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起鸡霍乱病的诊治及体会

2017-09-21朱化鹏陈先忠郝明慧

湖北畜牧兽医 2017年9期
关键词:鸡冠鸡场病鸡

朱化鹏+陈先忠+郝明慧

摘要:介绍了陕西省镇巴县某鸡场鸡霍乱的诊治过程及心得体会,以供参考。

关键词:鸡;霍乱病;诊治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9-0020-01

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还牧工作的继续推进,众多农户纷纷抓住机遇,利用林下、茶园、果园开展特色鸡养殖,为城乡市场提供丰富的鸡蛋、鸡肉食品,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随着生产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日益凸显,如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不到位,造成疾病频发,为养鸡产业埋下了隐患。2017年4月镇巴县某鸡场的鸡大批发病,并出现大量死亡,后经现场察看,综合分析,初步诊断为鸡霍乱,随即采取综合防控措施,迅速控制了病情,为养殖户减少了经济损失。

1 基本情况

2017年4月中旬,陕西省镇巴县一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业主报告,该养鸡场饲养的鸡2 d内鸡陆续发病,且死亡数较多,病鸡临死时在地上乱弹,鸡冠发黑,病鸡缩头掉翅,闭眼,短时间内死亡,2 d死亡80多只,得知此信息后,该县畜牧兽医站立即派技术人员前往该鸡场调查。经实地调查核实,该合作社养鸡场地处县城郊15 km,养鸡存栏7 000余只,品种为肉杂鸡,以林下散养为主。饲喂玉米,从舍饲集中喂养转为放养仅有4、5 d,发病鸡3、4月龄,体重1.0~1.5 kg。病鸡消瘦,精神萎靡。近日连续下雨,气温变化大,放养场地气温较低,环境卫生较差。

2 病因

鸡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的烈性传染病。临床上以传播快、心冠脂肪出血和肝脏有针尖大小的坏死点等特征。各种年龄、品种的鸡均易感,常因应激(如断水、断料、饲料突然改变、天气聚变等)反应使鸡的抵抗力下降而发病,夏秋多发,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入侵。

3 临床症状

发病鸡体温升高,吃食减少或不食,口、鼻内有黏液,呼吸困难,拉水样黄绿色稀粪。发病鸡消瘦,精神沉郁,缩颈闭眼,吊翅,呆立,不愿走动,鸡冠发紫,喜喝水。

4 剖解病理变化

病死鸡消瘦、羽毛蓬松,鸡冠紫色,嘴内有少量泡沫样黏液。肝脏肿大,表面有灰白色坏死小点,心包有积液,肠道出血,特别是十二指肠更为明显。其中一只鸡肾脏肿大出血。

根据畜主反映的发病过程,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时的病理变化综合分析初步诊断为鸡霍乱病。

5 防控措施

5.1 消毒

对鸡舍内及其周围用复合酚及聚维酮碘按1∶600比例对水喷洒消毒,2次/d,连续3 d,然后1次/d,继续对鸡舍及周围环境连续消毒5 d。

5.2 隔离

将患病鸡单独隔离饲养,并投药治疗。

5.3 对健康鸡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用鸡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二联蜂胶灭活疫苗,皮下注射,剂量为0.5 mL/只。

6 藥物治疗

用10%氟苯尼考1 000 g、超能速补(复合维生素)500 g对水饮用,每100 kg饲料中拌土霉素200 g饲喂。如若饮水及拌料给药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随即变换用药方法,采取逐只肌肉注射庆大霉素1万单位,饮水中添加环丙沙星,病情在短时间内即可得到有效控制。

7 体会

7.1 加强饲养管理

提供营养全面的饲料是防止疾病发生的基础。该场对鸡群的饲养管理较为粗放,饲喂的饲料也是单一的玉米,营养不全,导致鸡体质差,对疾病的抵抗力弱,引发了疾病。

7.2 防范应激因素的干扰

减少应激可减少疾病发生的几率。在鸡转群放养前2 d,可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或在饲料中加入维生素C及藿香正气散以减少应激。该场的鸡由圈养转为放养时遇阴雨连绵,气温下降,冷性因素刺激而诱发该病。

7.3 选择适宜的用药途径

该场患病鸡起初的用药途径是饮水和拌料给药,对不吃不喝的鸡来说根本不起作用。防治效果差,死亡数量上升。后用肌肉注射庆大霉素,再在饮水中加药,大大提高了药物作用效果,很快控制了病情。endprint

猜你喜欢

鸡冠鸡场病鸡
守护企鹅,相伴近十年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鸡冠的由来
鸡支原体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中西医治疗
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观鸡冠 辨鸡病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鸡场
鸡冠花
关于一元二次方程中的鸡场问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