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鬼针草化学成分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2017-09-16李洪芹

山东化工 2017年3期
关键词:槲皮素黄酮类分析方法

李洪芹

(菏泽学院,山东 菏泽 274015)

专论与综述

鬼针草化学成分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李洪芹

(菏泽学院,山东 菏泽 274015)

鬼针草在我国资源分布广泛,有良好的药用前景。目前研究发现鬼针草主要含有黄酮类、挥发油等主要成分,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质谱联用法等现代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鬼针草的质量评价研究。针对鬼针草的化学成分及其分析方法进行综述,为鬼针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鬼针草;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鬼针草属系菊科,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约230余种,我国有9种,2变种,遍布全国各地,资源丰富,极易采集,为民间常用草药。经调查,山东有5种2变种,即婆婆针、小花鬼针草、金盏银盘、狼杷草、矮狼杷草、大狼杷草、白花鬼针草。《中药大辞典》[1]载鬼针草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疟疾、腹泻、痢疾、肝炎、急性肾炎、胃痛、噎膈、肠痈、咽喉肿痛、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等症。

近年来,关于鬼针草的研究报道较多,但有关鬼针草化学成分及分析方法的综述未见报道。为进一步研究鬼针草质量,现对其化学成分及化学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综述。

1 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目前对鬼针草化学成分已有较多研究,鬼针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化合物、聚乙炔类化合物、挥发油,酚类化合物、以及氨基酸、微量元素和各种维生素等。其中最主要的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主要为金丝桃苷(Hyperoside)、异奥卡宁-7-O-葡萄糖(Isookanin-7-O-β-D-glacopyranoside)、奥卡宁(Okanin)、海生菊苷(Maritinein)、6-O-(6″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 -6,7,3′,4′-四羟基橙酮、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槲皮素-7-O-葡萄糖苷、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山奈-7-O-α-L-鼠李糖苷、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5,7,3′,4′-四羟基-3-甲氧基黄酮和β-谷甾醇、木犀草素、槲皮素、异槲皮素、芦丁、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脂肪烷和脂肪酸类[1-5]。

2 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目前,鬼针草质量分析的研究主要包括药材的定性鉴别,药材中指标性成分或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采用的分析方法有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体发射光谱仪、高效毛细管电泳[6-44],见表1。

表1 鬼针草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由表可见,目前应用于鬼针草化学成分分析的方法有薄层、分光光度计、HPLC、GC-MS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紫外分化光度法。测定部位包括全草、叶、花、茎。测定成分包括总黄酮、挥发油、生物碱、芦丁、槲皮素、氨基酸等。

3 小结

鬼针草是菊科鬼针属多种植物的全草,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为我国民间常用中药材。鬼针草药材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我国有9个种和2个变种。各地方药材标准中对鬼针草的来源也是随各地的品种分布而定,并无十分严格的规定。

在传统用药中,全草是其药用部位,所有的化学成分中又以黄酮类的药理学作用最为突出。因此,鬼针草中黄酮种类及其含量的研究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黄酮的提取分离和检测方法也趋向成熟,从而为有效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鬼针草属资源、保证药材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694.

[2] 李 帅,匡海学,冈田嘉仁,等. 鬼针草有效成分的研究[J]. 中草药,2004,35(9) :9721.

[3] 姜 涛,秦路平,郑汉臣,等.鬼针草黄酮类化学成分及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18) :765-767.

[4] 黄敏珠,陈海生,刘建国,等.中药鬼针草化学成分的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27 (8):888-891.

[5] 蒋海强,王建平,刘玉红,等.鬼针草化学成分的分离和鉴定[J].食品与药品2008,10(9):15-17.

[6] 胡 伟.鬼针草药材质量标准及指纹图谱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09.

[7] 钟明媚.鬼针草总黄酮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及对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07.

[8] 霍德兰. 4种鬼针草与莶草的TLC 鉴别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1998,9(4):335.

[9] 郝海玲,马跃龙,齐献敏,等.薄层层析-分光光度法测定鬼针草中的β胡萝卜素[J].光谱实验室,2005,22(4):892-895.

[10] 冯 强.鬼针草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比色法比较[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3,17(2):25.

[11] 薛德华.鬼针草茎叶和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J].基层中药杂志,1996,10(1):39-40.

[12] 张新娜,孟元勤,田宝林.鬼针草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优化实验研究[J].中国制药信息, 1999,15(6):23.

[13] 陈 豪.三叶鬼针草不同采收期叶片总黄酮含量比较[J].福建中医药,2004,35(5):46-47.

[14] 赵 健,王春根,于立洪,等.江苏不同产地鬼针草类中药总黄酮含量比较[J].江苏中医 1996,17(11):34-35.

[15] 秦泽平,黄振宇.鬼针草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比较[J].时珍国药研究,1995,6(5):17.

[16] 郝海玲,陶建中,马跃龙.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鬼针草中锗和钼的含量[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5,12(10):49-53.

[17] 林丽清,黄丽英,郑艳洁,等.正交优化鬼针草总生物碱的微波萃取工艺[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30(16):1350-1351.

[18] 刘红燕.鬼针草属6种药用植物多糖含量测定[J].中国药师,2012,15(2):268.

[19] 陈建中,葛水莲,昝立峰,等.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小花鬼针草中黄酮类化合物工艺研究[J].食品科技,2015,40(5):242-246.

[20] 李 羚,李 丽,刘晶晶.鬼针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双水相与超声耦合提取工艺[J].中外食品工业(下半月),2014(8):11-13.

[21] 刘思贞,马天波.小花鬼针草叶挥发油研究[J].齐鲁中医药情报,1991(2):7.

[22] 秦红岩,王建平,张惠云.鬼针草挥发性成分的研究[J].中药材,1997,20(10):517-518.

[23] 秦 军,陈 桐,陈树琳,等.三叶鬼针草挥发性成分的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2003,22(5):85-87.

[24] 董 丽,杨 洁,王 翔,等.白花鬼针草的挥发油成分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4,21(3):179-183.

[25] 袁 曦,洪 清,林功舟,等.正交试验优选鬼针草挥发油提取工艺[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31(9):733-735.

[26] 李洪芹,刘红燕,蒋海强,等.山东鬼针草属植物挥发油GC-MS分析[J].食品与药品,2013(11):404-407.

[27] 王大伟,吴艳蕊,赵 宁,等.鬼针草叶片精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4,31(10):71-73.

[28] 夏 清,刘 圆,李 莹.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鬼针草属药材不同药用部位和不同品种中槲皮素的含量[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3):584-585.

[29] 夏 清,刘 圆,李 莹. RP-HPLC测定鬼针草属药材中的没食子酸[J].华西药学杂志,2009,24(3):308-310.

[30] 郝海玲,张玉兰,毛旭涛.鬼针草中维生素K1的研究[J].光谱实验室,2007,24(3):222-223.

[31] 胡 伟,陈飞虎,吴繁荣,等.高效液相法测定鬼针草药材中金丝桃苷的含量[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8,43(6):712-713.

[32] 刘红燕.HPLC法同时测定小花鬼针草中3种黄酮类成分含量[J].山东科学,2014,27(2):44-46.

[33] 张 波,刘红燕,李洪芹,等.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鬼针草属药用植物氨基酸的含量[J].食品与药品,2013,15(2):98-100.

[34] 张清华,刘玉红,蒋海强.正交设计优选婆婆针中聚炔苷的提取工艺研究[J].食品与药品,2013,15(5):329-330.

[35] 张 玲,张世明,蒋海强,等.HPLC测定鬼针草茎、叶经微生物发酵前后4种成分的含量[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10):2165-2167.

[36] 布紫云,曲婷丽,赵正保.中药材鬼针草的定性和定量研究[J].光明中医,2016,31(1):211-213.

[37] 夏 清.鬼针草属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鉴别[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7):73-76.

[38] 李洪芹.鬼针草植物HPLC指纹图谱研究[J].海峡药学,2015,27(2):28-32.

[39] 常胖胖,安彩霞,李栋栋,等. ICP-AES法测定鬼针草中硒的含量[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41(6):47-49.

[40] 吴婷妮,余长柱,李 荣,等. HPCE测定鬼针草提取液中10种酚类化合物[J].中草药,2013,44(17):2404-2409.

[41] 李玉兰,李 军,刘 敏,等.小花鬼针草的毛细管电泳特征图谱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09,29(2):179-183.

[42] 王建平,秦红岩,李克华,等.鬼针草中氨基酸和无机元素的分析[J].时珍国药研究,1998,9(2):121.

[43] 逄洪波,高 秋,李玥莹,等.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鬼针草基因组大小[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6,35(7):1800-1804.

[44] 李胜峰,刘阿娜,蒋海强,等.小花鬼针草化学成分液质联用分析[J].山东中医杂志,2016,35(7):641-644.

(本文文献格式:李洪芹.鬼针草化学成分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山东化工,2017,46(3):46-47,49.)

Development on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 Method of Bidens

LiHongqin

(Heze University,Heze 274015,China)

Bidens, with excellent pharmaceutical prospects, widely distributes in China. At present,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main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Bidens include flavonoids, essential oils.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re widely used in the quality evaluation on Bidens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analytical method of Bidens is reviewed, providing the scientific data for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Bidens; chemical composition; analytical method

2016-12-20

李洪芹(1987—),女,山东临沂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药、中药质量控制与品质评价。

TQ460.7

A

1008-021X(2017)03-0046-02

猜你喜欢

槲皮素黄酮类分析方法
基于EMD的MEMS陀螺仪随机漂移分析方法
MS-DAIL联合MS-FINDER鉴定中药黄酮类化合物
一种角接触球轴承静特性分析方法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HPLC法同时测定白梅花中6种黄酮类成分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槲皮素通过抑制蛋白酶体活性减轻心肌细胞肥大
黄酮类化合物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
牛大力中黄酮类成分
核安全设备疲劳分析方法与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