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外科冠脉搭桥的连续护理应用效果

2017-09-15郭天锐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搭桥术心脏外科冠脉

郭天锐

(湖北省十堰市医药卫生学校,湖北 十堰 442500)

心脏外科冠脉搭桥的连续护理应用效果

郭天锐

(湖北省十堰市医药卫生学校,湖北 十堰 442500)

目的 对实施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治疗患者开展连续护理的作用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 以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心外科接受心脏搭桥治疗的6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依照就诊单双号分成探究组和对比组,均为32例;对比组开展常规专科护理,探究组开展连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并应用生存量表(SF-36)评测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探究组术后并发症率为3.1%,对比组为10.4%,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探究组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对于冠脉搭桥治疗患者开展连续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意义重大。

心脏外科;冠脉搭桥;连续护理

冠脉搭桥术是当前治疗冠心病的一个主要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但因部分患者对冠心病及冠脉搭桥等认识不足,而在手术后不能做好自身管理和保健工作,以致于出现并发症,影响恢复和生活质量[1]。所以,必须对患者进行持续、针对的护理干预。本文主要对我院收治的64例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连续护理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心外科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4例心脏搭桥术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均通过CT、冠动脉造影等检查确诊,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2]。排除手术禁忌证、恶性肿瘤、凝血机制障碍、脑血管疾病等患者,对此项研究知情并同意。根据就诊单双号分成探究组和对比组,每组32例。其中,对比组:男女患者比为17:15;56~78岁,平均(65.4±6.1)岁;病程1~6年,平均(3.4±0.6)年。探究组:男女患者比为18:14;58~77岁,平均(66.2±5.8)岁;病程1~5年,平均(3.1±0.4)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病情、病程等差异不存在统计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研究。

1.2 方法

对比组患者实施常规专科护理,在住院阶段做好病情观察、用药指导、饮食护理、体位护理等,在出院前1~2天强化健康宣教,嘱患者定期复查,如有异常需及时到院就诊。探究组同时实施连续护理,先组建护理小组,由心外科护士组成,先对患者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具体包括。

(1)饮食护理。在术前营养要均衡,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合理减少主食量。在术后48h内,先进行肠外营养,在病情逐步稳定后恢复口进食,主要维护心功能。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指导患者食用低盐分、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

(2)心理护理。在术前,应强化病房巡视,主动和患者交流,向其系统讲解冠脉搭桥术的相关知识,包括安全性、有效性、手术方式、注意事项等,并列举成功案例,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消除顾虑。此外,在出院前1天,可向患者发放心理护理健康手册,再次叮嘱患者在家要保持良好心理、稳定的情绪,建立康复信心。

(3)康复训练。在术后早期进行坐位、床旁活动等功能康复训练,逐步转变到步行、扶持下上楼梯等训练,循序渐进,运动量须合理。在训练中为患者准备心率控制类药物,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每次运动30 min左右,1周2~3次。术后脱机后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主要有排痰、腹式-缩唇呼吸、暗示呼吸等方面。

(4)并发症预防护理。在术后密切监测患者心电图,如出现窦性心律过快,在维持适当容量基础应用受体阻断药物治疗;此外,术后患者易出现低血钾症,会引起心律失常,可静脉给用胺碘酮进行补钾,每2 h进行血气分析掌握患者机体电解质情况,如有异常须计算纠正。

(5)随访管理在出院后应定期通过电话、上门等方式进行随访,以强化连续护理干预的效用,主要掌握患者家庭保健情况,解答患者疑问,指导患者做好饮食、用药、心理等方面的管理,并嘱患者3个月后到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应用SF-36量表评测患者的生存质量[3],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日常生活等方面,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越好;并在出院时了解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分为满意、一般及不满意。此外,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处理

本研究资料均通过SPSS 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以t检验;计数数据用百分比表示,应用x2检验,以P<0.05为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探究组术后出现1例心律失常,1例心宝填塞,发生率为6.3%;对比组出现2例心律失常,3例低氧血症,发生率为15.6%,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后SF-36评分对比

通过测评,探究组护理满意度、SF-36评分高于对比组(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SF-36评分比较

3 讨 论

冠脉搭桥术是临床心脏外科较为常见的一个手术方式,主要应用于冠心病治疗中方案,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因大多数患者术后未能接受持续、系统的护理及指导,而易出现并发症,影响到整体手术效果。所以,必须强化患者术后的连续护理。

所谓连续护理,就是持续性、整合性、系统性的临床医疗服务,通过此种护理干预实现患者健康和康复质量的改善,一般是从医院护理转变到以家庭和社区护理,特别是要加强家庭护理。从本研究结果看,实施连续护理的探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专科护理的对比组,且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比组。可以看出,对于实施冠脉搭桥治疗患者开展系统、连续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良好康复,值得临床实践。

[1] 宋丽英.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实施连续护理的效果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8:96-97.

[2] 许 娜.心脏外科连续护理小组对心脏搭桥术患者实施护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20:203-204.

[3] 刘艳芳.连续性护理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6,12:138-139.

本文编辑:王 琦

R655

B

ISSN.2095-8803.2017.10.62.02

猜你喜欢

搭桥术心脏外科冠脉
心脏搭桥术后,该不该进行运动
连续护理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影响
观察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后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
灯盏乙素在抑制冠脉搭桥术后静脉桥再狭窄中的应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小切口在成人心脏外科中的应用
心脏超声多普勒与血管超声多普勒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后乳内动脉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