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

2017-09-18唐超均赵佩钰

魅力中国 2017年1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

唐超均 赵佩钰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基础,同时为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提供指导。在文化方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也正在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快速发展,进而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本文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进行讨论研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发展现实的有机结合,而中国传统文化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连接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转型是重要的发展趋势,其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其提供着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方法论,推动着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共同带动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和需求

与时俱进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和需求。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层次发展,同时也推动着中国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转型。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为先进文化发展指引了方向。无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均需要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西方土壤,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颇深,为了能够在中国土壤之上茁壮生长,需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将马克思主义改造成为“中国化”的理论和方法,符合中国现实发展的实际,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和强大的推动力。文化具有民族性,但同时具有时代性,并需要朝着世界性的方向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层次发展,能够帮助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整理和挖掘,引进先进的理念和思想,保留原有的精华部分,去除旧文化中的糟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进步,而文化的进步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意义

(一)拓展转型道路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是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样也是时代发展的重要任务,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较为被动,并存在着显著的局限性,其发展路径狭窄。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理念是近现代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方法和途径,但是如何向西方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效果。中国近现代的“戊戌变法”、“洋务运动”以及“新文化运动”均是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试验”,但是最终都遭到了失败,其主要原因是对于中国实际的发展需求考虑不够,完全照搬、照抄西方文化思想和理念,并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将西方文化有效融人到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正确方法和途径,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基础,汲取西方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助力,使其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其转型道路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指引发展方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给予了正确的指导,使其发展方向更为明确。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并不是固化的模式,而是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而进行连续、动态的改变,使其符合中国的发展现实。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能够准确掌握这种连续、动态的改变,进而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提供重要的引导,避免走弯路,促进文化的创新与进步。

(三)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是在保留其精华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将中西方的优质文化有机融合,坚持“取精华,去糟粕”的原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进程中,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一)文化土壤

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生长的土壤,使其能够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发展。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機结合,才能将马克思主义更好的运用于中国发展建设的现实问题当中,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指引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着许多共性,所传达出的思想和观念基本相似。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使两者的差异明显缩小,进而求同存异,将马克思主义改造成为适合中国发展实际的理论原理。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进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得以进一步加快。

(二)精神动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而且缺乏可借鉴的经验,这就需要由中国传统传统文化为其提供精神动力。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求真务实”以及“变革创新”等理念和精神,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其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即为现代化的中国传统文化,其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群众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与发展代表着文化的进步,其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生产力有着积极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能够感染到更多的人民群众,提高其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而帮助其正确认识和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四、结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引导,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与发展,有助于文化的进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取得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两者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均具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武警警官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我的女巫朋友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