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技能大赛及工匠精神培育的专业技能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017-09-22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轴系专业技能工匠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基于技能大赛及工匠精神培育的专业技能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李舒燕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本文以高职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专业为例,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赛项为载体,围绕工匠精神的培育,构建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军工文化与专业文化相融合,以项目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技能教学体系”,并对这一研究成果的推广情况进行了介绍。

技能大赛;工匠精神;专业技能教学体系

船舶工业的转型升级,需要高素质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技能人才。如何将行业岗位核心能力和关键技术引入专业教学?如何找到“工匠精神”培育路径与验证方式?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以高职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历经三年的研究与实践,通过申报、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赛项,并借助大赛平台,围绕工匠精神的培育,创立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军工文化与专业文化相融合,以项目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技能教学体系”。形成了专业技能教学标准、实训室建设标准、教材、专业教学质量诊断分析报告等系列教学成果。对扭转专业技能教学与职业岗位要求脱节局面,促进专业技能教学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式。

1 项目研究与实践的背景与基础

1.1 船舶工业的转型升级,需要高素质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技能人才

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在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面临机遇和挑战。《中国制造:2025》将“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制造”列为需要实现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船舶动力工程技术是实现船舶与海洋工程产品制造的关键专业领域,需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持,尤其是具备产业核心能力和工匠精神的高技术专门人才的支撑。

1.2 高职院校在学生“工匠”精神素质培养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为大国工匠培养后备人才,是高职院校的责任,需要对教育教学各环节进行精心设计,需要学校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将行业文化、优秀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专业文化有机融合,加强职业精神的培育,促进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

1.3 重大项目建设为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专业改革发展奠定了基础

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专业是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重点支持专业,国家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国防军工特色专业、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专业、湖北船舶职业教育品牌建设专业。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全国涉船类高校一流的船舶动力装备实训基地。是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湖北省国防科普教育基地、湖北省船舶柴油机技术研发推广服务基地。2015、2016年成功申报并承办了湖北省高校首个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赛项并获得突出贡献奖。

通过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建设,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政府、学校、行业、企业联动,构建了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开发了开放、共享、优质、动态的专业精品资源平台,促进了该专业技术技能的积累和创新,并取得了显著教学成果,为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奠定了良好基础。

2 项目研究解决的专业教学问题

2.1 解决专业核心能力确立不精准问题

船舶行业的国际化背景、工业信息技术的推动、节能与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使得相关的海事公约、行业标准、规范时有变动。进而促进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专业技术技能的变革。如促进了混合动力技术发展、船舶轴系装配零件制造优化升级、安装调试技术的变化等。从行业标准投射到企业职业能力到转换成实践教学核心能力,是层级滞后的客观局面。同时,船舶动力装置包括的机电设备庞杂且体量大,如主机,造价昂贵;轴系,布置要求纵向空间大。因此,涉船类职业院校船舶轮机岗位关键技术和核心能力的培养受限于学校场地及办学资金的影响,无法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完整的职业核心能力的训练与实践。

2.2 解决专业技能教学标准界定与教学评价不够明晰的问题

高职涉船类院校目前尚无统一的实训室建设标准、专业技能教学和考核标准。实训室建设统筹规划不够。如承担实践教学、技能比赛、社会技术服务的综合效能差;专业技能教学内容杂散,关键技能不突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开发没有落到实处;专业技能动作规范性不够,评价缺乏量化。通过以国家级的技能大赛为载体,开发专业技能评价标准和实训条件建设标准,为专业技能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提供解决方案,解决高职专业技能教学的标准不够明晰问题。

2.3 解决“工匠精神”培育路径不够精准的问题

工匠精神具有专业性、职业性和人文性的三个特征。结合船舶行业职业要求,提出“严、精、细、实”的军工质量文化观,营造“严格严谨、精准精心、细致细心、实际实战”的文化氛围,通过大赛及专业技能训练,让学生体验并形成严谨专注、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的职业精神,解决在专业实训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问题。

3 项目研究的方法与实践路径

3.1 工作思路与方法

围绕船机制造与船舶总装企业对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与职业技能要求,按照“社会需求调研——实际应用分析——提炼专业核心能力与关键技能——研发竞赛实训装备——开展竞赛资源建设与转化——反求专业教学问题——大赛与专业技能教学改革同步改进”的步骤,整体设计与系统推进专业教学改革。

3.2 实践路径安排

(1)广泛调查与研究船舶行业相关岗位职业标准,分析职业内涵、技能规范和技能考核要求等,为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提供权威依据。

(2)开展毕业生专题调研,剖析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过程,为专业人才培养把脉问诊,确定专业核心能力与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领域与关键环节。

(3)依托湖北省船舶职教品牌、教育部船舶资源馆、校级及以上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等重大项目建设,系统推进特色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4)跟踪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技术规范、技术平台、评价标准,研究设计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专业技能大赛,确定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改革新载体。

(5)依托船舶行指委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委员会、交通运输行指委水上运输专指委、湖北国防科技工业职教集团等组织平台,推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果的应用推广。

4 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实践成果

4.1 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军工文化与专业文化相融合,以项目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技能教学体系”

(1)分析船舶轮机岗位关键技术与核心能力,设计以技能大赛为导向的专业技能项目。

项目组经过多年调研分析,确定“船舶主机和轴系的安装”是船舶轮机工程建造的核心内容,其安装质量将直接影响船舶主机和轴系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是保证船舶正常航行的关键技术,是轮机工程建造相关专业的核心技能。然而由于船舶主机和轴系均为大型高技术含量设备,受学校场地、资金等因素影响,一直无法引入到专业技能教学之中。

2015年项目组成功设计、申报、承办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赛项。将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的实际工作过程简化成四个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以“船舶轴系定位”、“工艺参数的测量与调整”、“轴承负荷的测量、计算与调整”、“船舶主机安装垫片的配制”四个子项目作为竞赛内容,并引入专业技能教学中,作为专业技能训练项目,有力推动了专业教学改革。

(2)提出“严、精、细、实”的军工质量文化观,并融入专业教学,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

船舶主机和轴系的安装与调整,是船舶企业一项高技术含量工作,也是一项精细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员严谨细致、精益求精、技术过硬。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赛项设计时,我们提出“严、精、细、实”军工质量观,并融入竞赛内容、评分标准之中,通过模拟实船工作场景,让学生体验并形成严谨专注、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的职业精神。

“严”即“严格严谨”、“精”即“精准精心”、“细”即“细致细心”、“实”即“实际实战”。“严、精、细、实”的军工质量文化观内含着“工匠精神”。将军工文化与专业文化有机整合,加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工匠人才的成长。

(3)构建了“以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专业关键技能训练为重点、专业技能大赛为载体”的项目化、模块化专业技能教学组织体系。

将大赛项目承载的技术规范、岗位要求以及参赛选手的得失情况动态反馈到教学环节,反求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形成《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专业教育教学诊断报告》、《船舶动力装置课程教学诊断报告》等教育教学问题反馈分析报告,重构专业技能教学体系基本框架,见图1。

图1 实践教学项目典型案例——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

4.2 以技能大赛为载体,促使行业规范标准、企业岗位、职业资格与专业教学有机衔接,推动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1)依据船舶行业规范标准,设计研发整套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技能训练的设备与测评方法。

由于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调整相关设施设备占地面积大,技术含量高,涉船类学校目前均无专门的训练设备。在实船的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的整个过程中,我们选取了“船舶轴系定位”、“工艺参数的测量与调整”、“轴承负荷的测量、计算与调整”和“船舶主机安装垫片的配制”四个关键的工作任务,设计测评设备和测评的方法,使学生具备在学校实训室就能测评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的技能,达到船舶制造厂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岗位的技能要求。采用本项目发明的测评方法设备投资仅需50万元,场地约200 m2,测评时间仅300分钟,学生在实训室即能完成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技能的测评,为专业技能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解决方案。

(2)依据船舶行业职业标准及岗位技能要求,规范专业教学,扭转专业技能教学内容与职场要求脱节的局面。

借助大赛,将船舶轮机装调岗位关键技术和核心技能——“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项目引入专业教学。在专业教学中依据船舶钳工、装配钳工国家职业标准及岗位的技能要求,结合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技术领域的特点,如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和船舶推进轴系校中标准的要求等来规范专业教学。编制了系列微课视频、实训操作指南等,扭转专业技能教学内容与职场要求脱节的局面。

4.3 充分发挥技能大赛、专业技能教学主阵地作用,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

(1)在专业技能教学体系中融入工匠精神

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主线,以专业关键技能训练为重点,以项目化、模块化形式,构建专业技能教学体系。通过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将船舶行业职业精神植入专业教学之中,如船舶轴系定位调整的准确;轴承负荷计算的缜密;主机垫片佛配的精准。在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团队协作精神、工作责任心、心理承受能力及体能训练的教育与考核。

(2)在专业技能训练中融入工匠精神

通过专业教学中教师、企业一线骨干等心传身授,让学生在专业技能学习中领会工匠精神的实质,不断磨练技艺,体验并形成严谨专注、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例如:在“船舶主机安装垫片的配制”技能项目教学中,教师将装配钳工、铣工等职业岗位要求及相关设备操作规范要求与标准加入教学中,在学生中灌输安全、严谨的思想,让学生从中体会精益求精的精神。

(3)在专业学习中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

定期邀请船舶企业技术骨干、技能高手等到校作讲座或报告,用他们的亲身体会、真实故事来诠释工匠精神,教育感染学生。通过优秀毕业学生、技能大赛优秀选手现身说法,给学生示范并解读技能大赛中的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利用专业实训室、学习室文化建设,展示大国工匠先进事迹,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

5 推广应用效果

(1)适应专业技能教学改革需要、切合教学模式创新、工匠精神培育的专业教学改革思路,提出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军工文化与专业文化相融合,以项目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技能教学体系”的专业技能教学理念,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充分认可,其成果的主要理论观点多次被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中国青年报、湖北楚天都市报等媒体宣传,许多一线教师在该成果的引领下,立足教学改革,潜心教学科研和教学实践,成为教学名师,并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取得优良成绩。

(2)该项目成果中的《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技能训练的设备与测评方法》属全国独创,成为涉船类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实训室建设标准,其测评的方法成为专业相关技能考核的标准,已被20余所骨干涉船类高职院校采用,有效促进了专业技能课程结构的优化,目前参赛学校船舶装备类专业90%已建成为省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

(3)将竞赛资源转化成共享性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形成了系列教学成果,建成了《船舶动力装置安装》、《船舶柴油机使用与维护》等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编制了《船舶轴系定位》等微课视频10个,出版了《船舶柴油机使用与维护》、《船舶动力装置安装》等规划教材、实训教材2本,已在全国30多所涉船类院校专业教学中使用,每年受益全日制学生达3000多人,受到职业院校及师生的普遍欢迎。

(4)通过开放性办大赛,帮扶一些偏远落后、造船实力较弱地区的职业院校进行专业建设与改革。2016年在项目组支持下,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交通职业学院、安徽国防职业学院等院校参加了全国技能大赛,其中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获得团队三等奖,极大地带动了落后地区职业院校专业的发展。

(5)大赛竞赛场地不仅是全国涉船类职业院校师生、企业员工的培训基地,也是湖北省本科院校涉船类专业的校外生产实习基地,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接纳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文华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学生300多人次的生产实习,极大地发挥了大赛辐射作用,扩大了职业教育的影响力。

(6)该成果有效地促进了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成果向职业学校常规教学的转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的意识。我院以竞赛设备改造为平台,成立了学生创新团队,由学生设计的“船舶轴系装调实训平台设计”项目,参加2016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湖北省预赛获得三等奖,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近三年来,该专业学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双证率”均在97%以上,专业对口率和企业满意度居全国前列,毕业学生普遍受到社会的欢迎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6 深化项目研究与实践的基本构想

(1)深化产教融合,利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平台,加强“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和实践教育,从而使“工匠精神”与专业知识学习、技能培育有机结合起来,并内化于学生的精神之中。探索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研发中心、公共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创新载体,服务学生成才,提高对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贡献度。

(2)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于教育教学改革全过程,通过必要的人文课程的学习,必要的职业生涯教育,必要的技术理性培育和引导,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包含良好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学生能力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

(责任编辑:谭银元)

ToReconstructtheProfessionalSkillsTrainingSystemtoCultivateCraftsmanshipbasedonNationalSkillsContest

LIShu-yan

(Wuhan Institute of Shipbuilding Technology, Wuhan 430050, China)

With Shipping Engineering Special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s the example, based on “Ship Engine and Shafting Installation” skills contest, a project-based skills training system was constructed to cultivate craftsmanship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by integrating military industry culture and specialty culture.

skills contest; craftsmanship;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system

2017-01-22

李舒燕,女,教授,主要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G712

A

1671-8100(2017)02-0001-05

猜你喜欢

轴系专业技能工匠
卧式异步电机轴系支撑载荷研究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双机、双桨轴系下水前的安装工艺
工匠神形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工匠赞
轴系校中参数与轴系振动特性相关性仿真研究
基于ANSYS的高速艇艉轴架轴系振动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