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美的历程》中的美学思想

2017-09-20李延妮

艺术评鉴 2017年17期
关键词:李泽厚

李延妮

摘要: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是一部美学著作的经典之作,作者采用独特的视野和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创作风格,将中国的文化与当时的经济、政治、科学等各方面有机的安排,从宏观的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做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在美学领域上独树一帜。虽然有些地方还有待考究,但它对当代以及后代无疑有很大的影响和意义。

关键词:李泽厚 《美的历程》 历史与逻辑相结合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6-0152-02

一、《美的历程》全回顾

(一)独特的审美视角

作者运用西方的符号学理论,以艺术情感及代表人物的方式为主线,结合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进行叙述,以此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历史娓娓道来,在专注情感的同时不忘逻辑,对美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1.美与符号

符号在西方由来已久,而正式应用于哲学是在17世纪末被莱布尼茨引入,莱布尼茨将人的认识形式称为“符号性认识”;之后康德則认为符号性的认识方式属于直觉,以类比的方式促成对事物的认识;黑格尔也认为符号体现了它和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的类比关系。

李泽厚先生在作品《美的历程》中就大量使用了符号来类比事物之间的关系这一概念。比如在龙飞凤舞一章中写道“在旧石器时代虽然没有发现像欧洲洞穴壁画那样的直观的美的形态,但从石器工具的进步上还是可以看出人们的也就是对形体性的要求。”而当山顶洞人在尸体旁撒上矿物质的红粉,他们做出上述种种“装饰品”的时候,这些符号就有了特殊的含义,亦意味着远古图腾活动的开始。“已经超越了最原始的类似动物性的生理反应,有了社会性的已依法好在里面。也就是说,红色不只是事物的状态,即一朵红色的花的颜色这个状态,而是被人类储存了观念意义了”。

2.美与情感

郁达夫认为艺术的最大要素是美与情感,美与情感互为表里、不可或缺。

作者在《美的历程》中就是讲二者紧密结合。在叙述魏晋风度时他不同意时下大多数人的论点,即思想的片面化、单调化,将魏晋玄学一概说成是落后糟粕的东西。在他看来,精华与糟粕我们应该选择精华的那部分,即动乱的魏晋时期直接导致言语的开放,使得哲学在这里得到了解放,各方面的思想在这里交锋,是又一个百家争鸣时期,可谓白银时代。虽然在实践、规模、流派等方面不能和先秦时期媲美,但是这时期的思辨哲学确实是空前、毋庸置疑的。

另外,作者结合特定历史时期的特点将各个时期的雕塑被赋予了特定的特点。“宋代石窟”便感到“那已是失去一切的宗教艺术:尽管洞窟极大、但精神全无。壁画上的菩萨行列尽管多且大,但毫无生气,简直像影子或剪纸般地贴在墙上、图式化概念化极为明显,甚至连似乎是纯粹形式美的图案也如此。北魏图案的活跃跳动,唐代图案的自由舒展全没有了,有的只是规范化了的呆板回文,整个洞窟给人以一派清凉、贫乏、无力、呆滞的感受”。

3.美与人物美

“艺术美是作品中所具备的美感性质,而艺术美的产生,是由艺术家根据其审美理想与情感所创造出来的,而艺术家的思想内容通常是受其生长的社会生活环境所塑造。”所以,描写特定时代的的艺术家当然可以看出那个特定时代的生活面貌。

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对各朝代的有代表性的人研究。先秦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孔子不像西方一样将万事万物都归结于上帝神秘主义,而是将人的情感、观念、仪式、宗教要素引导和结合在现实生活中,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心理、伦理的社会人生相对应,这也正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而之后出现的屈原则代表了浪漫主义的情怀,和传统的人文景观是不一样的,其中还保留着远古传统的南方神话—巫术的文化体系,最近播出的《芈月传》就是实例。魏晋时期出现了以天才少年王弼为代表的魏晋玄学、文艺上的三曹、嵇、阮、书法上的钟、卫、二王等,便是体现这个飞跃,在意识形态各部门内开创真善美新时期的显赫代表。再到唐代,作者重点谈到了李白和杜甫两位著名诗人,即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对比。之后的苏轼,他认为苏轼在中国文艺史上和美学史中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意义。

(二)历史与逻辑相结合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是说客观现实的历史是逻辑的基础与内容,逻辑行程终归要由历史进程来决定”。

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从旧石器时期开始叙述,经过先秦、楚汉、魏晋、盛唐、中唐、宋元直至明清,虽然不是涵盖了所有的朝代,但是无疑体现了作者明确的历史观。而他在叙述每一段历史的时候,会突出这一历史时期的特点,将历史与逻辑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比如说“装饰品”,由北京人的石器到山顶洞人,不仅均匀规整,而且还有各类特色刻纹的骨器以及出现了装饰品,说明北京人时期人们还没有出现审美意识,但随着山顶洞人时期装饰品的出现则可以判定此时出现了审美意识。再比如魏晋时期的作家阮籍创作的特点“阮旨遥深”就与当时的社会有关。我们都知道,魏晋时期也属于很敏感的一个时期,所以在表达一个思想的时候往往需要隐藏得很深,不然随时可能被政治迫害。同一种艺术形式,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文化内涵和审美意义。例如:“佛陀世容”一章中,同样是一种宗教信仰文化,却分别用不同的概念来表达,即“悲惨世界”“虚幻颂歌”和“走向世俗”。同样是在盛唐,但是李白和杜甫的创作风格却大相径庭,作者认为李白的美“是对旧的社会规范和美学标准的冲决和突破,其艺术特征是内容溢出形式,不受形式的任何束缚局限,是一种还没有确定形式,无可仿效的天资抒发”;杜甫“恰恰是对新的艺术规范,美学标准的确定和建立,其特征是讲求形式,要求形式与内容的严格结合和统一,以树立可供学习和仿效的格式和范本”,阐述了两者不同的美学意义。

在“魏晋风度”一章中,李泽厚先生这样说道:“魏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变化的时期。无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整个意识形态,包括哲学、宗教、文艺等等都经历转折。”作者能够提出这一观点,源于他从历史的角度看魏晋风度,从美学的高度来批评魏晋风度,这确实是达到了历史和逻辑的完美结合。endprint

书中说道,青铜饕餮美的原因不在于它們只是代表对事物的装饰,而在于这些设计特殊的、形象的线条以及别有一番风味的刻饰体现了一种不能用语言来具体表达,而用概念来叙述的对原始宗教的特定情感,再加上这些器物虽然笨重但是沉稳,虽然制作复杂但是坚实的特点,更加形象的将那个充满血与火的野蛮时代表现得淋漓尽致。李泽厚又从情感的角度对青铜饕餮这些看似吓人的,但是代表了一段珍贵的、独特的、不可返回的历史给予了别的解释,这些青铜饕餮因为代表了原始的历史,所以它有着天真的、原始的、拙朴的美。作者还这样说道:“当青铜艺术只能作为表现高度工艺的艺术作品时,实际便已到达它的终结之处。战国的青铜巧则巧矣,确乎可以眩人心目,但如果与前述那种狞厉之美的殷商器物相比较,则力量之薄厚、气魄之大小、内容之深浅、审美价值之高下就判然有别、十分清楚。人们更愿意欣赏那狞厉神秘的青铜饕餮的崇高美,它们毕竟是那个‘如火烈烈的社会时代精神美的体现,它们才是青铜艺术的真正典范。由此可见,作者想表达的是每个时代特定的美,历史的美”。

二、结语

好的文章总是能给人养料,李泽厚先生的的《美的历程》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虽然这本书籍并不是很长,但是从字里行间足以看出来作者的良苦用心,那是经过实践和深思熟虑的成果,对每个历史时期的细腻表现,对不突出的历史时期的特殊关注。他的良苦用心使得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人文必读书,更对社会有很大的意义,唤起的不仅是历史时期的特色文化,还是人们的心灵享受,是美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诚然,随着社会的进步,有很多东西会随着时间的逝去而失去自身的意义,但有一种东西将永垂不朽,那就是人类伟大的文化。

参考文献:

[1][美]苏珊·朗格.感受与形式[M].高艳萍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2]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徐洁.古代文艺的巡礼[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年.

[4]陈瑶.从《美的历程》中浅析历史与逻辑的科学方法论[J].今日南国旬刊,2010,(05).

[5]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6]汪济生.实践美学观结构——评李泽厚的《美学四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7]史芳.美学审美生活[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8]皮道鉴,鲁虹.艺术新视界[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9]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李泽厚
美学大师李泽厚逝世
美学大师李泽厚:一个时代的惊叹号
艺术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
李泽厚的“两种道德论”述评
《美的历程》中的审美感受
李泽厚老师升级太快?
李泽厚的“最后一博”
李泽厚 思想者归来
李泽厚的最后一搏
李泽厚的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