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人情感的诗意呈现
——浅谈杜未大写意花鸟作品的美学品格

2017-09-18独立艺评人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8期
关键词:大写意花鸟笔墨

独立艺评人 陈 焱

个人情感的诗意呈现
——浅谈杜未大写意花鸟作品的美学品格

独立艺评人 陈 焱

【杜未艺术简历】

杜未,专业画家,1974年生。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全国书画理论与创作高研班助教,中央民族大学书画院特聘画家,民进甘肃开明画院画家,天水麦积美术馆馆长,全国著名花鸟画家联谊会艺委会委员,天水市政协委员,民进天水市委会常委,甘肃麦积山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敦煌创作中心创作委员,甘肃省美协会员、甘肃省书协会员、天水市美协副秘书长,天水市青年美协副主席,中国国际收藏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获奖:第八届全国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银奖”;第三届中国画家学术年展“最高奖”;第二届光明日报美术奖“优秀作品奖”。

作品参展:十三、十四当代中国花鸟画作品邀请展;四、五、六、七、八、九届全国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三、四、五、六、七届“传统与现代”中国画名家作品提名展;二、三届文化部全国群文美展;全国首届花鸟画学术邀请展等。

作品出版:《当代花鸟画》、《中国花鸟画品鉴》、《中国画名家小品集珍》、《中国画名家作品珍藏集》、《中国高等院校美术教学范本》等70余部。

也许是我长期偏居一隅孤陋寡闻的原故,也许大写意花鸟画坛沉寂太久,总之是很久没有看见传统意义上的大写意花鸟啦。

前不久一个偶然机会,我从微信公众平台《艺术圈网》上看了杜未的作品,眼睛为之一亮:久违啦,这才是正儿八经的传统大写意花鸟啊。

坦率地说,杜未的大写意花鸟,从总体上看,其笔墨语言也许还需要进一步锤炼,个性风格、艺术图式也许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聚散关系也许还有值得探讨商榷的地方,但是,这丝毫不妨碍他成为当代大写意花鸟画坛的佼佼者。

在我看来,杜未作品中蕴藏的那种古拙与疏简,大气与超迈,雄强与霸悍的画风,不仅显示其深厚扎实的传统文化功底,展露出其过人的开拓胆识、创新精神和艺术天赋,同时展现了当代中国大写意花鸟创作的端倪与面貌。特别是其以劲健的笔墨和夸张的形象及其以简为尚、劲健疏简、阔笔书写的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一些大写意作品,传递出一股雄强正大的时代气息,呈现出一派至刚至大的传统美学精神,给观者以强烈视觉冲击和深刻印象。

可以说,古拙与疏简,大气与超迈,雄强与霸悍,是蕴藏在杜未大写意花鸟作品里的三个美学品格或者说气质特征。

古拙与疏简

读杜未的大写意花鸟,有个非常深刻的印象,就是“写”。

写意画,当然首先要强调一个“写”字,所以他的作品不是“绘”,不是“画”,不是“描”,更不是涂涂抹抹的加工制作,而是大刀阔斧的写,大气磅礴的写,疾风骤雨的写,气吞山河的写,狂草一般的“写”。对于杜未来说,不“写”,就无以传承正宗中国大写意精神;不“写”,无法将稍纵即逝的顿悟表现出来;不“写”,就不能够表现自己想表达的意念、意境、意气、意态和意趣。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画,写我的感情,他们全都来自于传统和生活。”因此,他的花鸟寓性情于法度之中,寄墨法以文心雅趣,笔之所至,意之所至,心随笔转,墨趣生发。

古拙的线条,是他的“心电图”;皺、擦、点、染,是他的脉膊律动;而他精心构建的艺术图式,则是他想要表达的意义、意境、意气、意念或者意趣。他“写”出来的花鸟作品,由于用笔带有浓厚的金石味道,所以苍茫古拙。

宋人陈师道曾在《后山诗话》中说,“诗文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丑毋弱,宁僻不俗。”这里虽然说的是诗文,其实用来品鉴绘画同样贴切。

如果说,古拙是其作品“写”出来的味道和气度,是他的作品留给观者的印象,那么,疏简则似乎是他追求的一种人生态度。

读杜未的大写意花鸟,可以明显感受到充盈其间的疏简之气。这股“气”究竟是来自于艺术的自信,还是来自于对传统大写意精神的体悟,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只有深耕过传统的人,才可能觉悟得到。

古拙与疏简,既属于传统中国文化的审美范畴和美学品格,也是绘画作品的一种审美格调。疏简,就是简练、简洁、简淡、简括、简约,是一种高级艺术语言,是艺术的高度概括、高度抽象和高度凝练。从哲学层面来说,简,就是九九归一。所以,老子说,大道至简。

杜未的花鸟,多用简笔写就。看似寥寥几笔,逸笔草草,但是,简约并不简单,简洁并不简陋,简淡但是丰富。每幅作品从立意到布局,从用笔到使墨,从结构到赋彩,都一丝不苟,匠心独运,笔墨凝练且富于变化,都在精心营构属于自己的艺术范式。一花一叶的生命状态,一枯一荣的岁月轮回,无不在画家心灵烙下深刻的印记,并给予画家诸多人生启迪和思考。也许正是这种岁月沧桑,赋予画家一种散漫与简淡的人生态度。笔墨的多变,显示出他的繁恰是简,他的简又恰是繁。正如他自己感悟的一样:黄宾虹和八大,一个繁,一个简,但是殊途同归,黄宾虹千笔万笔,却是一笔;八大一笔两笔,恰是千笔万笔。

简也好,繁也好,都不是目的,目的在于繁简背后所表达出来的生命意绪和意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齐白石才说:画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似与不似,才是画的性灵安居之处。平淡未必无奇,作平淡而止于平淡,平淡之外无物也;平淡之外须有物,所谓弦外之音,则平淡自不平淡。杜未的疏简也是如此。仔细品读他的花鸟,平淡自然之中,总是透出一股呼之欲出的机趣与意绪。

我以为,写,简写,简笔,恰恰是杜未花鸟作品的灵魂,也是大写意花鸟的核心价值所在。纵观中国画史,简繁与画格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画格越高,技法越简;画格越低,技法越繁。简是高度概括。凡是艺术水平高的画作皆技法简单、色彩简单而意趣深厚。相反,“过分讲求技法者,或因意趣薄而以技法掩饰,或只知技法而不知意趣为何物。”(陈子庄语)

杜未近期简笔“写”出来的作品,比如《远瞩》、《凝香》、《多寿》、《古柏吟》、《寿喜图》、《花枝烂漫》、《芙蓉国里尽朝晖》等等,都是情之所至,一气呵成,一“写”而就,用笔老辣,结构严谨,形象夸张,构图洗练,寓意深刻。或者赋予作品一个美好意蕴,或者赋予作品一个灵魂,都有着非常明确的感情指向,表达了画家炽热的情感和强烈的人文情怀。这一“写”,写出了意态超迈,写出了古拙与疏简,写出了大气与超迈,写出了雄强与霸悍,写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写出了至刚至大的传统笔墨精神。

“写”好画,需要书法功夫,需要骨法用笔,更需要传统文化做底蕴。大写意画,看似漫不经心,逸笔草草,实则法度森严,大有讲究。

这里需要弄清楚一个概念,就是何为传统意义上的大写意花鸟?写意花鸟画一般分为小写意和大写意。小写意的特点是真实、生动,是花鸟中一种比较普遍的画法。而大写意是中国画里面一种难度较高、不易掌握的画法,需要有过硬的笔墨功夫,在表现对象时,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造型大胆、夸张,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创造性和趣味性等特征,给人一种潇洒、气派、落落大方的艺术感受。

一般说来,写意画着重于表现物象的神韵和画家的情致。当然,写实是写意的基础,写意是写实的升华。这里所说的升华,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升华,而是基于美学范畴的诗意的、以简为尚的升华。而大写意之“写”,区别于西方绘画的“绘”与“画”,它是基于书画同源的笔墨精神,是以具有抽象性、韵律美和节奏感的书法艺术来写形、写境与抒情,是画家情感的诗意呈现。大写意之“意”,则是艺术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意念、意气、意境、意态和意趣。总之,写意画讲究的是“写”,讲究的是“意”,重视形似而不拘泥于形似,追求“不似之似”与“似与不似之间”,强调的是作者的个性发挥和“意气生发”。至于大写意的“大”,正如孟子所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它往往能表现出人格的伟大,心灵的伟大,以及集诗、书、画于一体的文化意义上的精深博大。

读杜未大写意花鸟不难看出,他在追求至刚至大的传统美学精神的同时,赋予了作品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才是更高级的绘画表现形式。其可贵之处在于用具象的花鸟、鱼虫、蔬果等生活中常见的题材,来表达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以及关于人、轮回、生与死、幻像等玄而又玄的概念。画面上的具象,表达的恰是画家更为抽象的内心世界。

毫无疑问,好的画家,首先是一个思想者。画家与思想者的区别只是表达方式不同:思想者使用文字语言,而画家使用绘画语言。

大气与超迈

我们从杜未的大写意花鸟作品中,不仅可以读出古拙与疏简,也能够品味到蕴藏其间的充满诗意的浪漫主义精神特质。这种浪漫主义精神特质,在他的作品中,表现为一股博大的气象和超迈的意态。大气与超迈,构成了他作品的另一个美学品格,或者说艺术特征。

中国传统大写意花鸟,是不乏浪漫主义精神特质的。中国传统花鸟画,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画家首推徐渭。徐渭,号青藤,明代画家,以其独特的笔调,开创了一代大写意花鸟画风,将传统文人画提高到一个崭新境界。

这种浪漫主义精神被画坛后学一代一代薪火相传,从未间断。无论是清初的八大山人,“扬州八怪”,还是近代吴昌硕,现代齐白石,无不受其影响。

其实,徐青藤继承的就是宋代牧溪开创的大写意花鸟。青藤之后的八大,把大写意花鸟又推到一个极致。八大的那种鸟,其笔法跟牧溪笔下的鸟并无二致,或者说就是从牧溪的鸟直接演变过来的。应该说,明清两个最著名的写意花鸟画家,对后人产生巨大影响的青藤和八大,在很大程度上吸收、继承了牧溪的传统笔墨精神,所以称牧溪为大写意花鸟的开山鼻祖,实不为过。

徐渭笔下的花鸟作品豪放泼辣,水墨淋漓,一挥而就,但求神和,不求形似。他那种热烈、豪放、沉雄而带霸悍的大写意画风,与牧溪的随意简当、梁楷的冷逸、陈淳的潇洒、八大的恬淡萧索比较起来,他的沉雄霸悍,或许更能激人心灵,壮人胸怀。徐渭一生,虽然命运坎坷,悲惨至极,但他给人类留下的却是一个灿烂绚丽、蓬勃向上的精神世界。

徐渭之后,八大承袭其大写意花鸟传统,并发展为阔笔大写意画法。其特点是通过象征寓意的手法,并对花鸟、鱼虫等表现对象进行夸张,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简练的造型,使作品形象更加突出,主题更加鲜明,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把大写意花鸟提升到一个空前的艺术高度,并为后来的大写意花鸟画家提供了一个争相研究与临摹的标杆。

作为致力于传承、研究、创新中国大写意花鸟的青年画家,杜未对于中国大写意花鸟的发展沿革演化、风格特点,自然了然于心。从牧溪到陈淳、徐渭,从八大到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陈子庄,再到潘天寿、朱屺瞻、崔子范,等等,杜未一一做过比较、研究与思考。

杜未就是沿着这样一条传统的路径一路走来。虽然“衣带渐宽终不悔”,悉心体悟中国画传统精神,但他师古不泥古。他的思考触角甚至越过国界,放眼世界,把以陈白阳、徐青藤为代表的中国大写意花鸟与西方印象派、表现主义画派进行比较,发现两者之间有两个非常相同或者相似的特点:一是形式上的凝练与夸张。造型简洁,适度变形夸张,用笔大刀阔斧,讲究笔触美。二是诗性的浪漫与深刻。注重作品气势,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不同的是,陈白阳、徐青藤的中国大写意花鸟画诞生于16世纪的明代,而西方印象派绘画则诞生于19世纪末期,比中国晚了整整300年。

就在这种比较研究过程中,杜未把创作方向聚焦在传统大写意花鸟的传承、研究和创新之中。他的创作题材从花卉、蔬果,到鱼虫、鸟兽,全部来自生活,普通而平常,却赋予这些普通物象一种文化意蕴和艺术精神。它们或者抒情,或者言志,或者比兴,总之是追求意念、意气、意境、意态和意趣的呈现与表达。他的大多数作品反映了他的这种意绪和心境。

观察杜未近期创作不难发现,他在研究中国画精神、深耕传统的同时,对于大写意花鸟在当代语境下的发展趋向也做过深刻思考和积极探索。因此,他才在创作中表现出一方面对传统笔墨精神的坚守,另一方面表现出对“脸谱化、程式化”传统花鸟的一种疏离与叛逆。这种疏离与叛逆的背后,是一种崭新的花鸟造型图式的凸显和颇具个性风格的特色语汇。

杜未的探索与思考,一方面比较好地遵循了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创作理论,特别是在“外师造化”问题上,不再满足于“再现模仿”,而是更重视主体的抒情与表现,坚持主体与客体、再现与表现的高度统一。另一方面坚持向传统学习,向牧溪、陈淳、徐渭、八大、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陈子庄、李苦禅等先贤大师学习,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博观而约取,然后融会贯通。同时向当代同行学习,从他们身上学习可取之处,取长补短。当然,更重要的是“中得心源”,在向生活学习过程中,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反映生活。

因此,仔细品读杜未大写意花鸟作品,他的写意其实是在写心,记录了他的情感波澜与起伏变化,写所见所闻,写所思所想,写喜怒哀乐,写心中块垒,写瞬间感受。他似乎一直在苦苦寻求属于自己的艺术图式和笔墨语言。别人画景,他写情;别人写实,他写心;别人制作,他抒怀。因此他的画更注重内在情感的表达,更在意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的精神表达。

林风眠说,“画鸟就在于画鸟像人,画花像少女,如果画鸟只像鸟,那又何必画呢?”真是一语道破“天机”。

作为一位有文化担当、善于思考的青年画家,杜未的可圈可点之处,表现在他善于敏锐发现并捕捉生活和大自然中的某些物象的意象特征,通过制造矛盾、营构意境、夸张造型、高度概括和提炼升华,使用简括的语言和抽象性书写方法,把写形、写境与抒情结合起来,进行颇具诗意的意象表达,继而成为引人思考的作品。而且一些作品,突破了前人惯用的艺术程式和形式符号,追求一种极似物象又不拘外形的个性化表达,让作品富有创造性、抽象性、抒情性,并赋予作品一种节奏感和韵律美,这既是物象不拘外形的艺术夸张,亦是画家个人情感的诗意呈现。不管他是自觉还是自发,都已经多多少少表现出中国绘画的浪漫主义气质。在杜未大写意花鸟作品里面,浪漫主义既是作为作品文化内核和艺术品格存在的,也是作为一种表现形式而存在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较好的和谐与统一。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的花鸟、蔬果题材系列作品可见一斑。

正由于作品中蕴藏着浪漫主义情愫,因此,他笔下的花鸟意气风发,意态超迈,意蕴深刻,并有一股磅礴大气弥漫其间。这种弥漫在作品里面的浪漫主义气息,可以说是杜未大写意花鸟作品区别于当代其他花鸟画家的一个明显标志,也是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雄强与霸悍

在杜未笔下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大写意花鸟作品中,除了古拙与疏简、大气与超迈这些美学品格,还有雄强与霸悍之气。

大写意创作,最忌一味狂放,信手涂鸦,最终流于乱头粗服,空泛浅薄,所谓过犹不及是也。杜未比较好地把握了这个“度”,其作品虽然大开大阖,气势雄强,甚至用笔霸悍,但是能收能放,收放自如,往往寓丰富微妙于大气磅礴之中,寓意趣于笔墨布局之中,颇见匠心,能够为观者留下诸多品味思索的空间。

画格即人格。杜未作品蕴藏的这股雄强与霸悍之气,除了来自个人性格和气度,还来自他对于中国画精神的领悟。《论画残稿》说,“用笔须强其骨力气势,而能沉着酣畅,劲健雄浑,则画可不流于柔弱轻薄矣。古人用笔,所谓力能扛鼎,即言其气之沉着也,此与粗率蛮笨之笔线迥为二致。”

观杜未花鸟,的确不乏雄强与霸悍之气息。《古柏吟》、《丰收》、《高阳》、《好秋光》、《少时家乡》、《桃之夭夭》、《六世吉祥》、《艳夏图》等作品,章法结构不落俗套,用笔使墨放任恣纵,甚至有意无意之中追求“缺憾之美”,反而使作品处处显示出“机趣”,从而让作品更加接近自由自在的状态,更加接近“天趣”。即使是一些扇面小品,比如《春花带雨》、《香韵》等等,也是元气充盈,妙趣横生,小画不“小”,自有一番大的气象。

我以为,这种大气象来自于他的用笔和构图。“湿笔取韵,枯笔取气。然而枯中不是无韵,湿中不是无气,故尤须注意于枯中之韵、湿中之气。知乎此,即能得笔墨之道矣。”(《听天阁画谈随笔》)显然,杜未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杜未认为,用笔贵在古拙。由巧而到拙朴,磊落大方,乃生机趣。用笔的天趣,发于无意之笔,所谓“好笔、好墨偶然得”,是一种顿悟,灵感突发。而求笔的天趣,固然与画家的天赋才能有关,眼界,胸襟,气度,学识,阅历,修养等等,同样缺一不可。由于用笔古拙豪放、苍劲率意,构图疏简、险绝,杜未作品时不时流露出一股雄强与霸悍之气。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大气与超迈、雄强与霸悍,这些蕴藏在杜未大写意花鸟作品的美学品格,由于契合了民族复兴、大国崛起这一时代发展趋势和创作大背景,使其作品便具备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因而在当代语境下具有特别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审美价值。

杜未自幼随父杜廷楹习画,在西安美院国画系上学时,师承刘文西、张之光教授,有着较好的家传和师承。1997年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后,一直在地方从事基层文化工作,主攻大写意花鸟画研究与创作。

杜未非常善于思考。他认为,“笔墨千古不易,思想无时不易”。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是画家绘画思想的载体。笔法的千变万化,墨法的干湿润涩,都依赖于画家的创作思想去驾驭。笔墨千古不易,是指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不可变。思想无时不易,指的是在掌握传统技法之后,一方面不能固步自封,另一方面要“笔墨当随时代”,要善于求变、求新、求发展。但求变求新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尊重传统,敬畏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不能盲目求新、求奇。画法可变,构图可变,笔墨可变,但传统文化内涵、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不能丢。

作为一位青年画家,杜未对中国文化传统和艺术精神能有这份认识,应该说是非常难得的。

总的来看,杜未的大写意花鸟,是民族的、传统的、当代的。她们因古拙而真实,因疏简而空灵,因大气而超迈,因超迈而雄强,因雄强而霸悍。一言以蔽之,其作品的诗意表达特征,而使其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抒情色彩。其画风清新明快,笔墨坚实,造型严谨,既不乏传统笔墨意味,又不失现代审美情趣。其作品有一股散淡疏简、元气充盈而又苍茫古厚、雄健遒劲的气息,带给观者一种视觉的享受与心灵的触动。一般说来,大写意不愤不发。如果没有真情实感,没有艺术天赋,如果缺乏必要的人生阅历与人生体悟,要创作出具有这个时代特征的大写意花鸟作品,是无法想象的。

绘画,归根结底是一门语言艺术。中国画的语言体现在笔墨的运用与建构。传统的笔墨语言如何娴熟地使用,属于运用问题;新的笔墨语言和艺术图式的创造与创新,则属于建构问题。我们从杜未作品中,可喜地看到他在努力探索建构属于自己的笔墨语言和艺术图式,而且初现端倪。这是值得庆贺和肯定的。

中国自古把画分为神、妙、能三品。何谓神品?陈子庄认为即“变化多端,高度概括,极似物象,不拘外形”。而后又有人提出逸品在神品之上。何谓逸品?平淡天真,感情真实,不是有意刻画而达物我两忘之境界。逸,是逃逸,是从艺术的程式里“跑”出来了,从内心到形式均逃逸了,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约束羁绊。这大概就是艺术圈常说的“法外之法”、“法无定法”吧。从这个角度来看,杜未要走的路还很漫长。

当然,艺术家不熬够岁月,不经历沧桑,缺乏人生历练,平淡天真这些“味道”是不容易出来的。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毕竟,杜未还很年轻,刚过不惑之年,还远没到真正“无欲”的时候。“老笔纷披意纵横,老杜画气不画形”,这虽然是他的自勉和追求,但是,只有等到“与画俱老”,他才有可能达到自然而然、天真烂漫这个境界。

杜未,值得我们共同期待。

2017年8月28日初稿,于五龙山。

陈焱,原为新华社记者、资深媒体人,国家机关干部。现主要从事艺术品品鉴及艺术品市场研究,专栏作家,独立艺评人,策展人。

猜你喜欢

大写意花鸟笔墨
红胸啄花鸟
写意花鸟
笔墨童年
我对大写意花鸟画笔墨的理解与认识
花鸟卷
一拳打破古来今
花鸟
为练笔墨才写荷
《惨胜—抗战正面战场大写意》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