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支持网络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2017-09-18赖文辉

文教资料 2017年15期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赖文辉

摘 要: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现实背景下,自主创业已经成为一种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积极发展模式。党和国家从政策、制度等方面支持、鼓励青年大学生开展自主创业,已经初见成效。本文将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深入分析当前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构建策略,以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 社会支持网络 大学生创业 创业支持体系

在教育部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介绍,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795万人。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现实背景下,自主创业已经成为一种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积极发展模式。党和国家从政策、制度等方面支持、鼓励青年大学生开展自主创业,已经初见成效。然而,从整体上而言,我国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包括政府、社会、学校、家庭、朋辈在内的各方资源尚未形成有效合力,大学生创业的社会支持体系还没有形成[1]。基于此,本文将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深入分析当前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构建策略,以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的概念解读

社会支持网络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通常指的是个人和不同社会关系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并且在交流过程中得以维持社会身份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与新的社会接触。人是社会中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相互沟通和支持有助于个体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社会支持网络作为一个相对复杂的理论体系,通常由主体、客体、方法及内容等不同要素构成。所谓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则是指社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的各种支持和要素的有机整体,这些要素包括资金、情感、政策、心理、知识等方面[2]。从主体支持归属而言,大学生创业支持网络可以分为政府支持、学校支持、家庭支持、社会支持与朋辈支持等五种支持;从内容支持归属而言,大学生创业支持网络可以分为物质支持、知识支持、政策支持及情感支持等四种支持。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认为,一个人拥有更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就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不可预知的挑战[3]。根据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创业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从而有助于大学生创业获得成功。

二、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的现状分析

纵观我国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现状,包括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均在各自权责范围内努力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各种支持,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限制了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政府政策扶持方面。

源起于美国的大学生创业活动不仅带动了我国理论界对创业教育的深入研究,而且推动了我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的开展。大学生创业活动依托于大赛逐步由校园走向市场,逐步引发政府的重视并由此上升为一个政策问题。应该说,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得到来自政府政策和法规的有力支持。虽然当前各级政府已经相继出台了一些旨在鼓励、支持和引导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法规,然而这些政策往往缺乏适用于操作层面的实施细则,缺乏相配套的检查、宣传、监督和反馈机制。这使得大学生创业活动不易得到政府的资金、资源及信息支持,容易在“野蛮生长”中“偏离发展航道”[4]。与此同时,由于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存在明显的制度性缺陷,一方面使得一些大学生受限于户籍问题难以享受到地区创业扶持政策,另一方面导致一些创业毕业大学生被排斥在社会保险制度之外而难以享受到必要的社会保险待遇。

(二)学校教育支持方面。

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部署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新春天。然而,受限于各种主客观因素使得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难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好的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定位存在某种偏差。尽管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许多高校已经开展很多年,但是由于一些学校领导和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上仍然对其存在一定程度的认识偏差,某些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归入管理或者经济学科,进而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学科地位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呈现出边缘化现象[5]。其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由于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时间相对较晚,许多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尚处于探索尝试阶段,目前课程主要以选修课程为主,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最后,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存在弊端。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以理论教育为主导,侧重于理论教育,忽视实践教育的重要性,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实现创业教育的预期教学目标。

(三)社会服务支持方面。

伴随着政府逐步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其部分功能不断被社会组织所替代,社会组织在今后大学生创业活动发展过程中必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社区和企业也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现实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使得社会公共服务体系难以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首先,企业参与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力度不高,国外许多大型企业一般都设有创业慈善基金,在为创业大学生提供資金帮助的同时还可以宣传自身企业,而我国目前设置创业慈善基金的企业并不多,挫伤了创业大学生的积极性[6]。其次,社会组织难于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社会实践支持,当前支持大学生参与创业社会实践的社会组织不多,而且大部分是由毕业后创业成功的大学生利用大学生创业社团组织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实践指导,难以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应有的积极作用。最后,我国大学生创业中介服务组织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大多是私人开设的创业培训组织,由于收费较高而难以真正满足我国大学生创业群体的普遍性需求。

(四)人文情感支持方面。

任何一个创业成功的人一定有个艰难的过程,尤其在早期,碰到的困难远远超过创业者本人刚开始所想象的,在那个时候更需要情感的支撑,尤其是没有任何创业经验的大学生,选择了创业就是选择了一条艰难坎坷又曲折的道路。因此,在这个艰辛创业过程中,仅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社会的资金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获得来自社会各界的人文情感支持,更加主动地尊重和支持大学生创业活动。然而,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使得社会往往忽视大学生创业活动的人文情感支持,尚未形成和谐的社会支持氛围[7]。首先,社会对创业文化仍然存在一定的排斥情绪,对于大学生而言,主流的就业模式是从业,创业则是一种小众的就业模式,根深蒂固的传统就业观念使社会难以给予大学生创业更多的情感支持。其次,在现行国情下,家庭普遍希望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找到一份稳定且待遇好的工作,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顾虑和误解,进而对子女冒险创业进行打压,使得创业大学生难以得到来自家庭的资金支持和情感鼓励。endprint

三、复合型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策略

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事实上仍处于萌芽发展阶段,和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发展战略要求相互脱节,这就迫切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重视起来,构建一个复合型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政策服务支持体系建设:努力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大学生能否顺利创业及创业后能否正常运转,必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政府作为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中的中流砥柱,必须不断加强政策服务支持体系建设,以便充分发挥政府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主导性作用[8]。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子系统不断完善政府支持网络体系统:

1.政策支持子系统

首先,政府应尽快制定大学生创业发展更具针对性的政策体系,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强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协调,从而使大学生创业国家政策体系、部门政策体系及地方政策体系之间更具联系性和统筹性,建构促进大学生创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以便充分发挥不同政策之间的合力效应。同时,应出台更具针对性的创业政策法规,并且确保政策制度在大学生创业活动过程中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以鼓励更多大学生参与创业行动。其次,应不断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更好地保障大学生创业政策的落地执行。在制定出台政策之后,如果没有得到真正的执行的话,必然会变成一纸空话[9]。这就要求在加大政策执行力度的同时,建立科学的创业监测评估体系,通过实时跟踪和科学评估,及时对创业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反馈,并将其纳入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中。

2.资金支持子系统

充裕的资金是大学生创业顺利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大学生创业资金支持子系统。首先,建议通过定期核算积极引入财政资金,为创业初期的大学生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并且联合高校和企业给予创业大学生场地、注册、水电费等方面减免。其次,应不断增强现代商业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帮扶大学生创业从而达到促进就业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双重效果。政府可以通过税收、金融优惠等政策,鼓励和支持更多企业为大学生设立创业基金以支持大学生创业活动,从而有效弥补大学生在资金上的不足。最后,应不断完善大学生融资渠道,通过制定和调整相应融资政策,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制定出更符合大学生个性化需求的贷款政策,尽可能降低大学生的贷款成本,从而为有潜力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注入必要的资金。

3.法律支持子系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大学生开展任何创业活动都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否则就有可能引发各种不利的法律后果,因此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需要来自法律子系统的支持。首先,政府应积极制定并出台大学生创业支持的法律法规,从而使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法律问题时可以相关法律为依据依法应对和解决,从而有助于规范自己的创新创业行为,才有可能更好地保障所创办企业的合法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其次,应不断构建大学生创业社会保障制度。大学生创业时由于种种原因而难以得到社会保障的照顾,这就需要政府出台大学生创业相应的社会保障配套措施,如户口、职称及档案问题等,从而更好地解决政策法规之外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缓解大学生的创业压力。

(二)创业教育支持体系建设:强化高校主体教育功能。

高校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对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创业技能具有主导性作用,然而当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发展需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高校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加强创业教育支持体系建设,以强化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活动中的主体教育功能。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子系统不断完善学校支持网络体系统:

1.课程支持子系统

课程体系作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多学科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学科,需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跨学科、创造性的科学设计。首先,必须将创新创业理念主动融入学科教学之中,要求高校从顶层设计开始并以各个专业的特色为课程设计基础,结合相关教学资源开设更多具有专业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从而使创新创业理念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其次,应建立起多层次、系统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根据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学生开设不同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同时开设更多创新创业选修课程供不同需求的大学生自主选择,不断丰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10]。再次,应不断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体系建设。创业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应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学科背景和现实需求,科学设置必修内容及自选内容,必修教学内容面向所有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则根据不同专业学生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实现由理论知识教育向创业能力教育的有效转变。最后,应积极探索形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业热情。

2.师资支持子系统

师资是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高校重视并通过多种形式不断加大学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一方面,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鼓励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教师参与大学生创业教育中,通过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引导在职教师提高创业实践能力。同时,还应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整合创业师资力量,积极聘请知名企业家、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优秀创业校友来学校担任创业教育教师,进而构建起一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且各有侧重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团队。另一方面,高校应建立健全创业教师培训机制,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创业教师的日常培训工作,鼓励和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或者参与创业经验交流会及创业模拟实践训练等创业实践活动以提高其创业教育教学能力。

3.管理支持子系统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仅教学内容涉及多个交叉学科,而且教学管理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对大學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学校单个管理部门难以独自完成的,这就需要不断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支持子系统。高校可以借鉴国外经验,设立具备创业教学、创业管理、创业支持和创业服务等功能的综合性创业教育服务与协调机构,不仅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知识、实践和技术保障,而且可以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进而真正使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各项工作得以贯彻落实,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endprint

(三)社会服务支持体系建设:拓展创业社会支持网络。

1.企业支持子系统

成熟的企业拥有十分丰富的创业经验和管理经验,对于刚刚创业的毕业大学生而言,均具有十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因此,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必须借助企业力量,不断完善企业支持子系统以弥补学校支持体系在实践经验方面的不足。企业除了可以给予大学生创业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之外,还应加强校企合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创业指导。一方面,企业应主动参与高校创业课程的开发设计中,通过共同成立创业教育课程研发机构,开发出更多符合高校自身发展特色和大学生实际需要的创业教育校本课程,定期组织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员前往学校为大学生传授先进的创业理念和技能,还可以组织开展双方的面对面交流以丰富大学生创业实践体验。另一方面,可以将企业特点和专业教学有机融合,由企业在高校内建设实训基地,通过模拟真实创业环境使大学生提前了解和体验创业流程,而且企业可以通过实训选拔优秀人才,进而实现双赢。

2.舆论支持子系统

社会舆论环境对毕业大学生的创业心理、行为和意识等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新形势下应该积极发挥社会舆论的优势,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大学生创业活动。媒体应积极介绍和宣传大学生创业各项政策法规,帮助即将走上创业道路的大学生了解相关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另外,应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的宣传力度,在宣传过程中为大学生树立可以借鉴的榜样。

(四)创业关怀支持体系建设:挖掘人文情感支持资源。

1.人文支持子系统

自主创业一个艰辛的过程,需要承受各种压力和面对各种困难,对于缺乏社会磨砺的大学生而言挑战性更大。因此,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主动将人文关怀纳入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中,尤其对创业失败者而言,更需要更多更直接的人文关怀,更需要更多更直接的感情上的传递与感应。第一,应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创业,不能强制灌输,更不允许越位包办。第二,要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使他们真正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潜质,对于创业应该理性认识、量力而行,而不能为了完成任务鼓动大学生创业,让大学生随大流地冒险创业。第三,风险始终存在于创业全过程之中,必须始终提醒和关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提前预警,防患于未然。

2.心理支持子系统

创业大学生由于缺乏创业经验和创业资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容易受到各种挫折和打击,进而打击创业大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很容易产生各种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大学生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完善心理支持子系统,帮助创业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创业心理,提高创业积极倾向。政府和高校应依托自身的心理教育课程、心理辅导队伍及社会服务机构,在积极培育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的同时,还应实时关注创业大学生在创业不同阶段的心理动态和变化,根据需要及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创业心理咨询和干预,促进他们形成健全的创业心理品质。

3.家庭支持子系统

家庭作为每个人的第一学校,其在潜移默化中都会影响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家庭作为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精神源泉和经济后盾,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坚强的精神和资金支持,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完善家庭支持子系统。必须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父母认识和了解大学生创业政策,帮助他们改变传统就业观念,积极鼓励自己的孩子大胆创业,并且给予必要的经济支持和就业指导。与此同时,家庭应以积极的态度关心和鼓励创业大学生面对创业过程中的挫折,帮助他们以积极心理应对和解决各种创业困难,从而给予子女精神上的安慰,使其无后顾之忧。

(五)创业朋辈支持体系构建:拓展朋辈创业互助渠道。

从心理学解度而言,个人普遍存在“从众”心理,而朋辈作为一种非正式群体,其本身具有的特性能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发挥独特优势,从而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性。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如果要创业会优先和同学一起合作,而且大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在高校中找到志同道合且背景互补的同学共同创业。鉴于此,我们应该重视加强大学生创业朋辈支持体系构建,积极拓展朋辈创业互助渠道。第一,高校应将朋辈群体文化建设主动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通过建立朋辈帮扶制度、选拔朋辈创业导师、构建朋辈互助渠道等方式,引导创业大学生加强朋辈交往,形成良好的校园创业氛围。第二,我们应积极发挥朋辈创业精英的榜样示范作用,有效促进创业隐性知识的朋辈传导。一方面,应邀请优秀创业学子现身说法,向在校大学生传授和讲述自身创业的经验。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朋辈精英的号召力、感化力及说服力,利用各种交流平台实现隐性知识传递。第三,我们应不断创新朋辈互助载体,从而扩大创业群体覆盖面。高校应依托宿舍、班级、社团等传统朋辈互助载体,积极组织大学生参与各类创业活动,增进朋辈创业情感。同时,还应积极构建新媒体朋辈教育载体,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传播创业理论知识和朋辈创业事迹[11]。

综上所述,在经济新常态下不断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活动的社会支持力度,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成功率,而且可以促进社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高校大学生创业的社会支持体系可以从以上五个方面建构,并且这五个方面的社会支持网络之间应相互促进,进而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更有力的社会支持,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参考文献:

[1]何星舟.大学生创业教育社会支持网络构建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4):90-95.

[2]周楠.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研究——基于社会排斥理论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8):68-69.

[3]张茜.高校大学生创业社会支持体系构建研究[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65-69.

[4]李志成.健全三大支持体系助推大学生科技创业[J].中国高校科技,2017(03):94-97.

[5]王晓蕾.论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的五元构建[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5):96-99.

[6]刘奇.浅谈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大学生创业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7(03):94-97.

[7]孙蔚光.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教育的保障支持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23):70-73.

[8]朱京凤.大学生就业创业社会支持体系构建探討[J].继续教育研究,2017(04):103-106.

[9]朱丽.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支持体系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16(06):117-118.

[10]李玲.社会支持网络视角下大学生创业压力应对机制研究[J].决策探索,2017(04):62-63.

[11]邵鸯凤.朋辈群体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探析[J].才智,2016(04):179-180.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生创业
从“互联网+”分析大学生创业的未来发展
大学生校园咖啡屋运营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