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手术护理质量的影响探讨

2017-09-15何椿萫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人性化组间手术室

何椿萫,苏 敏

(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新疆 和田 848000)

手术室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手术护理质量的影响探讨

何椿萫,苏 敏

(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新疆 和田 848000)

目的 分析将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对于手术的护理质量影响。方法 搜集在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58例,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常规组和人性化护理组,各组29例,比较护理的效果。结果 人性化护理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常规组大,组间对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将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能够提高手术护理的质量,值得应用。

手术室护理;人性化护理;护理质量

伴随科学技术水平提高与医学模式改进,人们对于医疗、护理服务要求逐渐提高,护理核心从疾病转变成患者,在这种背景下,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孕育而生。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属于整体有效、创造性与个性化护理方式,属于现代化护理理念,主要把尊重患者隐私、生命价值与人格作为中心,使得患者从精神上、生理上与心理上处于舒适状态。本文简析了将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对于手术的护理质量影响,主要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资料

搜集2016年02月份~2016年12月份在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58例,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常规组和人性化护理组,各组29例,常规组实施常规的护理,人性化护理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人性化的护理。在常规组中有16例患者是男性,有13例患者是女性;患者的年龄跨度在32~76岁之间,年龄的均值是(52±2.19)岁。在人性化护理组中有15例患者是男性,有14例患者是女性;患者的年龄跨度在31~77岁之间,年龄的均值是(53±2.24)岁。两组患者各项基础资料经对比以后缺乏显著的差异,P>0.05,可接着比较。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即在患者入院以后,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介绍医院环境,告知患者疾病治疗重要性,同时将疾病治疗注意事项与相关知识告知患者,使得患者对疾病有所了解。人性化护理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人性化的护理,主要的护理方式如下。

1.2.1 家庭的支持护理

疾病病人症状控制良好性和护理质量、家庭支持有着直接的关系,家属对病人关系,可以为患者提供心理方面的支持。同时护理人员需要让患者技术督促患者用药,为患者提供科学饮食,对患者生活进行规范,使得患者临床症状得以控制。

1.2.2 术前的人性化护理

在患者入院以后,护理人员需要尊重患者热情的接待患者,同时向患者介绍医院情况,介绍时护理人员态度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将患者紧张感消除。护理人员还要将治疗注意事项告知患者,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护理人员需要具备高度同情心与责任感,把患者作为核心,秉持着主动、认真、积极一负责的态度,应用熟练的技术、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言来为患者服务,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真诚,提高患者信任感与安全感。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知识,消除患者精神上的负担,同时还要对患者家属实施健康知识的指导,让患者家属多关心患者,提高患者自信心。护理人员应该多照顾与关心患者,切实做好细致、耐心的开导与解释工作,要以热情的态度去接待患者。

1.2.3 术中的人性化护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以后,护理人员需要将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2~25°,湿度控制在55~60%。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保持温暖微笑和笃定神情陪伴在患者旁边,并密切观察患者神情,了解其心理状态,适当给予患者肯定和鼓励。手术操作前,鼓励患者放松身体和精神,同时为患者盖好被褥。手术操作过程中,积极配合术者实施相关操作,且护理操作的实施须做到稳、准、快、轻,保证手术操作及患者精神状态均不会受到影响。根据实际情况,如需患者配合,耐心向患者做好解释,获取患者配合,并及时了解患者不适感,在不影响手术操作前提下,尽量提高患者舒适度。

1.2.4 术后的人性化护理

结束手术以后,护理人员要及时用温水擦拭干净患者身上残留消毒、血迹,给患者整理好衣服,并将被褥盖好。护送患者会病房过程中,动作保持轻柔,避免患者给患者出现不适感。将患者送至病房后,对引流管固定及通畅性进行检查,同时向患者或其家属嘱咐相关术后注意事项。在日常护理过程中,了解患者术后生命体征、饮食、大小便、排气等情况,并加强伤口及并发症护理、康复锻炼护理,最大限度降低相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得到更快康复。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与抑郁状态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得分越高则说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比较两组患者的得分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价评分。(2)采用本院自制护理质量的评价表对护理质量进行平反,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好。

1.4 应用统计软件统计所得数据

本次实验得出数据全部都需要实施分析与整理,然后使用统计软件SPSS 19.0进行统计学的分析,通过实验研究中出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标准差(±s)来表示计量资料,通过卡方(x2)表示计数资料,应用独立的样本t对组间的构成比进行检验,如果实验所得数据经对比以后存在统计的意义,用P<0.05表示。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

护理前,常规组护理质量的评分是(53.92±2.38)分、人性化护理组患者护理质量的评分是(54.21±2.93)分,组间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常规组护理质量的评分是(71.38±2.25)分、人性化护理组患者护理质量的评分是(95.62±2.54)分,人性化护理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常规组大,组间对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评分

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SAS)评分与抑郁(SDS)评分都有改善,人性化护理组患者改善的情况较为显著,组间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S评分与SD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S评分与SDS评分比较(±s,分)

SAS评分 SDS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人性化护理组 29 59.44±4.2733.25±3.14 58.97±5.1731.26±3.75常规组 29 59.68±4.5546.53±4.23 58.49±4.3943.58±4.03组别 例数(n)

3 讨 论

手术治疗过中均存在一定创伤,麻醉及手术操作的实施均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不适感[1]。且不少患者缺乏对手术方式有了解、担心治疗效果、治疗费用等,因此在接受手术治疗过程中均存在较为严重紧张、焦虑、恐惧等诸多种负面情绪。人性化护理为一种以现代化护理理念作为指导的新型护理模式,其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在实施护理服务过程中体现可系统性、高效性、个性化[2]。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能够为手术治疗的顺利实施创作更好条件,进而为治疗效果、患者安全提供更好保障。本次研究中显示,人性化护理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常规组大,组间对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人性化护理组患者改善的情况较为显著,组间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

综上,将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能够提高手术护理的质量,可推广。

[1] 杨永梅,蔡红梅,李彩华.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4,17(7):72-73.

[2] 秦惠军.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2):158-159.

本文编辑:王 琦

R473.6

B

ISSN.2095-8803.2017.10.58.02

猜你喜欢

人性化组间手术室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人性化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