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写作“双管齐下”

2017-09-26陈瑞雪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课文内容写日记拼音

陈瑞雪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很有力地见证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上写道:“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阅读与写作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密切联系。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的素材往往又来源于阅读中的间接感受。因此,我们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在语文教学中做到阅读、写作”双管齐下”。

一、加强课外阅读,培养良好习惯

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仅能开拓视野,还能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所以要经常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增强阅读、写作的兴趣。

1、为学生选好读物,低年级学生从开学就为他们设立图书角,介绍好的图书给他们看。可以让他们看一些图文并茂的儿歌、童话故事。学完拼音后,给他们介绍带有拼音的图书,要求边看图边读拼音和汉字。学生学完课文后,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与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怎样读。如学了《回声》一文,就让學生《读十万个为什么》中相关的声波文章。经过引导,学生逐渐养成阅读习惯,提高了阅读兴趣。 在大量的阅读中,要求学生把优美的词句摘抄出来,在学习、交谈、作文中运用,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每节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轮流念自己所摘抄的词语,增加大家词汇的积累。

2、还可以组织读书会,组织讲故事、朗诵、日记等比赛活动,学生为表现自己,必定活动起来,积极阅读并认真比较、写作。这样,即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3、每日一练,坚持写好日记

“常说口里顺,常写口不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了大量词汇,学到了写作方法,如何才能变为自己的能力,写日记是最好的方法。从一年级开始就鼓励学生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和自己想说的用一句话写出来,逐渐到写一段话,二年级开始,再要求学生写命题日记,扩大日记范围——可以写人、记事、描写景物、动物,心得体会等。几类日记变换着写以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对学生的日记还要及时评改,发现好的予以鼓励,并提供给全班同学评论或抄在墙报上供大家欣赏,经常评选优秀日记,让写日记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从阅读中积累了词汇,学到了写法,写日记又积累了写作素材,丰富了生活。

二、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写作水平

我们教材上的课文都是最优秀的素材,里面都蕴含着丰厚的阅读资源,集中了各种精华的知识点,我们可以在平时的备课中多下功夫,深层次挖掘,拓展延伸,并把作文教学有机地融入课文教学中,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做法:

1、充分利用课本上的丰厚资源,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因为课本上的文章都是一些精选文章,语言精炼,意蕴深刻,学生通过认识、领悟、吸收,既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又深刻了他们的思想。学生把优美的词句摘抄出来,在学习、交谈、作文中运用,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领悟了文章的中心,自己的的认识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写出来的文章会更加深刻。

2、在教学时,教师要设法把作品的思想和意境与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联系起来,在作品和学生之间架起桥梁,使书中的一景一物牵动学生的心,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产生共鸣,以此来启迪和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写作悟性,从而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丰富他们的人生体验,这既是教学的途径,也是写作的途径。

3、在阅读教学中,将课文的典型结构、成功的写法、优美的语言、丰富的内蕴、精彩片段的赏析进行拓展式的写作牵移,必将会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在学习《猴子捞月亮》一文后教给学生“文题概括主要内容”的命题方法;学习《雷雨》后,教给“学生文题点明所写景物”的命题方法。同时在大量的阅读教学中,针对指导鼓励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及所学到的谴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的知识,学以致用。

4、在课文教学中练笔。以课文内容作为写作素材,把学生就语言的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融合在课文教学中的练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新鲜真实的反馈。学生的练笔必须建立在对课文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这就促使学生主动深入地去钻研课文,这样就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另外,这种小练笔以课文内容为素材,为学生习作提供了现成的“下锅米”,解决了学生在写作时无事可讲、无话可说的困难。

总之,阅读和写作各有自己的目的和任务,但在实践中又是紧密结合、相互为用的。因此,我们要阅读与写作两手抓,“双管齐下”,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做到事半功倍。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文内容写日记拼音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辛巴狗海洋大冒险
快乐拼音
快乐拼音
写日记
机器狗可以说话、写日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