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代殷墟竹类植物自然分布与现代自然分布状况比较研究

2017-09-16何永平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9期

何永平

【摘要】:竹类植物对气候变化相当敏感,可作为研究气候变迁的指示物种。现代中国竹类资源主要分布在秦岭和淮河以南。近代殷墟考古发掘和历史史料记载表明,殷商时代殷墟附近有大片的沼泽和竹林,并有大量应用竹的记录。竹类植物在商代尚无引种和栽培记录,商代殷墟竹类应该是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竹林,即正常气候环境适于其生存。对比研究进一步证明,殷墟自然环境商代与现代发生明显变化。竹类植物自然分布消失的原因,一方面是大的气候环境趋势发生的变化,但更为重要的是,人类生产活动造成植被面积的减少,从而加速了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关键词】:商代殷墟;竹类植物;气候环境;生产活动

1、商代殷墟竹类植物的自然分布及分布北界

最能反映气候变化的植被种类是竹子。竹子主要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植物,今天在中国的黄河流域成片的竹林早已灭绝。而在先秦时期黄河流域则盛产竹子。这说明这里的气候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殷商时代殷墟都城附近地区有大片的沼泽和竹林。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几百年后的春秋时期,仍有大面积竹子生长。有诗为证“瞻波淇奥,绿竹猗猗…绿竹青青…绿竹如箦”( 《诗经·卫风·淇奥》)“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诗经·小雅· 斯干》)“籊籊竹竿,以钓于淇”(《诗经·卫风·竹竿》)。“淇奥”是指淇水转弯之处,淇水就在殷墟南约四十公里处,经安阳市林州流入淇县境中,是今天仍在流淌不绝的一条古河。“猗猗”、“ 青青”、“ 如箦”、“ 竹苞”、“ 籊籊”,都是指“绿竹“茂密旺盛之意。可见这里春秋时代气候就很适合竹子生长。

今天的殷墟考古发现中不见竹子实物的痕迹,但是却发现大量“竹鼠”遗骨。“竹鼠”是以竹为食的野生动物,与竹林伴生。这是商代殷墟有大量野生竹林最有力的实物证据。甲骨卜辞中有多处取竹、用竹之记载,如“…取竹刍于丘。”(《合集》108)“贞其用竹□羌惟酒肜用?”(《合集》451)“之日用戊寅竹侑 ?”(《合集》6647正)“王用竹若?”(合集15411)“庚寅竹亡灾?”(《合集》31884)以上各辞所用取之竹,皆是其本义,即用竹或竹制品作祭祀牺牲或器皿之用。其中“戊寅竹”“ 庚寅竹”可能是戊寅、庚寅这些日子所采竹子,在殷商祭祀之风大盛的背景下,祭祀所用祭物是非常讲究的。甲骨文中也有“册”有“典”,卜辞常见有“册用”的辞例,证明其用于书法。

2、现代竹类植物分布北界及殷墟地区竹类资源分布状况

当代竹类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适合在亚热带地区生长。秦岭、淮河一线是黄河、长江流域的分水岭,在现代气候上是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秦岭和淮河以北没有大片竹子的自然群落,只有个别种的少量分布和小片竹林的人工栽培。

需要说明的是,与古代相比,现代竹林的分布受人为引种、栽培措施(如选择耐寒种类南竹北引、选择小地形、旱季灌溉等)的影响比较大。如淮河、秦岭以北地区,目前虽有一些成片的竹林,但通常面积相对较小;在空间上不是连续的;且大多为人为栽培而成;旱季多要依靠灌溉来维持生长;栽培的目的,主要不是作为经济用途,常作为观赏和景观配置应用。有鉴于此,目前有些地区虽然有竹子栽培,但不属于竹子的自然分布区,而只能算作栽培区,如河南博爱、沁阳、原阳、封丘等县。现代竹类植物的自然分布,定为北纬35°较为合适。

殷墟位于北纬36°7′。属于自然分布线以北地区。安阳市历次野生植物种植资源调查,均无发现竹类植物自然存在。仅近年来,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少量引种过部分竹类。1987年以来,殷墟也引种栽培过刚竹、田园竹、淡竹、斑竹等品种,大多生长不良,很难成林。但值得注意的是,笔者在安阳属县汤阴汤河水库坝下,发现一片栽培三十余年的竹林。竹类品种是淡竹、田园竹和斑竹。竹林面积约20亩,成自然林状况,长势良好,斑竹胸径达 8 cm,达到用材林标准。汤河水库距现代殷墟遗址南约20公里,气温无明显改变。只是竹林处于水库下的凹地,四周林木茂盛,自然植被良好。经笔者多年分季节测试温度,与殷墟遗址对比发现,气温无变化,但湿度比殷墟均高10%-20%。2004年春季,从汤河水库移植200余株胸径约4cm斑竹至殷墟栽培。经8年精心栽培,竹林长势逐年衰弱。新生竹高约2-2.5cm,出笋率不到30%,胸径不到2cm,远不能达到自然生斑竹的高度和粗度。

3、商代竹类植物在殷墟消失的原因分析

3.1竹类植物生存的生态学因素

竹类植物在近三十年的进化过程中,其生存于自然的生态学因素并无差异。对光照、水份、湿度、温度、土壤的要求没有大的改变。中国竹类资源丰富,又有竹类37属,占世界竹属的50%;竹种(含变种)500余种,约占世界竹种的42%,且许多竹种为我国特有(《中国植物志编委会》,1996)。总的来说,竹子是一类亚热带植物。但是在竹种之间对环境因素的要求存在很多差异。在所有生态因素中,影响竹类植物生存繁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水份。竹类植物各种之间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有很大差异。比如斑竹、紫竹、淡竹、田园竹等,能耐寒零下十几度,以及更低的短时低温,而毛竹要求年均温度15-20度,喜空气湿度大,年降水量为1200-1800毫米,自然分布于长江以南。

3.2商代殷墟竹类植物的消失与竹类植物分布区北界的历史变动的关系

竺可桢推测,自 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以来,竹类分布的北限向南后退纬度1~3°。从仰韶文化直到唐代,前后大约4000年,其间黄河流域始终有较多的竹类分布。从数量上看,东汉至唐代有所减少。竹类自然分布区北界可达北纬39°,即山西五台山,河北易县(直到清代乾隆时期还有)。而今天竹类分布的北界大致在河南洛宁、荥阳和江苏云台山一线,即北纬35°。5000年来竹类分布北界往南退缩纬度大约4°。

3.3商代殷墟竹类植物的消失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在近5000年中的最初2000年,即从仰韶文化到商代殷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气温高于现在2℃左右。1月温度大约比现在高3-5℃。在此之后,气候有一系列的上下摆动。东汉末年,气候转冷,而三国时代的气候已经比现在还要寒冷。年平均气温比现代低2-4℃。这种寒冷的气候逐渐加剧。到公元366年东晋时期,渤海湾从昌黎到营口连续三年冰冻,冰上可以往来兵马和数千军队。南北朝时南京的冬天比现在大约冷2℃。(竺可桢,1973)。而同时期,黄河以北地区仍分布自然竹林,但竹类较少。南北朝时期梁朝人任昉(460-508年)所著《述异记》中记载,河南淇河产竹。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524年)中记载山西太岳山区的森林是“沿流上下,步径栽通,小竹细笋,被于山诸,蒙笼茂密,大为翳荟”。淇河距殷墟南约40公里,而山西太岳山的纬度也高于殷墟,气温差别不大。从自然环境而论,殷墟也应存在自然竹林。竺可桢的研究表明,1400~1900年我国是冷暖交替的。总的来说是非常寒冷的,最冷的是明末清初,特别是1650~1700年,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和淮河、汉江时常结冰,广东、广西下雪。北京周围的运河要封冻 105天,而现在只封冻56天。这个时期正处于太阳活动最弱期,全世界气候都寒冷异常,有人把它叫做“十七世纪小冰期”。这也是五千年来我国最冷的时候(竺可桢,1973)。

3.4商代殷墟竹类植物的消亡与水份的关系

学术界公认的研究表明,殷商时代气候较现代温暖潮湿,主要是基于商代考古发掘证明有竹类植物等存在而做出的推定。也有学者,如陈昌远先生通过考察稻在北方的种植变迁后,认为黄河流域在殷墟时代的气候与现代没多大区别,古今气温大体一致,只是湿润度发生差异,呈由湿润到干燥的缓慢变化趋势而已。至秦汉时期,平均年降水量仍比现在高出50—100mm左右(李秀珍,2000)。明初17世纪以后,黄河流域的气候变得越来越干旱。中国北部沙漠化扩大,湖泊干涸消失,黄河断流。竹类抗旱力弱,抗寒力较强。气候干旱成为黄河以北地区竹类减少的主要原因。在清代乾隆时期,虽然气温比现在低,但因降水状况好于现代,故在河北易州仍有不少竹类生长。通过我们对汤阴汤河水库下发现大片生长良好的竹林的小环境调查表明,竹林生长地地势较低,四周环水,周边植被较多,空气湿度较大(经冬季测量,较现代殷墟空气湿度高10—20%,而溫度相同)。

3.5商代殷墟竹类植物的消亡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影响竹类植物生存和繁殖的主要生态学因素是水份,即降水量和湿度,都和生态环境中的森林资源数量有密切关系。森林资源数量高,生态系统良好,才能涵养水源,提高大气湿度,引起降雨量的增高。中国历史上曾是多林的国家。3000年前的殷商时代及以前的远古时代,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从奴隶制社会(青铜时期)到封建社会(铁器时期)战国末期的前期,狩猎生产被农耕生产所取代,农业生产水平逐步提高,森林资源日趋减少,森林覆盖率为46%。到1100年前的唐代约为33%,到1840年前约为17%,新中国成立前夕降为12.5%。中国近代是森林资源受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森林资源的消长与人口数量、社会生产力水平有关。人类日益频繁的生产及其他活动(如战争)造成了森林资源减少,生态系统失衡;气候干旱,降雨量减少,大气湿度降低,导致了商代殷墟竹类资源的消失。商代竹类资源的消失,是森林消失导致一系列生态和社会问题的一种体现。因此,认识保护生态平衡,提高森林覆盖率的重要意义,努力发展科学技术,尊重自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到思想,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我们敬畏自然保护生态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道路的唯一选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