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虫害生物防治中绿僵菌的应用现状

2017-09-16王海龙

农业与技术 2017年16期
关键词:研究现状生物防治

摘 要:因化学杀虫剂相较微生物灭虫剂存在诸多弊端,目前生物防治害虫已成为我国农林牧业的重要途径,其中绿僵菌作为一种重要的真菌制剂,在害虫防治中发挥了出色的作用。绿僵菌作用于害虫表面的蛋白质起到杀菌作用,防治效果明显。不过,我国目前绿僵菌制剂的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相关产品较少。因此要着重注意绿僵菌制剂的研发和合理应用及其商业化生产的条件探索,让绿僵菌能切实发挥其潜在价值。

关键词:绿僵菌;生物防治;研究现状;真菌杀虫剂

中图分类号:S47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833030

1 绿僵菌的研究历史

最早的绿僵菌应用是Metchnikoff在1880年尝试应用的,这使生物防护中生物杀虫剂开始以病原真菌作为材料。早期的绿僵菌是直接采用发酵产物应用于田间害虫防治,并没有进行下一步的加工。因此,最初的绿僵菌使用时有诸多不便。我国是1980年以来开展白僵菌、绿僵菌等真菌在害虫治理上的探讨和实验的。不过我国一直没有相关产品在国际上注册登记,直到2002年,随着我国农药市场管理的加强,才开始有绿僵菌相关制剂的登记注册。

2 绿僵菌适合生物防治的原因

通过对绿僵菌进行生理性质分析可知,绿僵菌的菌株产孢能力强且生长迅速,虽然不同菌株的产孢量存在显著差异,但基本都能保证生物防治的应用。这为绿僵菌应用于病虫害的治理提供了基本生产条件。绿僵菌感染寄主后,会对寄主体内的酶类活性产生影响,尤其对解毒和代谢的酶类影响巨大,会引起新陈代谢的加快,这是昆虫被真菌感染后自身免疫系统的一种保护反应,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化学杀虫剂和植物中提取到的杀虫成分对昆虫的具体影响显著不同。对害虫使用化学杀虫剂后,杀虫的化学成分会被有关酶逐步降解,而虫害病原真菌侵入虫体后,会利用虫体的营养而繁殖,最终导致相关代谢酶的活性被抑制而逐渐降低,这样的处理不易出现反弹现象,这也是真菌杀虫非常大的优势。

在绿僵菌对病虫害的生物治理实验中可以看出,接种方法、病虫虫龄、接种量等多种因素均能影响绿僵菌的防治有效率。不过,绿僵菌作为杀虫剂存在着易受环境因子影响、防治效果较为缓慢、质量稳定性较差等弊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真正在农田或草原等地的实际使用效果。不过,目前也有一些研究发现,昆虫的病原真菌与部分植物性杀虫成分的搭配使用对蝗虫等害虫的灭杀效果极好,这完全可以极大程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并进一步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等的破坏。这为真菌杀虫剂扩展其应用提供了可能。但病原真菌的杀虫效果还在研究中,要想让植物性杀虫成分和病原真菌合理使用,就必须要保证两者混合后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不是互相抵消其作用。鉴于化学农药使用后的药剂残留问题,目前更多的人选择使用植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和绿僵菌的相容性研究发现两者并非在任意情况下均可进行混合使用,到目前为止,农药与昆虫病原真菌相容性尚无明确简单的规律可循。因此,想要搭配使用昆虫病原真菌和农药,必须要进行菌-药相容性试验,这样才能保证两者的效果都能得到很好发挥,更好地灭菌,而非互相限制彼此的灭菌效果。

3 绿僵菌发展前景

身处世界生物防治的大环境中,不难看出,昆虫病原真菌的杀虫成分的开发与应用具有广阔的未来,是之后蝗虫及其他害虫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真菌杀虫剂未来可多方面进行应用扩展,包括真菌的工厂化生产方式、真菌杀虫剂的生态影响等。同时,通过应用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可以对昆虫病原真菌的基因进行处理,明确真菌侵染的机理,可以将相关的基因进行剪接,从而更有效地进行灭菌,通过对具有杀虫活性的真菌及基因所控制转录下的一些杀虫成分进行改造,可为真菌杀虫剂的大范围现实使用提供理论基础。利用基因工程手段,通过改造相关的功能区域来改变灭菌的性质,使其效果更佳,也可以在保证灭菌效果的前提下增加其他的目的基因,为菌株增加更多的防治功能,增强灭菌效率。作为公认的“无公害农药”中的微生物药剂尤其是真菌杀虫剂,将在未来几十年内发挥巨大的作用,它保护环境和构建生态平衡上有巨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农向群,张英财,王以燕.国内外杀虫绿僵菌制剂的登记现状与剂型技术进展[J].植物保护学报,2015(05):702-714.

[2]何學友,蔡守平,杜月飞,等.感染油茶象幼虫的高致病力金龟子绿僵菌菌株筛选[J].林业科学,2015(08):52-59.

[3]董辉,张泽华,高松,等.绿僵菌治蝗对草原昆虫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1,42 (1):37-40.

[4]王定锋,李良德,李慧玲,等.金龟子绿僵菌与4种植物源农药的相容性研究[J].茶叶学报,2016(03):153-156.

[5]高书晶,刘爱萍,徐林波,等.金龟子绿僵菌与联苯菊酯对亚洲小车蝗协同作用的生物测定[J]农药,2009,48(11):836-837.

[6]高书晶,刘爱萍,徐林波,等.杀蝗绿僵菌与植物源农药混用对亚洲小车蝗的杀虫效果[J].农药,2010,49(10):757-759.

作者简介:王海龙,男,山东寿光人,研究方向:植物资源学及植物病菌防治。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究现状生物防治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分析
加强有害生物防治,保护林木生态安全——方城县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试井法分析井间注采关系的研究现状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棉花黄萎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其生物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