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切口憩室病人围术期护理对策及效果评价

2017-09-15张小娟杨淑坤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围术心率切口

张小娟,杨淑坤

(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 广州 510080)

子宫切口憩室病人围术期护理对策及效果评价

张小娟,杨淑坤

(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 广州 510080)

目的 评价子宫切口憩室病人围术期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切口憩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而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统计两组术后的心率、血压,以及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局部疼痛、感染等并发症。结果 试验组患者护理过程采用优质护理后的血压、心率等临床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且患者的并发症几率优于对照组。差别存在明显,P<0.05。结论 临床针对子宫切口憩室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指标,加强患者的健康知识教育,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子宫切口憩室;围术期;护理对策;效果评价

子宫憩室是指患者宫腔与憩室相连接[1],导致憩室内的内膜脱落经宫腔排出。该疾病临床常分为两类,一种为先天性发育异常导致憩室与子宫连通,另一种为后天患者经剖宫产等手术导致子宫瘢痕憩室。而子宫切口憩室围手术期间的护理是保证患者康复的主要手段。笔者结合临床诊治和护理该疾病的进展,寻求一种合适、科学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切口憩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而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试验组中,患者的年龄分布在21~43岁,平均(38.6±1.4)岁。患者的体重分布在45.8~80.2 Kg,平均(67.4±1.1)Kg。而对照组中,患者的年龄分布在22~54岁,平均(37.3±0.9)岁。患者的体重(46.1~79.5)Kg,平均体重在(66.9±1.0)Kg。记录两组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一般资料可知,存在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笔者选取的60例研究对象均经过影像学检查、临床体征确诊为子宫切口憩室患者。且符合《子宫切口憩室的诊断标准》[2],患者均已知情。全部的研究方法均按照医院伦理会的相关规章制度。

1.3 研究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包括: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监测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并让患者按时的服用药物,定期的查房,记录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并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进行抗感染治疗。

1.3.2 试验组

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具体步骤如下:①监测临床指标。在患者住院期间,监测患者6h的血压、呼吸、体温等。并记录子宫切口憩室患者围手术期的康复情况。②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病房的卫生,定期的更换被褥和病号服,减少褥疮、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③心理护理措施。患者在围手术期间会因切口感染、局部疼痛等问题而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常表现为紧张、焦虑等。因此护理人员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温柔、细心的照顾患者,让患者感受到爱。④健康知识宣讲。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术后围手术期间存在的疾病及并发症,细致全面的讲解病情的变化,告知相关的专业知识。

1.4 统计学方法

笔者记录和分析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其中采用x2检验和t检验。将P<0.05作为分界点,来衡量测量得到的数据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指标

试验组患者护理过程采用优质护理后的血压、心率等临床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差别存在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临床指标(±s)

表1 临床指标(±s)

注:与对照组相比,A P<0.05。

心率(次/min)试验组 30 86±9 128±5 76±11对照组 30 93±4A 136±3A 85±9A组别 n 舒张压(mmHg)收缩压(mmHg)

2.2 并发症

试验组围手术期间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局部疼痛、感染等并发症人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别显著存在,P<0.05。见表2。

表2 并发症 [n(%)]

3 讨 论

综合护理是一种从患者的角度出发[3],切实结合病情进行系统化的护理。其优势包括:(1)在患者的住院期间,6h的监测患者的血压、呼吸、体温等,并记录疾病的治疗情况。做好病房的消毒工作,定期的进行床单、病号服的更换,保证患者皮肤的清洁,防止患者卧床期间出现褥疮、感染情况出现。(2)嘱要静卧休息[4],待患者体征得到有效的改善后可以适当的进行床上四肢活动。指导患者进行相关锻炼,并给予患者适当的鼓励。每天让患者尝试自主坐起锻炼,活动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如果患者期间存在突发状况,应该及时的和主治医师进行联系。(3)患者者在护理和治疗期间会因药物激素作用,再加上疾病引起的疼痛等问题而影响了心理健康,常表现为紧张、焦虑等。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温柔、细心的照顾患者,让患者感受到爱。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的发生机理,治疗方式等[5]。细致全面的讲解病情的变化,告知相关的专业知识。(4)告知治疗进度与预后效果,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更积极的配合治疗。适当播放一些柔和的轻音乐,音量适宜,约25DB,可播放对于患者而言具有特殊意义的音乐,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与其建立一个和谐友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放松心理状态,指导患者调节不良的心理情绪,缓解患者潜在的压力。与此同时,全面的监测患者的心理活动状况,如果患者存在不适和紧张等心理,应该及时的询问,进行相应的心理疏通。在交流中认真的倾听患者的不良情绪,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感,鼓励患者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本文数据指出,试验组患者护理过程采用优质护理后的血压、心率等临床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差别存在明显,P<0.05。且试验组围手术期间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局部疼痛、感染等并发症人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别显著存在,P<0.05。

综上所述,临床针对子宫切口憩室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指标,加强患者的健康知识教育,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1] 黄慧红,杨 莉,言彩蝶.子宫切口憩室病人的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16,14(12):1240-1241.

[2] 刘成丽,曲凤占,赵小辉,等.子宫切口瘢痕憩室患者围手术期血清应激指标的变化[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1(6):1012-1013.

[3] 周成香.子宫切口憩室切除修补术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J].维吾尔医药月刊,2013,5(9):130-131.

[4] 官惠燕.护理干预在子宫脱垂围术期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评价[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9):1169-1170.

[5] 孟 芳.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术期实施的效果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7):4101-4102.

本文编辑:李 豆

R473.71

B

ISSN.2095-8803.2017.10.115.02

猜你喜欢

围术心率切口
心率多少才健康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