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讨式教学在C语言课程中的应用

2017-09-27王新峰覃遵跃郭鑫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C语言研讨知识点

王新峰 覃遵跃 郭鑫

摘要: 为了提高C语言教学效果,本文尝试将研讨式教学模式应用到C语言课程中,并详细阐述了实施研讨式教学的步骤。

关键字:C语言; 研讨式; 教学改革

中国分类号:H191

0 引言

随着网络教学视频的普及、尤其是最近兴起的MOOC、公开课对传统的教学带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模式弊端越来越明显,为了对应新环境的变化,国内各高校都在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其中研讨式教学这种在西方发达国家高校中流行的教学方法已被尝试应用到国内各高校的教学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研讨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围绕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疑难问题、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或学科前沿问题,通过学生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展开课堂讨论和交流,在不同观点相互交流补充、碰撞交锋中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1]。

1 在C语言中开展研讨式教学可行性分析

一门课程的教学受到四个方面的影响:学生,教师,本课程知识结构、教学大环境。通过分析在C语言中可以开展研讨式教学,具体如下:

(1) 学生基础和兴趣符合研讨式教学要求。C语言课程的学生都是90后的学生,在初高中时都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不陌生。同时学生的本专业方向是软件工程,他们本身对编写程序都很感兴趣,甚至一些学生都已有过一年多的编程基础。

(2) 研讨式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 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授课教师的要求较高。本门课程的教师有着丰富的大企业工作经验,对C语言知识点有着深刻的理解,且能从实用性角度出发把握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满足研讨式教学的高要求。

(3) 具有合适的研讨主题。C语言是由不同的知识点组成,知识点之间相对独立,同时C语言用是一门与实用应用紧密结合的课程,很多知识点都能从实际应用中提取出好的研讨主题。比如三大结构(顺序、选择、循环),采用让学生求BMI指数(即身体质量指数),并判断结果指数符合什么标准(偏廋、正常、超重、偏胖、肥胖)。这里用到了顺序和选择两种结构的知识点,又跟生活实际相关,不仅有趣而且大大的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4) 先进的配套教学环境。本学院为每个学生都分配到一台实验计算机,且所有教室都属于多媒体教室自带WIFI。为研讨式教学过程中查找资料,PPT展示和程序演示提供了非常好的教学环境。

2 在C语言中开展研讨式教学的步骤

2.1 研讨主题的设计

研讨主题设计是研讨式教学的关键一步,一个研讨主题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面研讨过程能否顺利的展开,研讨主题的选取要符合以下几点:第一,涵盖1-3个知识点,知识点太多不利于重点知识的把握。第二,考虑学生的能力和时间,学生在一周内能自学查找资料完成。第三,具有发散性,这里发散性是指学生能用采用不同的办法解决,这样有利于思想的碰撞。最后,如果还有实用价值则更好,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根据作者多年的开发经验,从实际开发需求角度出发,确定了C语言需要开展研讨式的知识点有:三大结构(顺序,选择,循环),一维数组,函数,结构体。并设计了相应的研讨主题,如下表1所示:

其中三大结构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安排了2次研讨。鉴于篇幅限制,只简单介绍下研讨主题一的确定原因:

(1) 求BMI指数用到公式: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 这个要用到顺序结构。

(2) 在得到结果之后为了确定指数的标准等级(中国参考标准见表2)要通过选择的嵌套实现。

(3) BMI这个指数每个人都有,学生可以用自己编写的程序测试自己的指数,激发兴趣增加编程乐趣。

2.2 课前准备

研讨式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辅导,这种转换学生和老师都存在不适应,在配合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问题,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双方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教师需要准备3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上课前1 周把研讨课题印发给课题研讨小组,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了解研讨课题、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第二,教学环境的准备,不同研讨课题需要的教学环境可能不同,有的可能需要使用网络、有的可能需要使用应用软件以及有的可能对教室的布置有特殊要求等;第三,教师要为研讨的课题准备微课件,对核心知识点以及问题解决思路进行讲解。

学生提前清楚的知道研讨式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不仅让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而且有利于研讨过程的顺利展开,学生需要准备2方面的内容:第一,学生随机分组,每组人数3-5人,并选举一个组长。第二,根据研讨课题要求,每组准备包括软件、电子资料和纸质材料等必要的研讨材料。

2.3 组织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研讨式教学的核心阶段,同时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做好课堂讨论首先要遵循

师生平等原则,教师以小组成员身份参与小组的讨论中,鼓励每个学生的意见都能得到充分的表达;其次是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第三是教师作为导师角色,需要時刻掌握研讨的方向紧紧围绕主题展开,并且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讨论中的新问题和新思想,把最新的研究成果或者实际事件密切相关的问题融入到讨论中[2],研讨的流程如下:

① 随机抽取一组上台讲解他们的方案:包括PPT讲解思路,源代码展示结果。(时间10分)。

② 介绍完之后,其它同学提问讨论(5分钟)。

③ 讨论完之后开始打分,打分项分:PPT演示、解决方案、创新、团队合作、答辩。一个组最终得分由学生(50%)+老师(50%)组成。

④ 一次课随机3-4组,之后剩下10-15分钟左右老师讲下涉及的知识点。endprint

2.4 课后总结巩固

仅通过一次课堂讨论,有时并不能够完全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尤其是对于那些比较难或用法较灵活的知识点,如函数,结构体等。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强有弱,接收新知识有快有慢,因此课后必须进行总结和补充。该环节主要做2个方面的事情,一是针对重点难点需要额外增加课时进行讲解,课后布置对应的练习题;二是教师要及时总结前一次研讨过程中的不足和优点,并对下次研讨活动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对于函数这个研讨主题,函数是重中之重,初学者一开始很难理解模块化的好处,为了加强理解课后布置函数作业,把学生分两组,一组不用函数解决,一组用函数解决。然后课堂上把两个方案拿出来对比,对比内容有:可阅读性,讲解两种代码思路让学生自己看哪种更好读取,可维护性,针对作业问题进行一个点的修改,看两组代码哪个进行了更多的修改。通过这样一次比较,学生立马明白了用函数进行模块化编程的好处。

3 存在的问题

经过一个学期的研讨式教学应用,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增强,通过多次上台演示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在信息满天飞的网络时代,部分学生不假思索照搬照抄網络信息,弱化了资料分析和处理的能力,针对该现象,应该指导学生进行信息的选取、过滤和应用的教育[3]。 第二,学生不热情参与,为了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可以从动力和压力入手:动力方面,教师在选题上要更多的关注下趣味性激发动力。压力方面,改革期末考试成绩评判标准,由研讨式成绩和期末考试各占一半,增加研讨式教学的压力;第三,部分学生容易产生依赖心理,当一个组内有一个人能力较强时,其它学生会偏向采用此学生的解决办法,这样就会导致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第四,这种教学模式会花费教师大量时间,从研讨式选题,组织讨论,不同方案讲解,统计成绩等过程都增加了工作量,当教师带的班级多于一个时,难免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4 结语

研讨式教学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的普及证明了它是一种网络时代下培养人才的有效教学模式,研讨式教学不仅丰富了课堂形式,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但研讨式教学对课程知识结构、教师能力和教学环境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视情况开展研讨式教学。

参考文献:

[1] 覃遵跃,周清平. 研讨式教学在Java语言课程中的应用[J]. 计算机教育, 2014(18): 55-58.

[2] 周海芳.“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研讨式教学[J]. 计算机教育, 2010(24): 93-97.

[3] 田管凤, 秦怀泉. 研讨式教学模式探索和实践[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3(2): 114-117.endprint

猜你喜欢

C语言研讨知识点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混合教学探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网络研讨”实现教师多元发展
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软件编程技术探究
中职C语言单片机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探讨
计算机原理中C语言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