈》教师根据故事情节发展预设了以下关键性提问:猜猜这是一位怎样的妈妈?——你找到了妈妈哪些棒的地方?——安东尼还会喜欢这时候的妈妈吗?——这几幅图片,安东尼又想夸妈妈什么呢?——在你心目中你的妈妈像什么?这些关键性提问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

3.提出的问题要有系统性,不能杂乱无章

如诗歌教学“家”,教师首先提认知性问题:“今天老师带来一幅美丽的图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画上都有些什么?”;其次是提理解性问题:“天空是什么样子的?树木长得怎样?河水是什么样的?”等等;最后是提创造性问题:"蓝蓝的天空、密密的树林、清清的小河会是谁家的呢?还有什么地方会是谁的家?"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提问,达到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

4.问题要有趣味性

提问要有情趣、有意味和有吸引力,要注意引发孩子的情感体验,激活孩子的思维。(现场互动:针对教材,先设计,后指导。

如:《有趣的汉字》这一活动,老师们都知道这种活动很难组织,因为活动内容本身就很枯燥。从一般教学流程来看,活动有四个环节:一、找汉字 二、看图猜字 三、交流关于汉字的经验 四、尝试看图识字,这四个环节是节节相扣,一个也不能少的。所以从能激发的兴趣出发,重新组织:在组织的第一个环节,先在白板上无顺序的出示三个国家的文字--中国、美国和日本,提问:“这是什么?”“你们能找到我们中国的字么?请你帮助老师指出来。”在第二个环节中,先给幼儿提出一个问题情境:古时候是没有字的,可是,我们要传递信息,怎么办?孩子们说出了很多答案,老师都提出疑问,后来有孩子说“做记号”,教师又提出:“怎样做记号呢?”,在孩子没有回应的情况下,教师说:“古时候的人很聪明的,他们想了个好办法,就是把要说的话,用画画出来。”然后,老师出示了一个“人”的象形图案,提问“你看这个像什么?它可能是哪个字?”“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并请小朋友上台表演。接着,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象形文字,是我国最早的汉字,是从各种具体形象的图画中演变而来的,然后继续玩猜字游戏……幼儿的积极性很高。

5.提问应该层层深入,减少简单低层次的提问

举例:大班科学《有趣的纸盒娃娃》

教师设计的提问:

(1)教师出示木块,纸盒。你们的纸盒娃娃能够悬空吗?(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2)有的小朋友悬空得很多,有的悬空得很少,这是为什么?

(3)用什么方法能让纸盒悬空最多?(木块放到纸盒的一边,然后把纸盒轻轻移动到平衡点就是悬空最多的方法)

(4)出示木块、塑料、螺丝帽。

提问:木块、塑料、螺丝帽,哪一个能让纸盒悬空得最多?为什么?

6.提问要具有开放性,使幼儿积极思考、充分想象

如:语言活动学习诗歌《春天》时,老师问:“春风吹来了,你觉得它像什么呢?”,课堂陷入静默状态。老师赶紧换了一种提问方式问:“春天到了,天空中、池塘里都有些什么小动物?”“柳树、桃树、小草有什么变化?”“春雷、春雨会发出什么声音?”……这下,教室里马上活跃起来,大家说出了许多春天的变化。

教师应当多设计一些有思维指向的开放性问题,如“你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喜欢谁,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等等。(待答的时间、追问等)

三、参训学员现场设计

第一组:大班综合《搬过来 搬过去》

目标:

1.观察画面,理解绘本内容。

2.尝试探索用各种方法移动物品。

3.学习主人公面对困难时的积极态度与勇气。

第二组:小班:美工《冰糖葫芦》

目标:

1. 能用团圆等技能制作冰糖葫芦。

2.体验成功的乐趣。

第三组:中班:音乐《龟兔赛跑》

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快板、慢板的音乐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

2.通过创作表演,培养幼儿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結束语: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讨“集体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的策略”,感到非常愉快,其实提问没有固定的模式,到底如何提高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的有效性,还有待我们大家继续研究、探索。为了孩子们的明天,让我们一起努力!谢谢大家!endprint

猜你喜欢

悬空睡姿木块
大峡谷历险记
大宝小神探·山涧悬空城
悬空的水
糊涂觉和奇怪的睡姿
错在哪里
江南悬空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