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隧洞开挖掌子面多孔高压涌水施工技术

2017-09-19靳念柱

东北水利水电 2017年9期
关键词:孔口掌子面隧洞

靳念柱

(辽宁省水资源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沈阳110003)

隧洞开挖掌子面多孔高压涌水施工技术

靳念柱

(辽宁省水资源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沈阳110003)

文章结合东湖输水隧洞开挖掌子面多孔高压涌水的实际情况,重点介绍承压水减压及掌子面系统超前预注浆的涌水治理原则、施工工艺的制定过程及施工方法,运用该施工技术顺利地通过F42断层影响带,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希望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隧洞研究;多孔;高压;涌水;超前系统注浆;施工技术

1 工程概况

东湖输水工程位于辽宁省境内,沿线涉及桓仁、新宾、清源3县,全长130.88 km,是辽宁省流域区间调水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其中施工三标位于新宾县境内,隧洞采用钻爆法施工,标段隧洞长23.47 km,纵坡i=0.03 112%,成洞净空高H=7.28 m,断面形式为马蹄形。根据地质剖面图及实际揭露的地质分析,此处位于沟谷带的边缘,为F42断层影响带,断层为压扭性,产状328°∠80°,宽度大约50 m,洞顶埋深190~306 m,洞室围岩主要岩性为小东沟组凝灰质粉砂岩、凝灰岩,以微风化为主,为较软属~中硬岩。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完整性差,地下水呈线状流水~涌水状态,判定为Ⅳ类围岩。

2 掌子面涌水情况

隧洞开挖到62+458.3段,掌子面钻孔过程中开始出水,主要出水点为3个,沿掌子面中间横向节理面流出,出水方量约350 m3/h。由于出水量大,洞内积水较深,施工现场新增一套220 kW水泵及排水管路进行排水。洞内水位下降后开始打超前探孔,钻孔孔径φ42,钻杆钻至1~1.5 m时,掌子面中间拱顶下方1.5 m位置有一处承压水喷出,现场停止钻孔,喷出距离25~30 m,见图1中②号出水点。周边的其它几个探孔深度2~2.5 m,掌子面左、右侧起拱线靠近边墙位置各有出水点一处有承压水喷出,喷出距离为1~2 m,见图1中①号、③号出水点。掌子面其他位置有渗水延节理裂隙面流出,见图1中④号、⑤号出水点。掌子面出水点如下图1所示。

图1 桩号62+458.3掌子面出水点位置示意图

3 减压及超前预注浆方案

涌水治理原则:对掌子面中线拱顶下方1.5 m处即图1中②号点的承压水进行减压,然后进行预注浆处理,其它几处出水点直接进行注浆处理。

对②号点减压注浆完成后再进行扩孔、注浆,使目前现有的岩盘有足够的承载能力。钻孔过程中探明前方围岩情况,待现有岩盘的能够承受注浆压力时,再确定系统注浆方案及注浆长度。

由于②号点在减压过程中,下方有一块0.2 cm× 0.2 cm岩石脱落,②号孔水压力增大。在掌子面右侧③号点左上方钻2个减压孔分别为④、⑤号孔对②号孔进行减压。其中④孔钻孔深度8 m,外斜角度30°;⑤号孔钻孔深度4 m,外斜角度20°。

④、⑤号孔钻孔结束后都出现承压水,喷射距离1.5 m左右,此时②号孔承压水压力增大,现场暂停施工。重新决定对④、⑤号孔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进行注浆封堵,封堵后重新在掌子面右上方布置⑥孔进行钻孔注浆。

采用普通水泥对④、⑤号孔注浆封堵,经过现场注浆试验,④、⑤号孔无法封堵。现场将注浆材料更换为HSC防渗帷幕型水泥对④、⑤号孔进行注浆,若注浆后浆液沿裂隙流出量较大时,可在注浆时加入锯末。此方法经过现场试验后能够将掌子面出水点堵住。

3.1 掌子面裂隙及探孔封堵

1)对掌子面出水量较大的探孔安装注浆器,出水量比较小的探孔直接进行封堵。②号由于水压力较大,周边围岩较破碎,作业时进行引排,不影响作业面施工即可。

2)将④、⑤孔安装孔口管,对⑤孔进行注浆,注浆时关闭④孔口管闸阀。注浆结束后若④孔仍有水流出,对④孔进行注浆,若无大的水流出则继续下一步施工。

3)对④、⑤号孔安装注浆器的孔进行注浆,注浆材料采用HSC(防渗帷幕型)灌浆材料,注浆时先采用小压力,大流量灌浆。当注浆后浆液沿裂隙流出量较大时,在注浆时加入适量锯末。拌制HSC(防渗帷幕型)材料的水灰比为0.6∶1(重量比)。

4)④、⑤孔封堵结束后,在掌子面右侧起拱线位置开⑥孔,如图1中所示。⑥孔开孔直径为φ130 mm,钻进1.5 m时安装孔口管,孔口管锚固稳定。孔口管固定后采用φ90 mm钻头继续钻进,钻至出水时,停止钻孔,对⑥孔进行注浆。注浆采用HSC(含水细砂型)灌浆材料,水灰比为0.8∶1。

5)⑥孔注浆完成后再继续再进行扩孔、加深钻孔深度,钻至出水时,再次进行注浆。通过反复钻孔、注浆达到加固现有岩盘、阻水和探明前方地质的目的。⑥孔最终钻孔长度按20 m,外斜角度15°控制。

6)注浆时采用孔内循环注浆方式,第一次注浆压力0.3~0.5 MPa,以后几次加固注浆压力可根据岩盘加固情况加大注浆压力。

7)注浆过程中发生沿裂隙漏浆时,及时采用棉花、锚固剂进行封堵。

8)掌子面裂隙及探孔封堵完成后,进行超前系统注浆。

3.2 超前系统注浆

3.2.1 钻孔布置及灌浆范围

根据涌水情况,共布设3环注浆孔。先沿掌子面周边进行外环孔布置,共布设13个孔,孔间距1 500 mm,最外环距洞壁开挖线400 mm。第二环孔孔间距1 700 mm,共布设11个孔,内环设4个孔。具体详见图2。灌浆外环钻孔与隧洞走向成10°外倾角,其它钻孔为水平向。超前预注浆范围为:长15 m,开挖12 m,预留3 m止浆岩盘。

3.2.2 钻 孔

1)钻孔孔位与设计孔位的偏差不得大于10 cm,钻进过程中如发现钻孔偏斜及时纠正。因故变更孔位时,必须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实际孔位均有记录,孔深符合设计规定。

2)在灌浆开始前,用水和压缩空气(水压1 MPa)对所有灌浆孔进行清洗。冲洗时将刚性塑料软管插入孔底,打开水和压气,一边冲洗一边将软管缓慢拔出,将孔内彻底冲洗。

3)对钻孔过程中的异常情况(掉钻、涌水、涌砂等)进行记录分析并测定钻孔中的涌水流量、涌水压力和静水压力,以此确定合适的注浆压力和调凝时间。

4)若钻孔中遇到有可能坍塌的区域、浸水或测到的孔中渗水大于10 L/min时,及时取消冲洗。

5)考虑到灌浆是采用单一水灰比,取消灌浆前通常所需做的简易常规压水试验,以缩短灌浆工序的时间。

3.2.3 灌浆材料

灌浆材料采用HSC超细水泥灌浆,静水中采用HSC(含水细砂型)灌浆材料、动水中采用HSC(防渗帷幕型)灌浆材料。

3.2.4 灌浆设备

1)选用高压注浆泵,满足最大压力12 MPa、最大排量达200 L/min。

2)根据注浆材料的特点,采用转速大于1 400 r/min的高速搅拌机,搅拌时间控制在3 min之上。配备与高速搅拌机相配套的立式双筒储浆搅拌机。

3)灌浆管路须保证浆液流动畅通,并能承受1.5倍的最大灌浆压力。

4)使用压力宜在压力表最大标值的1/4~3/4之间。压力表经常进行检查,不合格的和已损坏的压力表杜绝使用。压力表和管路之间设有隔浆装置。

5)孔口封闭器具有良好的封闭和耐高压性能,在其使用的最大灌浆压力下能可靠的封闭灌浆孔段,并且宜于安装和拆卸。

3.2.5 制浆方式

1)制浆材料均采用称重,称重误差应小于5%。水泥等固相材料采用重量称量法;按水泥单液浆配制方法,先加水后加料拌制。各类浆液必须搅拌均匀并测定浆液浓度;

2)拌制HSC(防渗帷幕型)材料的水灰比为0.6∶1(重量比),制浆机转速120~180 r/min,浆液搅拌时间3 min以上;

3)拌制HSC(含水细砂型)材料的水灰比为0.8∶1(重量比),制浆机转速1 200~2 000 r/min,浆液搅拌时间2~3 min,控制不要超过搅拌时间;

3.2.6 注浆方法及顺序

注浆方法采用孔口封闭、孔内循环注浆,开始时小压力、大流量注浆,逐渐采用大压力、小流量注浆。采用自外向内、从下而上的次序进行。按照钻孔编号顺序进行,拱顶部位涌水量较大的点可在其它孔注浆完成后再进行。当外环孔布置注浆完成后,再进行第二环孔注浆,第二环孔孔注浆时可根据情况左、右侧同时开孔注浆。

3.2.7 孔口管要求

由于采用高压注浆,每个注浆孔均埋设孔口管,作为承受高压注浆的支撑管。开孔直径φ130 mm,栽设φ110 mm、壁厚3 mm、长2.5~3.0 m的孔口管,钻孔直径90 mm。管口用药卷锚固剂固定,待凝3 h后采用0.6∶1的HSC浆液低压注浆固定。每个孔口管必须采用法兰连接安装孔口封闭器。孔口封闭器应具有良好的封闭和耐高压性能,易于安装和拆卸。

3.2.8 灌浆结束标准

在设计压力下,当注入率小于5 L/min时,持续灌浆10 min结束。

4 结论

1)对掌子面水流压力较大部位周边打设泄压孔,进行减压,选择合适的灌浆材料,进行超前预注浆处理,出水量较小的孔可以直接进行注浆处理;高压注浆时必须在注浆孔埋设孔口管,作为承受高压注浆的支撑管。

2)超前注浆孔宜一次钻至设计孔深。如在钻孔过程中遇到有压水流、塌孔或卡钻难以进行时,应立即停止钻孔,对该进行加固灌浆,建议选择抗动水性强及高结石率的HSC防渗帷幕型液浆,水灰比0.6∶1,待凝3 h后继续钻进,直至设计要求。

3)超前系统注浆孔应根据掌子面出水孔水流大小布置,对出水量较大部位由外到内、由远到近形成包围圈,灌浆顺序采用自外向内、从下而上的次序进行

当外环的钻孔灌注结束以后,可以利用内环灌浆孔对掌子面前方灌浆效果进行探测,根据探测结果确定是否需要继续进行灌浆。

4)由于掌子面前方为F42断层影响带,断层宽度大约50 m,注浆后掌子面每循环开挖到12 m,预留3 m止浆岩盘,再进行下一循环注浆,直至通过F42断层影响带。

施工方法成功地解决了隧洞掌子面多处高压涌水的问题,快速地通过F42断层影响带,最大程度上降低了隧洞开挖安全风险,减少对施工工期的影响,为后期隧洞二次衬砌创造良好条件。建议在类似工程施工时参考借鉴。

[1]程文旭.隧洞开挖过程中阻水灌浆的施工方法[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1):5-6.

[2]范雪芬,施春生.输水隧洞涌水及线流段止水注浆施工方案[J].东北水利水电,2015(6):7-8.

[3]杜士斌,杜业彦,张亚丰,白玉杰.全孔一次高压注(HSC)浆技术研究与应用[J].水利水电技术,2008,39(7):49-54.

[4]SL62-2014,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

TV67 < class="emphasis_bold"> [文献标识码]B

B

1002—0624(2017)09—0009—03

2016-12-16

猜你喜欢

孔口掌子面隧洞
隧洞止水带安装质量控制探讨
孔口管锚固技术在穿江工程中的应用
滇中引水工程大理段首条隧洞顺利贯通
斜井掌子面形状与倾角对隧道开挖面稳定性影响
一种筒类零件孔口去毛刺工具
构造破碎带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及加固效果分析
逆作法孔口边梁内力计算
饱水砂性地层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分析
上软下硬地层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及塌方形态
自密实混凝土在水工隧洞衬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