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麦不完善粒的检测判别

2017-09-16王海涛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小麦

王海涛

【摘要】:小麦不完善粒类别多,构成较为复杂,在日常的感官检测中,常因检测人员的认知程度等因素,對检验标准的理解不同而发生偏差。若能在检测的尺度上统一一致,将大大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关键词】:小麦;不完善粒;检测判别;

[引言] :在发布实施的GB1351-2008《小麦》国家标准中,不完善粒是衡量小麦质量等级的一项重要的指标,它不仅影响小麦的整体外观,使其的商品价值大打折扣,同时又降低食用品质,影响成品的口感和气味。不完善粒含量太高,还会影响小麦的等级。因此,不完善粒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小麦不完善粒是指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颗粒,包括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芽粒和生霉粒,其中:病斑粒、生芽粒和生霉粒较难甄别。而检测人员的认知程度、工作经验、主观判断又不尽相同,势必影响不完善粒的最终判定。现就小麦不完善粒的检测作一些探讨。

1. 小麦不完善粒检测的规定

现行的GB1351-2008《小麦》国家标准中,对不完善粒的定义是指受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小麦颗粒,包括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芽粒和生霉粒五类[1]。在实际检测过程中,一般来讲,虫蚀粒和破损粒相对而言辨识度较大,比较容易识别,难以鉴定的往往是病斑粒、生芽粒和生霉粒,由于不同检测人员对病斑粒、生芽粒和生霉粒概念理解与把握尺度的不同,对检测结果分歧较大,对最终的不完善粒的准确判定产生很大影响。若检验人员对不完善粒的辨别达到共识,评价的基准统一,能大大提高检验的准确率

2. 小麦不完善粒的检测

2.1 虫蚀粒和破损粒的判别

虫蚀粒和破损粒尽管是小麦不完善粒中最易鉴别的,但也要特别注意,有的虫蚀粒的蛀孔非常细小,蛀孔会发生在麦粒的任何部位,若不仔细观察,很容易漏检,再有就是要鉴别被虫蚀的颗粒,有没有伤及胚和胚乳,若虫蛀的地方未伤及就不能算做虫蚀粒,而应该将其归属为完善粒。破损粒的检测,特别注意有的籽粒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裂纹,只是种皮开裂,并未伤及到胚和胚乳的,也要归属完善粒。只有裂纹大,伤及胚和胚乳的才能归属到不完善粒。

2.2病斑粒的判别

病斑粒是指粒面带有病斑,伤及胚和胚乳的颗粒,包括黑胚粒、赤霉病粒。

2.2.1黑胚粒分为黑尖粒和黑斑粒。麦粒受到植物病菌侵害使得胚部及周围呈现深褐色或者黑色,并且伤及胚的称为黑尖粒。检测时如果胚部颜色很深,又覆盖整个胚部的,就表明已经伤及到胚,可以将其归属为不完善粒。倘若黑胚粒胚部颜色较浅,未覆盖整个胚部的,通常就表明未伤及到胚,可以将其判为完善粒。黑斑粒同黑尖粒一样,也是由于植物病菌的侵害,致使麦粒的胚和胚乳表面呈深褐色和黑色斑块,斑块累计超过籽粒表面积的1/2以上或超过腹沟1/2以上的麦粒。总体来讲,黑斑粒比黑尖粒感染受损的面积大些,也就是说感染部位仅仅在于胚的末端,胚部出现黑点,属黑尖粒;感染区域占据麦粒表面的一半以上,籽粒的外观产生黑斑,属黑斑粒。相对于黑尖粒,黑斑粒较易判别。需要注意的是,位于麦粒腹沟的黑斑长度达到籽粒1/3至1/2的,就表明为病菌侵害到胚乳,要归为黑斑粒。检测时,根据斑块的颜色深浅,所处位置以及面积大小等特征进行判定。必要时对麦粒进行解剖分析,籽粒的横切面的胚和胚乳颜色和正常的籽粒颜色不一样的,即为不完善粒,反之则为完善粒。受植物病菌感染而生成的深褐色或黑色斑块,多发生在小麦胚部和麦沟这两个地方,只要是长斑的位置明显,而且伤及胚和胚乳的就归属为黑胚粒。

2.2.2 赤霉病粒

赤霉病粒是指籽粒皱缩、呆白,粒面呈紫色或长有粉红色霉状物的颗粒。它是小麦最主要的病害之一,食用含有赤霉病粒的小麦能引起食物中毒反应,由于危害严重,国家质量标准中曾对赤霉病粒严加限制,规定最大允许含量为4.0%,单列赤霉病粒项目。检验时,要抓住赤霉病粒的特征进行:外观都是皱缩、呆白,要么粒面呈紫色,间有黑色子囊壳;要么粒面长有粉红色霉状物的颗粒。用手捏压疑似颗粒时,籽粒易碎。如果剖粒观察,可见里面的粉色有别于正常的色泽,而且粉质疏松且量少。再有就是麦粒的质量明显轻于正常颗粒。需要注意的是,对一些表面皱缩,类似小麦未熟粒,但颜色正常的颗粒,要注意区分辨别,不能笼统判定为赤霉病粒。

2.3生粒芽判别

根据生芽粒的定义,分可见芽粒和芽萌动粒。主要是观察芽和幼根是否突破种皮,具体生芽粒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芽和幼根突破种皮不超过本颗粒长度的颗粒,归为生芽粒,发芽的长度超过本颗粒的归为杂质,这都很容易识别。而对于芽和幼根未突破种皮但胚部种皮已破裂或明显隆起且与胚分离的颗粒,即芽萌动粒,才是生芽粒检测中的难点。检测的要点是:一是看胚的外部的种皮若已突破裂开的,表明胚已有发芽的痕迹,即视为发芽粒;另一种是看胚部的种皮虽未裂开,但是胚部已有明显的隆起现象,检测的时候能不能视为发芽粒,这就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探究,这时,可用镊子小心地拨开胚部的种皮,观察胚的颜色,胚若是变成黑色或黑黄色,与正常胚的颜色不一致,就说明胚芽萌动过,检测为发芽粒。

2.4 生霉粒的判别

生霉粒是指粒面生霉的颗粒。检测的时候,一要看外观,二要剖粒看内部。看粒面有无生霉,特别是容易长霉的麦毛和胚部,若已发现有明显的霉点或霉斑刮开皮层后,生霉未伤及小麦胚和胚乳的颗粒,则按生霉粒归属;若刮开粒面生霉的皮层,胚和胚乳和正常籽粒不一样,并且出现变色、变质现象,就要将其归属为有机杂质。

小麦不完善粒的检测,目前还无法用仪器进行替代,只能靠检测人员的感观分析评判,因此,要求检测人员对检验标准要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不断积累经验,并能就不同类别的不完善粒的判定达成共识,缩小检测人员之间的差别,提高检测人员的操作技能,保证不完善粒检测的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依照国家标准进行最终的评价。

【参考文献】:

[1]GB 1351-2008小麦

[2]GB/T 5494-2008粮食、油料杂质、不完善粒检验

[3]GB 1351-1999小麦

[4]GB/T 21124-2007 小麦黑胚粒检验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麦
没有风
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大米和小麦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鲁南晋南 小麦开镰
兄弟
小麦病害防治技术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