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责任教育 改变商业未来

2017-09-25

WTO经济导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商学院商业伦理

在香港大学学习环境管理的李嘉铭大约没有想到,自己的职业选择会因为一门选修课而有所转向。这门让他“对企业有重新、深入的了解”的课程,即是“企业可持续性”。半年的学习,让身为理科生的他对此有了浓厚的兴趣。

如李嘉铭一样,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在课程表中,可以看到与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商业伦理密切相关的必修或选修课。

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的当下,将其纳入高等教育,无疑是希望发挥大学作为重要的开展研究活动和学习知识的中心,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在管理教育中更显效力。

“我们已处在道德经济时代,商业的竞争白热化、利润平均化,使得竞争的制高点转向了道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刘宝成对本刊记者表示。在新的形势下,作为未来管理者教育的平台——商学院,能否培养出更多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的企业管理者,将深刻影响商业模式向可持续方向的转型。

商学院的转向

商学院管理教育,一直是培养未来的经营管理者和商界领袖的重要途径。而随着完成工商管理硕士(MBA)和任命首席级高管的时间间隔的缩短,以及校内或公司内高管课程的激增,这些人越来越多地成为“当今”的商業领袖。他们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将影响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决策。

然而传统的管理教育偏重于对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缺少人文素质以及价值观、社会责任意识等“软”知识的熏陶和引导。由此培养出来的商业领袖所治理的公司,所奉行的目标大抵是传统的股东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其所带来的弊端引发了诸多问题。

尽管商学院兴起之初,就有学者提出商业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但真正的实践者寥寥。转变自身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全球范围内的商学院得到普遍认可还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十年前联合国全球契约发起负责任管理教育原则倡议(UNPRME),承诺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提倡并推广负责任的管理教育,并为商学院校提供了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框架准则。目前,全球已经有650多家商学院和学术机构签署了该原则。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将华尔街精英们商业伦理缺失的问题暴露无遗,由此引发了对管理教育更深刻的反思。商学院教育的变革变得更加紧迫。2011年,全球负责任领导力倡议组织(GRLI)、世界商学院促进可持续经营理事会(WBSCSB)以及负责任管理教育原则联合发起一项协作倡议——“50+20”,构想管理教育应当履行三项更为深刻、远大的基本任务:Educating——教育和培养有全球责任感的领导者;Enabling——促成商业组织为共同利益服务;Engaging——参与企业和经济转型。

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1999年,中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就提出要对MBA学生加强环境意识、社会责任和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

2006年,在杭州举办的全国MBA培养院校管理学院院长联席会上,发布了《中国MBA教育西湖宣言》,强调MBA院校要尽自己的社会责任,在教学中要灌输社会责任意识,培养MBA学员将来在工作中更负责地进行管理。2009年,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修订了MBA培养基本要求,要求MBA培养院校课程中一定要有培养企业社会责任和商业伦理的内容。2009年以后,MBA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中也列入了相应的要求。

在商科教育中单独开设社会责任课程之外,其他课程中也要求融入社会责任的理念。除了教授“社会责任与商业伦理”课程,在参与编写的营销教材中,刘宝成也特别用一个章节讲解了社会责任。

商学院以及管理教育的自我革新与再造,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当他们向社会输送的不仅是能干的管理者,而是具备责任意识和内在智慧,能够做正确的事的运营者和领导者,无疑将加快商业向可持续方向的转型。

教学相长,任重道远

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商业学院的主流研究和课程中是改变商业思想和实践的一种有效方法。如今已经成为了各商学院教育的共同方向,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也在学界和企业界之间达成更多的共识。

“2008年的调查显示,95家商学院开设商业伦理与社会责任课程的学校只有38.9%。据估计,现在的241家商学院中有80%开设了这门课。”今年7月召开的第九届全国MBA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课程教学研讨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周祖城教授介绍称。

“我们希望通过这门课程,启发学生们了解,无论是在商业活动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选择和决策常常涉及伦理挑战;他们应当能够认识到他们的选择或决策可能给各相关群体带来的影响;能够深入自省看上去似乎合理的说法和内在的价值观;并能够应用适当的伦理分析框架分析伦理问题并做出适当选择。”在《你知道我的迷惘》一书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钱小军认为这门课程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正向思考。这本关于商业伦理的案例书,收录了部分她及同事们教授的MBA课程“伦理与企业责任”的学生结课报告。

在学生那里,钱小军和刘宝成得到了正面的反馈:通过这门课程,可以促进思考战略外的问题。但刘宝成时常也需要解答学生“这对我们有多大用”的疑问。

这与该项教育仍处在初步建设阶段,教学质量和成效目前仍有待提升的现状有关。

2014年一项对全国20家商学院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评估以及2015年对全国238所商学院进行的评估显示,按照“组织愿景”“师资与教研”“学生培养”“行动倡导”四个维度来看,商学院的总体评分较低,不容乐观。

作为国际上公认的最具挑战性的课程之一,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课程本身的要求,也增加了教育的难度。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邢以群认为,这是源于这门课既有主观性又有现实性。主观性要把道理讲授清楚,但这些道理又面临着现实环境的挑战。因此,不仅要讲清楚道理,还要给予工具、方法等等。endprint

“师资缺乏,中国本土案例缺乏,合适的教学法缺乏”,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杨斌曾这样总结中国MBA教育商业伦理课程的尴尬现状。

案例教学是MBA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然而由于商界和学界间的通道并不顺畅,学者和教育者对于企业实践情况了解甚微,尤其缺乏对国内企业相关实践的梳理和总结,多数案例还不够成熟。“很多案例缺乏动态跟踪,企业实践的内容也需要更加全面”,刘宝成表示。

在刘宝成看来,更重要的是需要改变观念以及培育社会责任的土壤。“缺乏可预见性的经济环境导致机会主义仍有市场,受其影响的学生只想学习企业管理之‘术,而非企业经营之‘道”。

同时,各培养院校对MBA商业伦理教育的认识也不统一。据了解,仍有相当一部分培养院校并未从培养理念上认识到商业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也并未真正将商业伦理与社会责任纳入MBA的培养目标。

拥抱更好的未来

如何在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教育中,既能让学生具备国际视野,又创造性地开展符合我国企业发展态势和趋向的本土性探索,是一个必要课题。而这样的持续教育不能仅凭少数几门课程去让学生了解社会责任的丰富内涵。如刘宝成所言,这是一个系统问题。

社会责任教育既是培养商科学生德商的教育,也是用全新角度看待商业和社会发展及个人成长的专业素养教育。因而,这不应该仅仅成为MBA的课程。让其在更为广泛的管理教育中得到有效普及,使其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教学,将更加系统化、成体系地培养和提升新一代学生们的责任感。这更多需要的是来自政府的引导,在更大、更廣范围内普及、推广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

从自身教学实践来看,刘宝成还建议,学界与商界应该有更好的融合。相关的学术理论和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和改进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而作为社会责任的实践者,企业需要将理论的知识真正融入企业的治理和商业实践中,并将这些丰富的实践或者切实的问题带到教育中来,促进商业挑战以及社会问题的解决,进而促进新的负责任商业伦理氛围的形成。

对于学生的疑问,刘宝成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大学不是技能学校,培养的是有是非、善恶美丑判断、更宽阔视野的十年、二十年后的栋梁”。

乐观的是,影响已在显现。

刚刚研究生毕业的李嘉铭已开始了在一家专业的企业社会责任咨询公司的工作;从2010年起,清华经管学院每年都有超过460位MBA学生修习“伦理与企业责任”,在2017级清华MBA的开学典礼上,钱小军以“责任”提出对学生的期望语重心长……

未来中国拥有怎样的商业文明,取决于身处其中的每一个践行者。我们希望实现怎样的愿景,就该付出怎样的努力。

编辑|杜娟 juan.du@wtoguide.netendprint

猜你喜欢

商学院商业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巴黎高等商学院荣登《金融时报》欧洲商学院排名榜首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商学院撞上新媒体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湖南商学院学人简介八十二
“互联网+”与商学院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