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实用主义职业教育哲学思潮探析

2017-09-18刘玉方

文教资料 2017年15期
关键词:当代中国实用主义职业教育

刘玉方

摘 要: 实用主义发轫并流行于美国,作为一种职业教育哲学思潮在我国占有一席之地,影响不容小觑。本文试图从认识逻辑的“经验性与工具性”、价值逻辑的“功利性与实用性”和实践逻辑的“行动性与能动性”三个层面探析,以进一步引发对当前中国职业教育领域一些实用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新思考和再考量。

关键词: 当代中国 实用主义 职业教育 哲学思潮

自十九世纪末以来,实用主义产生并流行于美国,颇受青睐,在欧洲很受关注,主要流行于德国、奥地利、英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流传到中国,占有一席之地,并在当时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中产生较大的影响。实用主义是美国哲学流派中的显派,主要代表人物有皮尔士、詹姆士和杜威。当代中国出现的实用主义职业教育哲学思潮,主要受到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一、认识逻辑:在经验性与工具性之间

实用主义的英文原名Pragmasitism,源于希腊语pragma。英文“Pragmasitism”(实用主义)一词是詹姆士于1898年在加州大学进行的以《哲学概念与实际效果》为主题的演讲中引入的。有意思的是在实用主义创始人皮尔士那里,为了有所区别,他于1905年将其理论改为“Pragmasiticism”(实效主义)。实用主义流派中最具影响力的是杜威,他的教育哲学中有一个最重要的词是“经验”,他曾宣称自己的经验论为“经验主义的自然主义”。在杜威看来,“教育是以经验为内容,通过经验,为了经验的目的”[1]。可以说,其教育哲学的经验性十分明显。他将“经验”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主动的层面,即经验就是尝试;二是被动的层面,即经验就是承受结果[2]。而且,杜威强调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职业教育领域,其认识逻辑的经典表述是“经验探求、获得的过程就是‘做中学的过程”。例如,比较受青睐的有“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又如当前盛行的体验式教学、情景教学、问题驱动式教学等,都比较重视学生“实践经验”的获取。

实用主义哲学应用到职业教育领域是由杜威首先完成的。很多时候,实用主义在认识方面指向工具主义,甚至某些西方学者直言不讳,把工具主义作为杜威实用主义的别称。在职业教育领域,杜威实用主义的工具理性曾广受追捧,认为人的感觉本身还不是对世界的认识,而只是环境对人的一种刺激,把人的全部认识归结为对环境的刺激反映,“感觉不是那种知识的什么成分,无论是好是坏、是优是劣或完全与否。它们毋宁是归结到知识去的研究活动的一个激发者、鼓舞者、挑战者……它们全然不是认识的方法,它们只是反省和推理的刺激”[3]。這一说法,有时被误读,其工具性认识在这里被某些学者放大,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二、价值逻辑:在功利性与实用性之间

在实用主义看来,“教育是社会进步和社会改良的基本方法”[4]。这一基本观点决定了其价值逻辑——功利性和实用性。在当代中国职业教育领域,实用主义职业教育哲学思潮不仅有“功利性”的价值取向,还有“人文性”的价值倾向,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产生重要的影响。

从“功利性”价值逻辑看,具有深刻而鲜明的特点。所谓功利性,就是人的趋利性的突出表现。司马迁在《史记》中曾很形象地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杜威实用主义的“功利性”集中体现为他的“从做中学”理念。杜威十分强调实践对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重要性,认为一切符合“做中学”理念的教学方法几乎都被学校用于实战。实用主义职业教育哲学思潮主张“技能训练与文化修养、职业追求与个人发展、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使‘科学人文化”[5]。杜威实用主义的功利性价值取向,在中国职业教育很有市场。例如,高等职业教育界提出“理论必须、够用”的说法,理论什么时候是“必须”的,什么情况下是“够用”的,就算是理论家也不敢说这个话,但在高等职业教育实践中被喊话许多年。

从“实用性”价值逻辑看,具有当前照应和终极关怀的特点。所谓实用性,就是人们对事物采取的“对我有用”的态度。就如生活的说法,“对我有用的,我就视之为宝,对我无用的,就视之为草”。在杜威实用主义这一教育哲学思潮的影响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以能力的养成为基础的教育,而是一个包括人格的培养及文化的传承在内的复杂的系统,是一种以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基础和目的的教育”[6]。例如,当前职业教育领域提出,“以就业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和“五个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等,实用性价值取向在职业教育领域已经大行其道,影响重大而深远。

三、实践逻辑:在行动性与能动性之间

实用主义的原意为行动,正如当代实用主义哲学家莫利斯所说:“对于实用主义者来说,人类行为肯定是他们所关注的核心论题。”[7]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诠释与推广,这一阶段主要以著名思想家胡适为代表,由于这一贡献,胡适被学界称为“中国最著名的杜威思想的解读者”。例如,对于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提出的五步说:“1.感觉到的困难;2.困难的所在和含义;3.对不同的解决办法的设想;4.运用推理对设想的意义所做的发挥;5.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它引导到或否定,即得出可信还是不可信的结论。”[8]胡适对自己老师杜威这一“五步说”就曾作过精妙的表述——“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被学界广泛认同。第二阶段,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继承和践行,主要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为代表,由于这一贡献,陶行知被学界称为“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追随者”。陶行知借鉴实用主义的经验、民主和实用的内核,推崇培养知行合一的“新人”理念,主张“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推动了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大众教育的发展。第三阶段,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实践和发展,主要以教育实践家陈鹤琴、郭秉文、蒋梦麟等人为代表,由于这一贡献,他们被学界称为“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实践者”。事实上陈鹤琴的“活教育”实践、郭秉文的“教育与生活”实践,以及蒋梦麟的“注重自动、自治与训育”实践在高等教育领域影响颇大。endprint

实用主义职业教育哲学思潮区别于其他西方哲学思潮主要在于:它主张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更强调职业教育哲学要以现实生活为立足点,以采取行动为重要手段,并把获得效果当作最高目的。就实践而言,实用主义强调人的实践活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并认为实践的对象首先出于作为主体的人本身的创造。值得一提的是杜威的“教学五步法”,目前在教育领域被广泛运用。“教学五步法”具体内容:第一步,教师为学生准备一个具有真实经验的情境;第二步,学生从这个情境中找出真实的问题,并将此作为思维训练的刺激物;第三步,通过占有资料和必要观察,对如何解决疑难问题进行假设;第四步,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步,检验其思考和假设是否有效,重视对学生应用的鼓励。这一教学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领域颇受欢迎。

总而言之,在当代中国职业教育领域,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职业教育哲学思潮,受到许多教育实践者的青睐,甚至部分学者以实用主义哲学为理论指导讨论解决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試图将技能的训练性与文化的修养性相结合,将职业的发展性与个体的发展性相结合,以超越传统教育纯理性主义的教化,为职业教育改革实践寻找一条较明确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Dewey· John.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M].New York:Collier Books,1938:29.

[2]吕达,刘立德,邹海燕.杜威教育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37-149.

[3]Dewey·John,Reconstruction in Philosophy[M].New York:Collier Books,1920:48.

[4][美]杜威,著.赵祥麟,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3.

[5]田方林.试析杜威的实用主义职业教育观[J].教育与职业,2008(6):35-36.

[6]顾振华.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观——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影响之一[J].职教论坛,2004(6):18-20.

[7]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74.

[8]Dewey·John, How We Think[M]. New York: Collier Books,1910:72.endprint

猜你喜欢

当代中国实用主义职业教育
实用主义电动车 体验一汽丰田BZ4X&BZ3
现实与虚拟
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必然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浅析当代中国中学德育的风险和建设对策
“北欧经典”
——充满艺术的实用主义者Eva Solo
经典实用主义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