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交往中的人际共情

2017-09-18杨东东

魅力中国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共情

杨东东

摘要:共情是一种指向他人的、伴有相应行为的(内隐或外显行为)以及与他人情感同质的情感体验。网络人际共情主要受网络环境因素、网络使用行为和个体因素的影响,并对个体知识共享、网络利他等网络行为起促进作用。

关键词:共情;网络交往;网络人际共情

一、网络人际共情的内涵

共情起源于德文术语“Einf uhlung”,铁钦纳在“关于思维过程的实验心理学讲稿”中首次提到英文的“empathy”一词,自此延用至今。Hakansson和Montgomery从共情者和被共情者两方面的特征出发,指出共情主要由四部分构成:(1)共情者理解被共情者的处境和情绪情感;(2)被共情者经历着一种或多种情绪情感;(3)共情者意识到被共情者正在经历的和共情者以前的某些经历的相似之处;(4)共情者关注被共情者的幸福健康。Pfeil和Zaphiris基于H~kansson和Montgomery的共情结构理论,运用定性内容分析法对网络社区中的共情进行了分析,发现网络人际共情的结构与线下共情结构大体上是一致的,也主要由理解、情绪情感、相似性和关注四部分构成。

二、网络人际共情的影响因素

(一)网络环境因素

网络环境是影响个体共情水平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网络社区规范和网络社区的兴趣、价值观对网络人际共情有重要影响。

(二)网络使用行为

具体而言,交往双方的的交往密度、包容性、互惠性以及亲密度对个体的网络共情水平有正向影响。Pfeil和Zaphiris的研究发现,网络交往中积极互动的个体更可能成为共情者,而消极互动的个体可能成为被共情者。这表明以往网络交往经验越多的个体越能促进以后网络交往中共情行为的发生。

(三)個体因素

网络人际共情是个体基于网络交往对象而产生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因此,网络共情受个体因素的影响,如性别、年龄、网络人际信任、共情能力等。

三、网络人际共情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一)知识共享

信息交流和情感支持是网络社区的两大主要功能。信息交流的主要作用就是知识的获取和共享。研究发现,在网络支持社区中,网络人际共情积极影响着成员们贡献个人知识和经验的意愿,促进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

(二)网络利他行为

网络利他行为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是个体在网络社会环境中表现出来的支持、指导、分享、提醒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且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的自觉自愿行为。研究表明,特质共情能显著正向预测网络利他行为,并且通过网络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影响网络利他行为。

四、总结

近年来,随着网络交往的出现,学者们提升了对共情在网络交往中的作用的关注,并且对网络人际共情的影响因素以及其对个体的网络使用行为的影响有了一定的认知。但从整体上看,现有对于网络人际共情的研究仍处于表层阶段,对其产生机制和发展过程需要进一步深入的探索。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共情
善用“共情”,让你的人际关系更好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选择
与幼儿共情,以专业的爱接纳回应
你为何总被“共情”搞得心累
情商高的人懂得将心比心
共情,没那么简单
儿童共情训练研究综述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