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文化”校本课程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2017-09-26陈一芹

师道·教研 2017年9期
关键词:非遗文化民俗校本

陈一芹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文化”),是指具有民族历史积淀、能广泛、突出代表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文化工作者的责任,更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乃至当代中国人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

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2017国务院重大决策。今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本文以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简称南实集团)鼎太小学分校非遗文化校本实践研究为例,探究该课程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策略方法与实施途径,寻找课程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培养具有民族情怀与世界视野的创新人才。

一、对“非遗文化”的解读与思索

如前所述,“非遗文化”是能代表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民间”的概念具有着多重维度切入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正如王光东说:“从民间价值立场看民间,看到的更多是民间所蕴含的自由精神以及对他们自在生活逻辑的尊重和理解。”中华民间艺术,来自民间生活,具有自发性和非功利性,是对自然与生命的礼赞,也是绵延至今的民族传统的另一种表达。民俗艺术作为一切艺术的母体,与精英艺术有着明显的差异,它不仅昭示着一方的生活领域,也承担着一方的大众化精神取向。千百年来,中华子孙生生不息,将朴素的思想、情感、习俗和技艺寄托于各种形式的艺术之中,不仅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更是一种活态的文化基因,它承载着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以其丰富的形象语言传承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正如维特根斯坦语所说:“早期的文化会变成一堆瓦砾,最后变成一堆灰土,但精神将萦绕着灰土。”

如今,传统文明遭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日渐式微,已是不争的事实。民间艺术作为农业文明的产物,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推进,其原生态的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特有的地方民间艺术正面临失传或消亡的危险。植根于民间的民俗艺术,既具有历史传承性,又具有现实认知性。如何放大“民间”的“声音”,拓展其生长领域,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摆在了国人面前。

当今世界发展,一方面走向开放的多元共生与融合,同时又十分强调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语)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深入挖掘其价值内涵,并着力构建传承发展体系。

二、构建“非遗文化”课程的意义及可行性

未来社会的竞争,不仅仅从经济和技术方面考虑,还应该考虑到艺术和文化的因素。一个国家必须把人的文化因素考虑进去,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竞争”的持续,必将演变成一种精神感受和智慧的竞争。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与培养核心素养的深入,校本课程的建构已成为国家课程在学校获得创造性实施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学校教育是连接传统文明和未来社会的桥梁,也是传承民间文化遗产的主阵地,传承、发扬、创新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责无旁贷。如今,技能心智的开发越来越重要,将其纳入课程几乎成为未来教育创新的方向与共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身边一笔宝贵的资源,保护与继承中华传统文化迫在眉睫。传统民间工艺,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审美能力及与创造力,开启学生心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宏大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靠单一的国家课程很难实现培养目标。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具有更大的灵动性与自主性,便于根据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校本课程的启动,需要透过学校校本资源开发,激活学校内部的教育创新力。笔者认为,实施课程改革,首先要在学校内部营造一个适合新课程生长的学校素质教育文化环境,建立由众多子系統相互交织的生态型校本课程资源。比如,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简称南实集团)鼎太小学,立足本土,开拓创新,进行校本课程的可行性分析,对全校家长与师生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发现,师生与家长来自全国23个省、3个直辖市和港澳特别行政区,部分家长具有专业特长,并愿意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和授课;100%的家长支持校本课程开发,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学生喜欢的课程是游戏、民间技艺、科技、信息、文娱类。基于此,学校决定,以打造校本课程特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抓手,对构建课程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细致的论证分析,构建“非遗文化”校本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基于课程前分析,鼎太小学发掘出校本课程潜在资源:深圳是座移民城市,来自全国祖国各地的学生、老师与家长,带来了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饮食特点、地域方言与服饰文化;深圳是国际化大都市,拥有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的优势;学校地处深圳南山区,毗邻世界之窗、民俗文化村等著名人文景观,课程研究资源得天独厚;学校自建校起就十分注重学生民俗文化教育,每年的元宵、端午、中秋三大传统民俗节日,各年级轮流承办全校性活动,有研究基础。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存亡的根基和血脉。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全球经济文化的融合,中国学生已经习惯了吃洋快餐,过洋节,一些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逐渐消失了。南实鼎太小学怀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应时代发展和学生发展需要,有效利用特区移民文化资源,把几十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到校本课程研究体系,对“非遗”主题系列进行筛选、优化和组合,构建了非遗文化特色校本课程。endprint

三、“非遗文化”校本课程实施策略、方法与实践

在经过课程资源挖掘与前期评估的基础上,学校以“个性化”为抓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建立了完整的校本课程体系,制订了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年段目标,每学期的课程计划和课时计划,确立了“月主题”与“周内容”,保证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同时,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以实践操作、作品鉴定、游戏竞赛、汇报演出等多种形式展开,力求为每个孩子找到一把科学的评价尺子。各课程都由具有相同爱好和兴趣的学生组成。

课程总体目标:根据集团办学理念与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资源开发课程,引导学生了解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培养“学行天下”的世界人奠基。通过学、做、玩、研等形式,玩出花样,玩出创意,让学生获得制作、探究、合作、创造等多种学习体验,传承、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年段目标:低年段(1—2年级),以我国民俗游戏为主。要求学生学会13个民间游戏的玩法,懂得游戏中的规则并自觉遵守。在游戏中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与他人友好相处。同时,运用学会的游戏在社区内结交小伙伴,建立友谊。中高年级(3—6年级)以民间技艺和民俗节日为主。要求在民俗技艺的操作实践中,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并能将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整合,传承和光大祖国传统文化。

具体实践操作:课程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让非遗文化走入课堂,并使研究逐步成熟。学校每年邀请国内外著名教育專家来校讲座和参与课程评价,以便不断调整策略,使课程渐臻佳境。按如下四个阶段向前推进:第一阶段:地域文化校本课程。根据教师籍贯组成备课组,备课组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梳理出本地域最有特色的民俗文化作为研究内容。第二阶段:走遍中国校本课程。从身边地域文化开始研究,向祖国各个方位逐步推移,一年级学生研究华南地域文化,二年级研究华中地域文化,三年级研究华东地域文化,四年级研究华北地域文化,五年级研究西南地域文化,六年级研究东北、西北地域文化。这样,小学六年时间,学生就可“走遍整个中国”。第三阶段:“非遗文化”校本课程。此时,课程进入了深入探索和研究阶段,已形成民俗游戏、民俗技艺、民俗节日、民间文艺共四大类共30多门校本课程。如,中国结、舞狮、皮影戏、绢丝花、茶艺、烙画、风车、年画、刺绣、面塑、泥塑、书法、剪纸、民族服饰、民乐、戏曲、民族舞与中国武术,等等。第四阶段:由单一技能传授向立体型课程开发。教师各自建构立体型课程,使课程学习内容更丰富。比如,手刻橡皮章课程,就分成了雕刻方法、盖印布局、版面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等四大块共10多个小门类课程。endprint

猜你喜欢

非遗文化民俗校本
冬季民俗节
民俗中的“牛”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民俗节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在职业学校中建设“非遗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