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居区:激活脱贫户内生动力

2017-09-16何迎春

四川党的建设 2017年17期
关键词:安居区工作组内生

何迎春

安居区:激活脱贫户内生动力

何迎春

八月的一天,在火辣辣的阳光炙烤下,贫困户邓勤民早已汗流浃背,他正专心致志地在自己承包的鱼塘边,动作娴熟地撒网。村民们远远地看着,都说邓勤民变了,变成了真正的“勤民”——勤劳之民。而这,正是安居区大力开展感恩奋进主题教育,通过“返乡走亲”这一活动激活脱贫户内生动力、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真实写照。

西眉镇石圣社区机关干部向群众发放联系卡

让贫困户从被动脱贫到主动摘帽

邓勤民家住安居区中兴镇夏家坝村三组,母亲瘫痪在床,妻子离家出走,子女需要照顾,他自己也是常年患病。2014年,邓勤民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从此做起了靠政府资助发家致富而自己不用奋斗的“美梦”。镇村干部多次来到他家,劝他搞点养殖、种点蔬菜,靠发展产业改变贫困面貌,但他就是不为所动。

在村里年初召开的一次贫困户座谈会上,镇党委书记宋金声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对全村贫困户进行感恩教育。这次座谈会让邓勤民恍然醒悟,想起两年多以来镇村干部对他的帮助,他既感激又惭愧。

那天,邓勤民当着全村人的面表态,要重振精神,努力奋斗,坚决甩掉“贫困帽”。从那一天起,邓勤民一改“等、靠、要”的想法,在大家的帮助下想方设法找路子、做产业。如今,邓勤民不但承包了鱼塘,还种起了生姜、大蒜,每月纯收入达到3000元。

受到影响并发生转变的人,远不止邓勤民一人。中兴镇五香庙村贫困户补世平不但长期帮助村里打扫卫生,还经常调解邻里矛盾。该村60岁的杨运富同样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帮了东家帮西家,田坎垮了帮着修好,村上开会帮助通知。

在感恩奋进活动的感染下,邻里之间不再像过去那样各自为阵,而是相互扶持、彼此照顾。

“返乡走亲” 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

最近,由区委组织部、区人大城环工委和东禅镇相关干部组成的“返乡走亲”工作组,来到东禅镇白鹤嘴村与村“两委”进行交流,走村入户与村民结对子、话家常,宣讲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通过这种方式,对村民进行感恩教育,同时,为群众解决具体困难。

当得知该村贫困户贺先海修缮破烂房屋资金短缺情况后,工作组立即进行磋商,决定为贺先海争取危房改造和安身房两项资金,同时还现场咨询和联系相关金融机构,积极为他协调贷款支持。

今年以来,安居区创新方式,将感恩奋进主题教育与“驻村连心、返乡走亲、联系结亲”主题活动相结合,全区3400余名各级机关干部下沉到471个行政村、53个社区,对群众进行感恩教育,并为群众解决具体困难。

活动中,工作组深入到每个贫困村,详细了解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发展等情况,为贫困村产业发展把脉,帮助贫困村寻找优势产业。借助这一活动的东风,安居区贫困村掀起了发展产业的高潮。以“524”红苕、柠檬、藤椒为主的脱贫长期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区发展“524”红苕6600亩、柠檬3万亩、藤椒5000亩,种植优质蔬菜1330亩、优质中药材4030亩。以小菜园、小果园、小禽园、小鱼池、小药园等“五小”经济为脱贫短期产业,通过适度规模发展助力贫困群众脱贫增收,贫困村“造血”功能不断增强,贫困户的“口袋”真正鼓了起来。

(作者单位:安居区委组织部)

(责编:余娜)

猜你喜欢

安居区工作组内生
遂宁市安居区:全面推进人社工作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遂宁市安居区:人社工作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
安居区:“244”工作法“贷”动创业就业
安居区:“三举措”破解农民工讨薪难题
肖幼率工作组赴戴家湖涵指导抢险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党建+”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授人以渔 激活脱贫内生动力
32个工作组印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