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片外敷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疗效研究

2017-09-15宋明月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外渗输液马铃薯

宋明月

(卫辉市人民医院,河南 新乡 453100)

马铃薯片外敷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疗效研究

宋明月

(卫辉市人民医院,河南 新乡 453100)

目的 探讨马铃薯片外敷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本院静脉输液发生渗漏的64例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2例。观察组采用马铃薯片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紫草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监测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组间差异P<0.05。治疗6 h、治疗12 h 、治疗24 h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 小儿静脉输液外渗采用马铃薯片外敷治疗效果较好,止痛、消肿效果可靠,且经济性良好。

马铃薯片;小儿;静脉输液;外渗;外敷

输液外渗是静脉输液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可导致局部组织肿痛,需暂停输液,并更换穿刺点,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儿童血管脆弱,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较高,需采取有效的方法迅速止痛、消肿,减轻患儿痛苦。为进一步探明马铃薯片外敷治疗小儿静脉输液外渗效果,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本院静脉输液发生渗漏的64例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马铃薯片外敷后改善局部组织肿痛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本院静脉输液发生渗漏的64例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2例。本组静脉输液患儿均渗漏位置疼痛,局部呈凹陷水肿,皮肤完整、无破溃。观察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4个月~4岁,平均年龄(2.16±1.85)岁,肿胀范围5~10 cm,平均(7.46±2.56)cm,输注药物为高渗液体14例、中药针剂9例,抗生素类9例。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3个月~4岁,平均年龄(2.08±1.90)岁,肿胀范围5~10 cm,平均(7.51±2.48)cm,输注药物为高渗液体15例、中药针剂8例,抗生素类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马铃薯片外敷治疗:新鲜马铃薯片洗净,切薄片,约为1~3 mm厚,贴在肿胀位置,贴敷范围超出肿胀范围0.5~2 cm,贴敷后尽快使用弹性纱布包扎肿胀局部,防止土豆片脱落,间隔4~6 h更换土豆片一次。

对照组采用紫草油治疗:复方紫草油(武汉健民集团随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44385,30 mL),使用无菌棉签蘸取后,均匀涂抹在肿胀局部,药油厚度约1 mm,涂抹范围超出肿胀范围1~2 cm,间隔4~6 h换药一次。

1.3 评价指标

1.3.1 临床疗效

痊愈:治疗6 h后,疼痛完全消失,皮肤皱纹出现,治疗24~48 h后局部恢复正常;显效:治疗6 h后,疼痛显著改善,治疗24 h后皮肤皱纹出现,疼痛基本消失;有效:治疗6 h后,疼痛有所改善,治疗24 h后皮肤皱纹出现,疼痛显著减轻;无效:治疗6 h后,疼痛有所改善,治疗24 h后皮肤皱纹出现,疼痛显著减轻;总有效率=(样本数-无效)/样本数。

1.3.2 疼痛程度评估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6 h、治疗12 h、治疗24 h后局部疼痛情况。采用VAS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进行疼痛程度评估,分值越高表明疼痛越严重(0~10分),分别统计两组患者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2 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VAS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 h、治疗12 h、治疗24 h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情况比较

3 讨 论

静脉输液是儿科最主要的给药途径,但是儿童血管较细、管壁薄弱,输液外渗风险较高,尤其是输注高渗液体等药物时,更易出现输液外漏情况。小儿输液外漏后组织肿胀、疼痛可迅速加重,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局部坏死、组织水解,因而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小儿静脉输液外渗多采用冷热敷、硫酸镁湿敷、封闭等方法治疗,但是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同时由于活泼好动,治疗耐受性,更难以保证治疗效果。马铃薯片外敷是治疗输液外渗的一种安全疗法,具有凉血解毒、消肿祛瘀、抗炎镇痛的效果,临床文献报道显示该疗法在输液渗漏中应用效果较好。本次研究对马铃薯片外敷治疗小儿输液外渗疗效进行了分析,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组间差异P<0.05,且治疗6 h、治疗12 h、治疗24 h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可知马铃薯片用于小儿输液外渗治疗效果可靠,同时可快速止痛、消肿,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小儿静脉输液外渗采用马铃薯片外敷治疗效果较好,止痛、消肿效果可靠,同时可就地取材,经济性良好。

[1] 欧阳芸,王根妹.生马铃薯片外敷预防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1(21).

[2] 王 健.探讨老年患者药液外渗的原因及护理措施[J].吉林医学,2011(02).

[3] 李 丽.马铃薯湿敷治疗局部药物渗漏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01).

[4] 詹琳清.新鲜马铃薯外敷治疗药物渗出性组织损伤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0).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29.9

B

ISSN.2095-8803.2017.10.128.02

宋明月(1986-),女,河南卫辉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儿科护理

猜你喜欢

外渗输液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外渗1例护理体会
定边马铃薯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