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教育

2017-09-18孙楠

魅力中国 2017年11期
关键词:大学生

孙楠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的数量日益增加,从而使对心理弱势大学生个体的心理辅导逐步发展到对心理弱势群体的教育。本文从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教育的重要性出发,重点分析了心理弱势群体教育的重点与难点,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教育

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教育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根据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的特点,以心理弱势大学生为对象,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弱势,从而回归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教育的重要性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直接关系人才培养的智力,直接影响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由于各方面原因,大学生群体中有心理弱势的学生逐年增多。大学生弱势群体教育作为一种受众广、效率高、易普及的教育方式,将成为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教育方式。

大学生群体大多在18-23岁之间,他们经历着人生的第二个断乳期,心里容易受到干扰,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心理弱势群体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学习压力、经济困难、人生挫折、心理歧视、心理疾病或者人际交流障碍等。表现为思想消极,情绪低沉,行为懈怠,同学关系冷漠;抗挫能力弱,缺少独立生活经验,人际交往存在障碍,自我封闭等特征。开展心理弱势群体教育,可以预防和缓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让他们正确看待外部环境,建立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和解决困难和挫折,使他们不断完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教育的重点与难点

目前,虽然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正在逐步建立,但是整个系统过于强调后事的危机处理,缺乏事前的预防与教育,即便有预防的功能在其中,形式和内容又少有变化,脱离实际。可以说,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教育工作存在很大难度。

(一)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教育的重点

1.优化自我调试心理支持系统

心理弱势群体教育要激发他们自我调适心理,自我和谐心理的潜能和动力,引导他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在出现不良情绪和心理状态时,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调节心理失衡,构建良好的心态。

增强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的心理调适能力,首先,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弱势群体的实际问题。实际问题的解决是心理问题解决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心理教育有效开展的保障。心理问题大都由现实问题引起,无论是经济困难、生活挫折或自身素质问题等,教育者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投入才力和人力关心弱势群体,细致入微的关心和帮助他们,挖掘心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采取合理方式为其排忧解难。其次,进行宣泄心理教育。要帮助他们建立宣泄情绪的途径,如家人、朋友、老师等,从而使他们紧张的情绪得以松弛。另外,要特别注意防范心理弱势群体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宣泄情绪,误入歧途。

2.建立“三级联动”教育机制

(1)学生保健网。采取党员和学生干部联系制度,关心弱势群体的学习和生活,及时向教育者汇报弱势群体的心理状况,协助教育者对弱势群体进行引导。特别要注意帮助心理弱势群体建立同辈群体心理支持系统。同辈群体是大学生弱势群体重要的心理支持者,特别是同学、老乡和室友是他们情绪不良时重要的倾诉对象。要引导大学生弱势群体在同辈群体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同辈群体称为他们宣泄不良情绪,缓解压抑心境,得到情感支持,获得尊重理解的对象。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健网。对所有与学生兼职密切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管理人员、辅导员进行专门培训,教授发现和解决一般心理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者及时发现和预防心理弱势群体的问题,并在第一时间解决相应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开展教育工作时,要注意优化家庭社会心理支持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加强与弱势学生的家庭兼职,充分利用血缘关系来化解弱势学生的心理障碍。要动员全社会关心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成长,为培育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和谐提供社会环境支持。

(二)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教育的难点

1.如何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要有效地开展个别心理辅导,把着力点放在对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的干预上。在心里弱势的大学生群体中,不同的个体,之间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不同人之间心理弱势的成因,症状及应采取的教育方式都有差别。如果一味地强调群体教育,则难以对他们各自的问题产生好的教育效果。这就需要我们的学生工作者采取群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区分个性特征,强化共性问题,已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完善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充分发挥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的干预作用,建立一个学生一老师一学校一社会的网络干预体系。

2.如何提高发展型咨询辅导效果和障碍型辅导治疗

选择心理和谐教育的方法应该遵循差异性原则,因材施教,對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弱视学生进行分类指导,采用特殊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教育的实效性。由于咨询队伍的不稳定,先咨询对象的流动性心理弱势,患者的隐蔽性,封闭性和伪装性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导致好多学校普遍存在有咨询,无治疗,有登记,无追踪的现象。对于心理弱势群体,学生进行教育是个长期的过程,如何按照个体差异性进行辅导,是教育者面临的又一难点。为此,实际工作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高校应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完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灵活地将心理培训的技巧贯穿于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中。辅导员要深入细致地根据个体差异性做好思想引导和心理沟通。对于心理弱势群体,除了要及时发现其已经存在的问题外,还要留心该群体隐蔽的心理问题。对于弱势群体可能出现的问题要防微杜渐,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持续的教育,辅导员要提前做好各项预备工作,尽量将各种心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其次,提高障碍型辅导治疗效果的关键在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实现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的一体化。学校必须配备专业心理医生和完善心理咨询队伍建设。为心理弱势群体开展追踪性的长期咨询活动,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心理弱势群体开展相应的素质拓展活动,积极引导弱势群体学生形成科学的自我意识的健康人格。国内外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证明了心理咨询工作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与任务。

(作者单位: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