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深处的石嘴山(续)

2017-09-20娄星辰

宁夏画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石嘴山石嘴山市西夏

娄星辰

西夏的北部屏障 省嵬城

探索省嵬城的历史,夏太宗李德明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公元1004年,夏太祖李继迁去世后,太宗李德明子承父业,自称定难军留后,执掌定难军兵权。其一面向辽、宋称臣,一面积极处理辖地境内的事物,发展生产, 解决内部矛盾,待政权巩固之后,遂向河西走廊一带用兵,扩大国土疆域。在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后,李德明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迁都兴州,为西夏立国作前期准备工作。

李德明迁都兴州后,为巩固兴州安宁,便开始谋划在都城北部地区依靠贺兰山天险筑建城池以卫都城安宁,省嵬城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后来的历史证明,省嵬城为捍卫西夏都城安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自李德明迁都兴州至夏末帝李睍纳降蒙古,前后200多年一直守卫着西夏皇室的安危。西夏灭国后,省嵬城的作用逐渐弱化,明清时部分毁于地震,现存的一段遗址位于石嘴山市惠农区庙台乡省嵬村,现为国家、自治区、市三級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昊王离宫,大水沟山谷中的西夏秘事

西夏离宫遗址坐落在贺兰山大水沟沟口两侧,南北长约4公里。遗址上有建筑台地数十座,沟口南侧,有建筑台地10余座,沟口北侧有3组建筑台地。攀上沟口北侧遗址山头,眺望这处离宫遗址,3组建筑遗址清晰可见。

将目光移向历史的前方,西夏皇帝李元昊建立西夏以后,逐渐沉迷女色,将其为太子宁令哥所选之妃没移氏纳为己有,废除皇后野利氏并将没移氏扶正。新皇后初立,李元昊为讨其欢心,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在贺兰山山麓等地兴建离宫,供他和没移氏玩乐。其子宁令哥对他霸占没移氏之举异常气愤,公元1048年,宁令哥夜闯离宫手持利刃行刺李元昊,其躲闪不及,被削去鼻子,血流不止,抢救未果,第二天就离开了人世。

在李元昊所修建的众多离宫当中,较为典型的当属定州(今石嘴山市平罗县)境内贺兰山大水沟的西夏离宫。此处离宫宏伟壮观,高大巍峨,气派不凡,颇具西夏皇家建筑之风范。伴随着西夏国的覆灭,曾经富丽堂皇的昊王离宫被蒙古骑兵洗劫一空,成为一片废墟,离宫里的那些往事也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只有很少的一部分遗址保存了下来。从遗留的大量砖瓦中,依稀可见昔日离宫之壮丽雄宏。

蒙元势力退回漠北以后,石嘴山地区被纳入明王朝的版图。嘉靖二十年(1541年),明王朝开始在今平罗地区设平虏守御千户所。这是一个朝廷为抵御瓦剌、鞑靼等的入侵而设立的军事防御建制,主要任务是负责宁夏北部镇远关(今惠农区正谊关内)和北边墙一带的守卫工作,在行政上属于宁夏镇管理。

明朝灭亡后,清兵入关,以秋风扫叶之势荡平关内爆发的农民起义并一统天下,开始了200多年的清王朝统治。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贵族觉得“平虏”二字带有贬义,因为明王朝曾称呼满族为“东虏”,便将全国带“虏”的地名全部更改,“平虏所”也因其谐音改称为“平罗所”,“平虏城”也遂改称“平罗城”。这是“平罗”地名的最早出现。

回望历史,曾有许许多多的往事在平虏守御千户所这个军事卫所里发生,参将萧如薰曾在这里平过“哱刘之乱”;周光镐曾在这里留下了“巍巍重峙拥飞轩,皎月河山倚塞垣……附髀此宵思古将,当筵命其夺昆仑”的诗篇,对当时平虏古城所要承担的功能、繁华的程度以及边防军民的生活情景,从不同侧面进行了淋漓尽致地书写。尹应元一首《登北城楼漫赋呈王宪副》给我们绘出了一幅集明代历史、地理、战事、自然风光于一体的银北地区风貌图。

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的平罗钟鼓楼,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完全采用古代宫廷式的民族传统风格而建,台基高4米,楼高11米,用料石楦成圆洞,俗称“鼓楼洞”。

遥观平罗钟鼓楼各层边檐,俱压飞檐,檐下有两道挂方,并有升斗、鹅脖、垂条点缀。所有楼门、廊檐和窗柱,都用油饰彩绘,画有山水人物、花卉草木、飞禽走兽,栩栩如生,真切动人。整个建筑结构严谨,造型独特,错落有致。

其楼每层有八个暗角,十二个趱角,楼体造型独特,外看三层,内看三层。楼体第一层名曰“洞宾殿”,内塑吕洞宾泥像,形象逼真,相传为道教徒所供奉。第二层名曰“财神阁”,四边走廊有木花、栏杆,殿顶样式别具一格,内塑财神赵公明泥像,其像墨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钢鞭,身挎黑虎,故又称“黑虎玄坛”。相传此为道教徒为祈求安康、广开财源所设。进入二层沿阶梯而上,可上三楼,三楼楼顶样式别具一格,有八根过梁呈“人”字伸向楼尖,为八仙庆寿顶。

平罗钟鼓楼历经沧桑,曾在乾隆三年(1738年)毁于大地震,宣统三年(1911 年)又遭火焚。民国二年(1912年)由绅士高登第负责修建,保存至今,现已成为平罗县的旅游胜地。凭栏登楼,眺望全城,风景如画,尽收眼底。

克夷门是石嘴山境内贺兰山段的一处著名隘口,曾是西夏都城中兴府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两山对峙,中间通一小径,高悬绝不可攀登。弃之,则可由此攻入西夏国都;守之,则一人当关,万夫莫开。蒙古六攻西夏,其中成为战争转折点的克夷门之战就在此发生。

西夏应天四年(1209年),蒙古军队出黑水城(今内蒙古狼山山脉西北喀喇木伦之滨),攻击西夏边防关口斡罗孩。攻克后乘胜南进,直抵西夏都城中兴府外围要隘贺兰山克夷门。夏襄宗李安全闻此消息,急派老将嵬名令公率军5 万增驰克夷门,嵬名令公乃沙场老将,驰援克夷门后首战告捷,之后闭门观战。后蒙古军队改变策略,用计诱使西夏出战,嵬名令公中计,亲率大军出克夷门与蒙古军队决战,后被蒙古军队所俘。

蒙古军队攻克克夷门后,乘胜进击,占领西夏都城外围诸州,进而包围西夏国都中兴府。中兴府告急,国主李安全亲自督战,使蒙古军队久攻不克。就在此时,天降暴雨,黄河水暴涨,蒙古军队引黄河水灌城池,水淹百姓无以计数,城墙也有坍塌的危险,西夏被迫向金求援,却遭金国皇帝拒绝。就在西夏城池即被攻破之际,蒙古军队所筑外堤溃决反遭水淹,成吉思汗被迫撤兵,西夏乘机向蒙古称臣纳贡,蒙古放还嵬名令公。蒙古、西夏克夷门之战遂结束。endprint

地名,是一个地方的名片,也是一个地方文化内涵的集成,体现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打硙口”,原为沟谷名,指今大武口沟,意为“打凿石磨的山口”。古人曾有“求久按之计,须选修打硙口”之说。关于“打硙口”的文献记载最早始见于明弘治编纂的《宁夏新志》。

史籍所载的打硙口,大致位于贺兰山东麓,明代西边墙、北边墙和贺兰山口间的交汇处,为宁夏北部咽喉要塞,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军事设防重地。明代时,其战略地位更为突出。明王朝为抵御蒙古骑兵袭扰,曾花大力气在此筑墙修关,自北向南,沿打硙口沟谷先后设关三道,筑有边墙和堡寨、墩台等设施,陈重兵把守,由平虏守御千户所管辖,是贺兰山36个重要隘口之一,与胜金关、三关口和镇远关合称为宁夏“城防四隘”。

隘口修筑以后为抵御蒙古人南下入侵作出了重要贡献,当时有“东守镇远(关),西守打硙口”的记载,足见其军事防御之价值。随着明室国力衰退,明武宗正德五年(1510 年)以后,打硙口要隘建筑渐至颓圮,特别是嘉靖十年(1531年),在旧北长城之内复筑北长城以后,打硙口便完全被废弃了,成为新长城的前沿阵地。如今只剩下关墙和烽火台遗址。

宝丰曾是石嘴山市境内一个著名的县级行政建制,始設于清雍正年间,县城后被地震所毁,乾隆三年(1738年)裁撤县治,部分地域划归宁夏县(今宁夏银川市贺兰县),其余地域划归平罗县。县城位置在古省嵬城西南,即上省嵬城堡地界。其城长2000多米,城墙高近9米,护城河宽2.3米。设有南北两座城门,南曰广福门,北为贡宝门。建中心鼓楼一座,整个城池甚为壮观。县境内辖有红岗、永润、柔远等堡。

宝丰县城到乾隆三年(1738年)时已异常繁华,城市建设甚为壮观。就在人们平静地期盼美好生活的时候,不曾想石嘴山地区爆发了有记载以来震级最大的地震。史料载,当时地震发生时,地多斥裂,宽数尺或盈丈,黑水涌溢。宝丰县城受灾异常严重,县城被摧毁殆尽,地震受灾区域呈一片冰海,地震幸存者淹死、冻死、饿死的无以计数,百姓流离失所,场面令人不忍直视,甚是痛心。

朝廷派出钦差大臣前往赈灾,实地查看后,发现县城恢复难度极大,不宜再设城池,便奏请朝廷裁撤宝丰县城,乾隆准奏。就这样,这个自雍正七年(1729年)到乾隆三年(1738年)存在近10年的县城从石嘴山大地上消失了,宝丰以后再未出现过县级以上的行政建制。

石嘴山市北联朔漠,南通银川平原,水陆交通非常发达,这一切为石嘴山商贸发展提供了极大方便,自明代以来石嘴山市就一直是著名的通商口岸,为方便蒙、汉交易而设立的夷厂(市口)就是石嘴山市商贸发达的有力佐证。

石嘴山市境内最早的夷厂始设于明隆庆五年(1571年),位置在当时的平虏城(今平罗县)附近,为方便蒙、汉交易互市而设立。清代时,因蒙古部落经石嘴山(今惠农区)入平罗赴市,沿途民间田禾常被蹂躏,乾隆元年(1736 年)官方遂将夷厂从平罗搬迁至石嘴山,每月农历初一、初十、二十日为开市交易日。当时的石嘴山夷厂为宁夏三大市口之一,是整个河套地区蒙、汉民族贸易的重要场所,石嘴山地区大规模的商业活动亦自此开始。

明、清两代对夷厂的管理极为严格,对蒙、汉双方交易的货品都有专门的规定。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于石嘴山(今石嘴山市惠农区)立碑规定:“蒙古一二月出卖皮张,三四月卖绒毛,五六月羊,七八月牛马,九月茶马,毕岁以为常”,同时还规定,内地汉族人不许将硝磺、钢铁、军器、白米、白面、豌豆等物卖给蒙古族人。蒙古族人可用皮、毛、牲畜等与汉族人交易,换回布匹、茶叶、日用百货等物品。

夷厂的设立让各民族在贸易往来中加深了理解包容,为民族间的交往融合提供了便利,也成为民族间交往融合的有效见证。

民国初年(1912年),中华大地上遍烧革命烈火,石嘴山地区同样也燃起了革命的火种。石嘴山市境内的平罗人民受全国革命形势的鼓舞,于1911年10月30日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民军起义,起义军以抢官僚、恶霸的当铺为开端,在民众响应下很快就占领了平罗各地,推翻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建立起了革命新政权。

新政权成立后,公推起义军首领王之滨为知县,蒲春山为民军首领,马跃川为参将,吴大炳为师爷,孙伯岩为文案,哈明、周祥、董茂奎为守备,于11月21日举行就职仪式大会,正式成立“顺南”革命政府。当日下午,举行了欢迎民军首领蒲春山的仪式。民军首领蒲春山在县城中心检阅了民军队伍和欢庆胜利的民众,并在会上宣读了师爷吴大炳写就的安民告示。

新生政权存在两日后,民军会同宁夏民军攻打宁夏满城军营。清廷满营立即求救甘肃,陕甘清军派出马安良的西军解救满营,西军诱降民军将领,解除满营之危,继而攻击平罗县城,顺南政府民军败退,西军攻入平罗县城并大肆劫掠,平罗民军起义遂告失败。尽管在官府镇压和民军内讧的双重作用下,这个存在不到一个月的革命政府被迫解散,但它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为席卷全国的革命热潮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石嘴山史上设立最早的洋行当属英商“高林洋行”,此行乃英商雇佣者“葛秃子”所设。此人于光绪五年(1879年)在天津受雇于英商,只身前往西北探险发掘财富。其到石嘴山后偶然发现石嘴山居民拿羊毛沤粪,见此灵机一动,抓住机会做起了羊毛生意,将从石嘴山地区收来的羊毛运到天津后高价卖出,利用差价赚取钱财。待资产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便竖起了“高林洋行”的招牌,创建了石嘴山历史上第一家洋行,继续从事皮毛收购生意。在他的影响下,其他英商看到在石嘴山设立洋行有利可图,纷纷在石嘴山开起了洋行,未出几年,石嘴山地区便洋行林立了。

洋行的设立对石嘴山地区的民族经济进行了掠夺式的入侵,其通过设立外庄,欺骗、讹诈、掠夺、杀价收毛、实物交换等手段,利用西北老百姓朴实憨厚的特点,指空卖空,使存毛户“上洋当”。同时,他们又通过中国买办资产阶级的穿针引线,利用和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避免一切赋税,又勾结官府,结连豪绅,与封建势力串通一气,垄断西北地区的皮毛业达40年之久,攫取了大量财富,使西北地区的很多牧民破产。后来,随着皮毛增税和中国革命运动的高涨,曾经林立黄河边的十大洋行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结束了对石嘴山长达几十年的经济掠夺。

黄渠桥镇,地处银北交通要道,地理位置特殊,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就是宁北大地上的一个文化名镇,镇名源于坐落在镇上的一座叫黄渠的桥梁。黄渠是清朝雍正年间开通的灌溉大渠,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因村落而建桥,因桥而成乡镇。

1938年8月,中共宁夏工委书记杨一木在此建立了宁北第一个党支部——中共黄渠桥党支部。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宁北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党的基层组织,党员6人,支部书记杨一木。在黄渠桥小学进步师生的支持下,杨一木曾组织“抗日战地后方服务团”,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宣传活动,足迹遍及黄渠桥周边的石嘴山、宝丰、平罗等地,在宁北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38年冬,马鸿逵派特务疯狂搜捕宁夏中共党员。杨一木不幸被特务马子正发现,后在郭英教、李冲和、熊根子的掩护下,杨一木带领李振声脱险回到陕北,黄渠桥党支部遭到破坏。1939年春,中共宁夏工委书记李仰南来宁夏,在黄渠桥重新建起了中共黄渠桥支部,支部负责人为郭英教。

黄渠桥镇历史悠久,商贸繁华,自古就是著名的商品集散地。民国时很多商号曾在这里设有分号,商贾云集,商品齐全,种类繁多。

这里教育发达,名校黄渠桥中学曾培养出了一大批知名学子,为石嘴山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创立于1939年的奋斗小学,更是一所具有特殊意义的学校,学校先后几易校址,后于1948年迁入北平。抗日战争期间为一大批随军抗日将士家眷与子弟接受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当历史逐渐远去,古老的黄渠桥镇继续以崭新的姿态,诉说着这个百年古镇的古往今生,折射着宁北大地上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风民俗的发展与传承。

(文字和部分图片由石嘴山市市委宣传部提供)endprint

猜你喜欢

石嘴山石嘴山市西夏
互联网+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记者应该“围着谁转”
宁夏西夏风情园
石嘴山市“180901”暴雨洪水调查分析
探究适宜机械化收获玉米品种的筛选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检察院依法对王炜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石嘴山市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建议
宁夏·石嘴山:一年一次
浅谈石嘴山市文物保护和利用
从出土档案看西夏官吏请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