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非遗教育如何融入特色校园文化中

2017-09-16李雨竹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2期
关键词:伞面油纸伞泸州

【摘要】如何更好的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如何普及、推广非遗文化是我国非遗保护过程中需要长期思考的问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我国教育建设的热点之一,如何将非遗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创造性的结合,让非遗深入学生生活,人人作为非遗传播者,形成特色的校园文化是本文写作的目的。与此同时,非遗传承人或以个人或以企业的方式可得益于高校教育的新鲜血液,为非遗传承焕发新鲜动力。本文以泸州油纸伞为例,通过油纸伞文化、工艺制作、审美设计等方面与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相结合,打造适合校园文化建设的非遗传承方向。

【关键词】非遗教育 特色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231-01

高校校园文化作用于广大师生,使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与高校校园文化的标准相一致,这种文化辐射到社会,影响到社会其它群体到道德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将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有利于创造学校特色校园文化,普及非遗知识,同时辐射社会,服务于国家。

一、非遗——泸州油纸伞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范围有口头传统、传统艺术表演、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教育价值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怀、创新精神、审美意识、意志品质等教育价值”,泸州油纸伞作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在其物质及精神层面都有较高的教育价值。

四川泸州制伞业起源于明末清初,泸州油纸伞近40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是泸州油纸伞的“黄金时期”。极盛时期,泸州境内共有大小油纸伞生产厂家100多家,从业人员上万人,主要集中在现江阳区蓝田、泰安、沙湾、分水、弥陀、小市等地,年产纸伞2000万把。分水油纸伞厂是中国仅存的唯一一家保持桐油、石印传统工艺纸伞生产企业,也是目前油纸伞行业中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性文化遗产”,2008年“泸州油纸伞制作工艺”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性文化遗产”,被专家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

二、泸州油纸伞文化解析

1.“红伞文化”融入校园

泸州油纸伞文化以其红伞文化傳说而闻名,泸州油纸伞早期贩卖主要商品皆为红伞。

原因其一则为红色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颜色,与阴阳五行、儒家文化“比德”美学思想息息相关,其象征意义丰富,可作为祖国的象征、权力的象征、美丽的象征、忠勇的象征、喜庆的象征、富贵的象征等;其二则与翼王石达开的传说相关,引申为泸州红伞便成为了保佑好人一生平安、化凶为吉的吉祥之物。我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指出:“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途径,使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有人,能够继续作为活的文化传统在相关社区尤其是青少年中得到继承和发扬。”油纸伞文化可以高校校园文化相结合,以红伞文化为载体,可以从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方面加以建设。红伞文化以美丽、忠勇、平安的象征意义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力求在校园中渲染一种追求美与勇气,强调忠信诚实的校园风气。同时,油纸伞以其圆满、节节高升的寓意同时表达了学校对莘莘学子学成报国的希冀。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将红伞文化结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形”的方式体现了学校对非遗文化的认识与了解,表现了学校对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的责任感与认同感。红伞文化应用在物质文化载体中可以通过红伞物化融入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中,例如将报刊亭、信息亭等地方以红伞的形式打造,既满足了学校基本设施的功能性需求,同时鲜明的强调以美、德、勇为主题的红伞文化。

同时,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文化传播特点以“口传心授”的传播方式,结合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一方面可在校园内进行非遗文化墙的打造,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以创意的方式进行展现,另一方面应以更多元化的方式如“第二课堂”、社团活动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文化内涵传播推广,达到普及宣传非遗的目的。

其次,应将科技与艺术应用结合手段,当今信息资讯发达,学生获取信息手段多种多样。 大部分高校也开始采用了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发布。因此在信息平台上进行非遗知识的推广发布到达率更高,再结合学校特有特色专业、校园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推广效果得以加强。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3D打印技术等日趋成熟,为校内仿真实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强调保护其“原真性”,因而大多项目需要在地保护,这对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限制。如果利用VR、AR等技术在校内模拟非遗项目如民间手工艺、民间舞蹈等,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对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落地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2.制作工艺与审美设计等专业技术与专业建设相结合

泸州油纸伞伞面除了材质的精挑细选,分水油纸伞的制作工序更是繁复之极。目前分水岭泸州油纸伞厂在伞面设计中,泸州油纸伞现有的伞面设计主要分为以下三类。除了传统的大红伞外,将彩色印刷图及拓叶设计等融入伞面印图,增加了伞面的艺术品质与精美性,增强了泸州油纸伞的文化附加值,比如婚聘的油纸伞,图案是“龙凤呈祥”、“牛郎织女”、“天仙配”等,不一而足。

在当今时代中,传统的油纸伞已经失去遮雨这一基础功能作用,而油纸伞作为商品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其的制作工艺上,成为一个工艺美术品。工艺美术品在文化内涵的挖掘、外在的设计上要求更高,直接与当代人们日益上升的精神文化需求相匹配。“高校校园文化的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主体的高校师生员工的文化水平高,二是创造出来的文化产品层次比较高。”在构建校园特色文化中,关注校园师生自主的创新力与设计力将是校园文化的直接体现。在通过对泸州油纸伞的伞面设计、制作工艺、内涵文化方面进行了解与挖掘,师生自主创新,将伞面文化设计等结合市场应用改变,有助于突出整体产品特色打造,并通过传统手工艺的应用与研究,进行文化传承,培养良好的精神面貌,创造特色校园文化。

泸州油纸伞制作工艺作为其商业产品的核心价值,在伞骨伞架等制作工艺方面学生参与度较低。因此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在响应国家号召“振兴传统手工艺”的同时,在校内建立非遗大师传习所、非遗项目双创实践工作室等,是对非遗项目保护的直接展现。而校内师生除了向传承人、大师学习项目设计制作的方法,领会工匠精神外,凭借其专业的知识背景,如艺术设计类专业、文化旅游类专业、酒店管理类专业、社会服务类专业等可从自身学习背景、知识系统出发,对非遗项目——泸州油纸伞的活化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帮助。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2月24日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在对其中有价值的部分进行深挖与转化时,既是对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又提升了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知,文化素养,同时为非遗传承提供了新鲜血液。

作者简介:

李雨竹(1989-),女,2013年毕业于佛罗里达国际大学酒店管理专业,理学硕士。

猜你喜欢

伞面油纸伞泸州
三种遮阳伞不防晒
泸州油纸伞
酒醉泸州
泸州将新增一大批公园绿地 为市民营造“绿色盛宴”
Analysis of Transportation Methods and the Relation to Social Development
油纸伞的守望者
一键自动反向收起雨伞
油纸伞下的四月
充气 雨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