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联合耳针沿皮透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7例疗效观察

2017-09-27张俊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刺安全性

张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针刺联合耳针沿皮透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耳针沿皮透刺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VAS和JOA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7.87%、85.11%,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VAS、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下降,JOA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下降更显著,JOA评分提高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结论针刺联合耳针沿皮透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疼痛感,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针刺;耳针沿皮透刺;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9-0055-02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上骨伤科的常见和多发病,由于患者的腰椎间盘变性导致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突出,造成脊神经根受到压迫而引起的腰部、下腿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1]。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的人越来越多,腰椎间盘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一旦出现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脊柱内外平衡受到影响,髓核突出到纤维环的破裂口,压迫其脊神经根,患者的腰腿疼痛加重,对其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临床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有药物、针灸、手术等方法,治疗效果也不经相同[2-3]。本文旨在探讨分析针刺联合耳针沿皮透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臨床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针灸科收治的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经CT或者MRI检查均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且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医病证分型:气滞血瘀型,患者表现为腰部、下肢疼痛,在咳嗽和喷嚏时疼痛加重,影像学检查显示:脊柱侧弯、腰椎的生理弧度消失,工作和生活均受到严重的影响,排除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和心脏疾病、精神障碍、妊娠和哺乳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其中观察组男28例,女19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6.56±8.57)岁,病程20 d~2 a,平均病程(1.26±0.85)a,对照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6.71±8.36)岁,病程22 d~2 a,平均病程(1.31±0.76)a,2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参与。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取穴:夹脊穴、八髎穴,根据患者的下肢疼痛区域取穴:环跳、风市、阳陵泉、阳交、悬钟、丘墟;、秩边、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等,操作方法:患者取侧卧位或者俯卧位,常规消毒后依照由上而下的进针顺序进针,进针深度:腰、骶部1.5寸,臀部3寸,其余穴位2.0寸,手法:插捻后平泻,得气后使用重庆中芝医用仪器有限公司提供的落地式神鸟牌CQBS8特定电磁波治疗器(TDP)进行照射,留针20 min后起针[5]。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耳针沿皮透刺治疗,耳针在患者双侧腰椎区取穴,配穴根据患者的疼痛部位进行取穴:臀、坐骨神经、髋、膝、踝等,常规消毒后,用左手固定患者的耳廓,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后将穴位的皮肤顶起并用右手进针,注意进针的角度小于10度,进针后可进行小幅度的捻转5~7下,留针30 min起针,并用粘有王不留行籽的医用胶布贴压肾、神门两个耳穴,针刺隔日1次,耳穴埋子1次/4d,指导患者每天自行按压埋子,不断刺激[6]。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制订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治愈:患者治疗后腰、腿疼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腰部功能恢复正常,拉塞格征阴性,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显效:患者治疗后患者治疗后腰、腿疼痛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拉塞格征检查直腿抬高接近70度,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有效:患者治疗后腰、腿疼痛等临床症状有所减轻,拉塞格征检查直腿抬高超过30度,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无效:患者治疗后腰、腿疼痛等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

1.3.2评分量表(1)视觉摸拟评分法(VAS)评分量表:将疼痛程度分为10分,无痛-0分无痛,轻度疼痛-1~3分(正常生活和工作),中度疼痛-4~6分(影响正常工作),重度疼痛7~10分(剧烈的疼痛,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指导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感所处的位置进行评分[5];(2)腰椎疾患综合评分(JOA)量表:从患者自觉症状(腰部、下肢疼痛,腰部活动及步行能力)、临床体征(直腿抬高试验、肌力及感觉障碍的程度)、日常生活受限程度(卧位转身、弯腰、长时间坐立及膀胱功能)3个方面进行评价,满分为29分,优:25~29分,良:16~24分,中:10~15分,差:<10分[6];

1.4统计学方法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表示,配对t检验分析组内治疗前后数据,成组t检验分析组间数据,计数资料[n(%)]表示,Mann Whitney-U分析等资料,其余采用χ2检验,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2.2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和JOA评分比较见表2。

2.3安全性分析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endprint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指患者的腰椎间盘出现退行性病变后,再加上外力的作用,纤维环出现破裂,进而导致髓核和软骨终板突出纤维环,造成脊髓神经根受到压迫和刺激,患者出现腰部和腿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7]。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大,椎间盘突发生退变,髓核中的含水量大量流失,弹性降低导致椎间盘的间隙狭窄,导致周围的韧带松弛,影响脊柱的稳定性,若在受到外力的作用,造成纤维环的破裂,髓核经过纤维环破裂的地方膨出、突出等使得神经根和硬膜囊遭受压迫,进而释放大量的含糖蛋白、类组织胺等化学物质,不断刺激患者的神经根及其周围的组织,局部组织充血、水肿、组织变性等,促使椎间盘内的压力不断升高,导致硬膜囊和神经根遭受的压迫加重,继而患者的腰部和腿部的疼痛的更加严重[8]。

我国传统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历史久远,属于“痹病”的范畴,古代中医药典称之为“腰腿痛”和“腰痛连膝”,其中《诸病源候论·风湿痹候》解释:风、寒、湿三气入侵,合而成痹,《灵枢·经脉》解释: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腨如裂……,前者解释了腰椎间盘突出的病机,而后者则详解解释了其病因和病机[8]。针刺治疗痹症有扶正固本、散寒祛湿、舒筋通络、阴阳调节、活血止痛的功效,使患者的疼痛部位的血液循环显著改善,肌肉紧张得以松弛,恢复疲劳的肌肉,改善患者腰腿疼痛的临床症状,具体操作时首先取夹脊穴、八髎穴,根据患者的下肢疼痛区域取穴:环跳、风市、阳陵泉、阳交、悬钟、丘墟;、秩边、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等,自上而下依次进针,疏通经脉,“通则不痛,痛则不通”[9]。

本研究显示:针刺联合耳针沿皮透刺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VAS评分降低更显著,JOA评分提高更为显著,患者的疼痛感下降明显,促进患者的康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经脉聚集于耳,十二经脉与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医典巨作《黄帝内经》中有关耳与经络关系作了详细描述,《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解释:三百六十五络及十二经脉的气血皆上面走空窍,而气又走于耳[10]。患者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的经脉也反应在耳穴上,耳针能够有效镇痛,且安全,无副作用,本研究采用的耳针沿皮透刺法将患者的耳廓的穴位全部刺透,进针的深度在皮膚与软骨之间,与直刺法相比耳针沿皮透刺法刺激更广泛,作用强度更强,且镇痛效果和促进功能的效果更为显著,另外采用粘有王不留行籽的医用胶布贴压肾、神门两个耳穴,可延长刺激耳穴的时间[11]。

综上所述,针刺联合耳针沿皮透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亚君,赵鹏飞.针刺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外治杂志,2015,24(6):19-20.

[2]路培宏,韩廷成,董松林.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J].光明中医,2015,30(8):1727-1729.

[3]伊智雄.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9-284.

[4]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5]王亮.牵引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9(8):751.

[6]郑文贤,黄玉栋,翁海展.不同针刺体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3,9(4):23-26.

[7]Sun YJ,Wu YC,Zhang JF,et al.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muscle state andelectrophysiological changes in rabbits with lumbar nerve root compression[J].Chin J Integr Med,2013,19(6):446-452.

[8]贾春生,马小顺,葛建军.耳针沿皮透穴刺法对颈椎病快速镇痛效应的临床初步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9(10):60-61.

[9]田小刚.针刺联合耳针沿皮透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7,3(49):123-125.

[10]贾春生,石晶,马小顺,等.耳针沿皮透穴刺法与耳针直刺法对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快速镇痛效应的比较研究[J].针刺研究,2015,32(6):86-89.

[11]刘焱,黄桂成,鲍自立,等.针刺联合耳针沿皮透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对照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7,2(33):13-15.endprint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刺安全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清明的雨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全氢罩式炉的安全性
新疆抓获75名“针刺”嫌犯
牙痛苦相煎 针刺有要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