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学习的反思

2017-09-27邵颖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对角线多边形内角

邵颖

【分类号】G633.96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新理念、新思想从新课标中四溢出来,新课标体现了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要求,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认为新的课堂教学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学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发求知欲望

所谓情境,是指人们在采取或从事某种行为与实践活动时所处的环境或场合,是人的行为活动得以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关联条件;没有情境,没有客观存在的关联条件,就没有人的行为活动。学生以获取知识信息、增强实践能力和促进全面发展为主旨的学习活动,也是如此。特别是知识具有情境性,是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学习者的行为活动而获得、发展和提高的。因此,建构主义认知理论认为,学习者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和一定情境中,通过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即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创设情境,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热情。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适时地运用这一策略,有目的地调节学习节奏和提高学习质量。如在学习12.1.1轴对称一课时,首先给学生展示美丽的自然景观,宏伟的建筑物,精致的艺术品,到日常生活常见的图标,在一片“啧啧”惊叹声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迫切希望学习轴对称,学习、了解轴对称的相关知识,因此学生在情境“刺激”下,引起认知冲突,形成情境“问题”,带着“问题”进入学习情境,产生学习欲望。激发兴趣、使其学会、达到会学,实现主动学习的目的。

三、激发学生潜能,鼓励探索创新

新教材符合学生好奇的心理,而好奇是创造的美妙前奏,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原来的老教材强调的是对数学知识本身的传授,如大纲里就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但新标准强调“对学生作为一个人的素质培养”,培养其“创新意识,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进一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要小看后面这几个字的变化,它包含的意义是相当重大的。新教材的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从教材的编排、内容及练习,确实落实了“关注”的实质及充分地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生动活泼、健康发展,教材内容把老师与学生合理地融为一体。教材通过发现、探究及认知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例如“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节的教学,我先复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然后提问:我们如何利用已有的三角形知识来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和问题?学生经过讨论不难得出:(1)想办法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2)具体转化方法采用添线来分割多边形,使之成为若干个三角形。在此基础上,我继续提问:(1)你们有哪些具体的分割方法(从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从一边上任一点出发连不相邻的顶点、从多边形内任一点出发连各顶点等)呢?(2)从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可以有多少條?那么一个多边形一共应有多少条对角线?(3)根据对角线的条数你能确定是几边形吗?(4)你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通过学生思考探索,他们总结出许多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方法,还因势利导探索多边形对角线的有关知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要适应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很大差别,教学设计必须与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相适应,否则不会有理想的教学策略。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设计的终点应放在如何实施形象化教学,以适应学生直觉思维图式,因而可以适当采用图像、动画和音乐之类的媒体,使图、文、声并茂。小学高年级要重点放在如何帮助学生完成由直觉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这一阶段的形象化教学可适当减少。中学阶段设计则应着重引导学生学习抽象概念,学会运用语言符号去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逐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这一阶段尽管形象化教学仍不可缺少,但是只能作为一种帮助理解抽象概念的辅助手段,而不能像小学那样以形象化教学为主,否则将会喧宾,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从形式上看很生动、美观,而内容却无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总而言之,我们要充分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从实际出发,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史宁中 数学课程标准[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2、冷冉 冷冉教育文选 [M] 大连市教育学会编 ,2008,9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角线多边形内角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三角形分割问题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倍角三角形的几个性质 
边、角、对角线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看四边形对角线的“气质”
数学题
母鸡下蛋
有关多边形边数问题的思考方法
精析多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