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人扇

2017-09-25孙荔

雪莲 2017年17期
关键词:女儿墙团扇

孙荔

纤纤玉手美人扇,谁在凭栏观,高墙深院百花谢,扇面美人虚自叹。

美人扇,一种锦缎做的团扇,上面画着山水或仕女图,扇柄缀着细长的流苏或玉饰,握在娇巧玉手间,给女子平添了几许娇柔。美人手拿古扇,轻款妙曼,气韵与风情便滋生了:少女的摇曳生姿,美妇的落寞伤感。

前些日子闲逛,购得几把美人扇。林黛玉,身姿曼妙,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一手托腮,幽怨之态,一地落花尽是哀,“梦吟落花愁千万,肠断春风谁得知。”杨贵妃,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有一个扇面上,美人儿身穿湖色薄纱衣,头发松松地绾了一个乌云髻,慵懒地斜躺在沉香榻上。扇上的美女图,气清兰馥,肤润玉肌,“身轻委回雪,罗薄透凝脂”美人之美,在锦面画中那般地恰到好处。

美人二八颜如花,纨扇一掩,遮住了多少羞涩,掩藏了多少风情。

張爱玲说:普通人的一生,再好也是桃花扇,撞破了头,血溅到扇子上,就这上面略加点染成了一枝桃花。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这是一幅寂寞的宫中仕女图,冷落三年之久,怎不黯然神伤、独自叹息呢!女人如花摇曳在红尘中,花开不多时啊,堪折直须折。“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秋风人庭树,从此不相见。”流水的光阴里,你这一走不知是多少年,让我的思念如滔滔江水。

“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相传汉成帝妃班捷妤为赵飞燕所替之,失宠后住在长信宫,写下这首有名的《团扇歌》,道出了女人心中的悲凉,那曾经幽幽长长的欢情与恩宠不再有,如同秋天弃用的团扇一样,爱情似烟花最终归于沉寂。我曾是你的如花美梦,现今却成了一抹剪影。

一轮明月做成的绢扇,美人不离手。仕女手摇团扇,娴雅文静之态便出来了,风情款款。小巧精致的团扇,古代淑女最好的装饰品,自从有了班捷妤的《团扇歌》,团扇与美女便联在一起,手不离扇,扇不离身。美人扇下,成就了多少才子佳人缠绵的爱情,可这些感情常常总败于似水流年。

美人手执美人扇,握住的常常是无边的寂寞,一卷珠帘后,情意深长倚门望。唐代周昉的《挥扇仕女图》描写了唐代宫廷妇女幽怨的生活,一位妃子按纨扇慵坐,空虚,寂寞,幽怨暗生。明代唐寅水墨人物画的代表作《秋风纨扇图》,萧瑟秋风中,一仕女手执纨扇,裙裾飘动,她侧身凝望,眉宇间微露幽怨怅惘的神姿。

折一支柳,摇一柄工笔仕女的团扇,移步小桥流水,仿佛回到古时轻罗小扇扑流萤的岁月。她轻扫淡眉斜倚在七曲水廊上,双手轻抚那柄如玉美人扇,那是他送给她的,想起他时,总有一缕暖意迷漫心间。他知道她在等他,隔着细细的雨雾满心地欢喜。清代孔尚任《桃花扇·眠香》则有:“小生带有一宫扇一柄,就题赠香君,永为订盟之物吧。”

唐代张祜《团扇郎》,“愿得入郎手,团圆在眼前。” 愿爱如碧草春心蔓延,愿我是一株青莲,映开在你眼帘的第一抹风景,不再是手执纨扇愁对明月独守孤灯,而是你一声呼喊下的泪眼盈满眶。

美人靠

美人靠,多么优雅的一个名字,与曼妙的女子有关。

我是从作家海飞的小说《美人靠》里知道美人靠的。寂寞的女子唐模躺在老宅的美人靠里,房东老太太告诉她,美人靠是祖上传下来的,清朝光绪年间用梨花木制作的,很精致,跟一张单人床差不多长,靠背上的浮雕很精美,雕刻着吉祥的动物和植物,美人靠要配美人坐,不然,不配。

美人靠,一个意味深长名字,一条端庄温柔的长凳,靠近它,寂寞在上演。

古时女子皆深居闺中,不得轻易下楼外出。“美人春梦琐窗空”,寂寞中的女子,只能慵懒地倚靠在天井边的椅子上,凭栏远眺,伤春悲秋。她们只得借助楼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木雕花窗,遥望天井外面的世界,那顾盼的眼神又有多少渴望。“朱栏倚遍黄昏后”,风韵悠悠的美人靠,落满美人寂寞的身影。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古时,一位书生常在渡口边的柳树下等船,他时见不远处的楼阁上,有一位妙龄女子倚坐在美人靠上远眺。这书生渐渐对女子生了情愫,有时故意制出声响,以引住女子的视线,可那女子置若罔闻。后来,一场大火让小楼化为灰烬,女子也香消玉殒,灰烬中有人寻得一心形状的东西,上面雕刻着一幅图画:书生在渡口边的柳树下等渡船。故事不足为信,但古时女子的内敛与孤独,是今人无法想象的。

美人靠,有着无边的美丽与哀愁。

美人靠,见证着古时女子无比辽阔的孤寂与哀愁。

在江南,雕梁画柱的楼廊里、青山秀水的古镇里,那些落满了黄叶的美人靠,无声地停泊在暮色里,停泊在山影中,有一种历经岁月的静美与苍凉。

古时,大户人家的院子里,廊檐下设有专供太太小姐们的坐椅,即美人靠。古色古香深深的宅院里,回廊曲折,衣袂飘飘的闺中小姐,半倚半坐在美人靠上,发髻高耸如云。美人靠多设在傍水之处,雅致而清静,可观水中鱼儿嬉戏,亦可观凌波倒影之趣,是园林或庭院里一处至关紧要的点缀。

美人靠。据说最初是由吴王夫差专为西施所设,所以又叫吴王靠。遥想当年,远离故国,施美人计以复兴越国的西施,倚栏而望,低吟浅唱,心中藏着多少忧伤。在美人靠逐渐盛行的岁月里,又纠缠了多少无边的愁绪。深居闺中的女子,百无聊赖之际,只得妆楼瞭望、凭栏寄意。西楼的月缺了又圆,圆了又缺,却没有心上人的归期,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芳华只是刹那春色,稍纵即逝。“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寂寞如水漫过,荒凉的爬山虎爬满高大的门楣。

谁会愿意将那宝贵的年华,交付给这些冰凉的座椅?“寂寂重门深院锁”,我总也忘不了那神情幽怨的女子,默默地倚在临水的美人靠上,暮色渐深渐浓,说不尽的凄婉与哀叹。在那长长的岁月里,男人是女人的倚靠,也是女人的桎梏。岁月悠悠,乌黑的秀发变作苍颜白发,美人靠,原来就是一个牢狱。endprint

在江南,在那份薄薄的清愁里,原谅我,坐在你身上的时候,还不知道,我是坐在了美人靠上。

女儿墙

当你漫步在秦淮河畔,你是不是遥望到“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很喜欢“女墙”这个词,一堵呆板生硬的墙,另加一个“女”字,便变得柔和,富有诗意了。

张爱玲笔下的《半生缘》,发生在上海虹桥路1901年的建筑里。张爱玲说,那时发了财的人,就到虹橋路上买地建别墅,老照片上的黑白别墅一幢连着一幢,沿街用女儿墙分隔开来,后花园里,小桥流水,亭台楼榭,十足的田园做派。

女儿墙是建筑墙体中的一种形式,最早叫做女墙,又叫女垣,实际名称为压檐墙,民间称城垛子,是一种高出屋面和城墙的矮墙。

南北住宅最大的区别,就是南方建筑有女儿墙。

女儿墙,《辞源》里这么解释的,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墙;《释名释宫室》:“城上垣,曰睥睨,……亦曰女墙,言其卑小比之于城。”意思就是因为古代的女子,是卑小的,没有地位的,所以就用“女儿墙”来形容城墙上面的小墙,这就是“女儿墙”的由来。

实际上女儿墙在过去一直暗含有窥视之意,《古今论》记载:“女墙者,城上小墙也一名睥睨,言于城上窥人也。”由此可见,女儿墙不仅与窥人有关,而且还另有一个直露的名字,只是“睥睨”一词太过于拗口,不如“女墙”含蓄,且琅琅上口。

李渔《闲情偶寄·居室部》有女墙一章,“予以私意释之,此名甚美,不必定指城垣,凡户以内之及肩小墙,皆可以此名之。盖女者,妇人未嫁之称,不过言其纤小,若定指城上小墙,则登城御敌,岂妇人女子之事哉?……” 女儿墙这种建筑形式既成全了古代女子窥视心理的需要,又可以避免被人耻笑的尴尬。其实女墙正是仿照女子俾睨之态,在城墙上筑起墙垛以监视来敌。

刘禹锡诗中的:“夜深还过女墙来”,古时大户人家的女子深居闺中,封建社会,既便大家闺秀,也要遵从于“三从四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日里在闺房中练习女红,出嫁也讲要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根本不知道夫君长相。这些闺秀,远不如茅屋陋室的农家女子,她们织布采莲养蚕,嬉戏原野。而住在雕梁画栋里的女儿,想要露脸,只有独上层楼了,那道矮墙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不倚短墙,何知春色浓。于是女儿墙又生出了许多才子佳人的故事。“声渐不闻语渐俏,多情反被无情恼”、“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女子往往在一瞥之间,与意中人一见钟情。

李贺在《石城晓》一诗中写道:“月落大堤上,女垣栖乌起。”杜甫《题省中院壁》诗中写道:“掖垣埤竹梧十寻。”中的“埤”指的就是其第二个意思,即泛指矮墙之义。

建筑是一首凝固的诗,越古老的建筑就越像是古诗,意趣幽远,境界隽永。女儿墙,又称雉堞或雉垛,在现存的明清古建筑物中我们还能看到。

遥想当年寂寂流年,深深庭院里,相思藤爬满女儿墙。当桃花落瓣成雨,当晚霞收拢夕阳,你是否淡了功名,与娉婷女子青丝相缠、红袖添香?只为她不再望瘦了黄花,魂断了肝肠。endprint

猜你喜欢

女儿墙团扇
南宋 吴皇后 行书题青山白云图团扇
南宋 杨妹子 楷书瀹雪凝酥七绝诗团扇
某大厦女儿墙损伤原因分析及改造设计
团扇
小院牵牛花开
建筑工程中女儿墙裂缝控制以及施工技术
扇面作画
女儿墙裂缝成因及防治
团扇恩深长恋君怀袖
某小区女儿墙隔声屏障定量化设计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