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行合一”的标准化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全麻术后窒息防范能力

2017-09-15张惠荣马剑晴田思维张晓岚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年资苏醒

张惠荣,周 敏,刘 于,马剑晴,田思维,张晓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 武汉 430030)

“知行合一”的标准化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全麻术后窒息防范能力

张惠荣,周 敏,刘 于,马剑晴,田思维,张晓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 武汉 430030)

目的 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堂及临床实践标准化培训,内化五官科护理人员麻醉术后评估及窒息安全管理策略。方法 对我院五官科各年资146名护理人员进行苏醒评估表应用及防范窒息措施的前期问卷调查,根据护士对评估表及麻醉术后窒息防范措施掌握程度,组织系统标准化理论及实践培训。结果 标准化培训前后问卷调查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培训后知晓率和落实率大幅度提高;结论 培训前后对窒息防范病情观察及护理策略掌握总体效果明显提高。

培训;窒息;防范策略;能力

麻醉术后因镇痛、镇静、肌松药的残余导致各类并发症,其中分泌物、呕吐物误吸、窒息是五官科全麻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国内外报道全麻术后并发症构成比中窒息及呼吸道并发症占19%~56%、呕吐占25~35%,2016年我院总结窒息患者的发生的根本原因,重点对病房护理人员采取标准化培训策略,引入苏醒评估量表,并根据苏醒评估分值和内容来实施麻醉术后病人的观察和管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采用标准窒息防范策略问题,对五官科各年资146名护理人员进行苏醒评估表应用及防范窒息措施的前期问卷调查,根据护士对评估表的掌握程度及麻醉术后窒息处理策略的不规范性,组织标准化培训

2 标准化培训策略

2.1 麻醉苏醒评估表的理解和应用

我院重点对麻醉评估表的组成和应用进行了课堂PPT讲授培训和专人、专项临床指导运用。目前我院采用的麻醉苏醒评估表有3种,评估表STEWARD、改良ALDRETE评估表、PADS评估表,三类评估表适合不同年龄、语言、文化背景和身体素质的患者短期和长期的恢复评估,评估内容全面、完善,帮助掌握患者的恢复状态及患者对麻醉满意度评判,临床上3类表格联合使用,评估患者意识是否清醒、麻醉药品是否消退、患者有无麻醉术后并发症及麻醉后恢复质量的高低。

2.2 防窒息患者体位管理

患者全麻术后回病房,护理人员采用已掌握的苏醒评估表进行评估病人,如按照评估表STEWARD评估分值≥4分,表示病人为清醒状态,保护性反射已建立,护理时可利用角度尺给予病人半卧位或渐进性体位抬高。即1~2 h,床头可摇高20o,2~4h摇高到300,4h后可摇高到450以上,在这个过程中 患者每2 h翻身1次,顺序左侧位-平卧位-右侧位。以减轻患者因长时间去枕平卧导致的腰背疼痛等不良应激,也可便于清醒患者将口内分泌物、呕吐物吐出。

2.3 窒息抢救技能培训

镇痛药、肌松药、镇静药均为麻醉药种类,镇痛药、镇静药可导致患者深慢呼吸至呼吸中枢抑制;肌松药可导致病人浅快呼吸,至外周性呼吸抑制。护理人员在联合利用苏醒评估量表进行评估后,密切观察呼吸的变化,两种呼吸抑制形态护理人员可立即进行嗅物位加压给氧或在托下颌畅通呼吸道无效及解除舌后坠时间过长情况下采用口咽通气导管插入口腔解决患者呼吸抑制,为医生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及提供帮助。此类项目根据护理人员的短板重点培训简易呼吸气囊使用时的嗅物位和口咽通气管插入方法及口咽通气管的选择,护理人员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操作前查找最佳证据制定口咽通气管操作技能评分标准

2.4 定性、定量观察术后病情

术前评估充分,防止术后误判,护理人员值班期间对本病区病人进行定性,运用评估方式重点观察麻醉回病房病人处置内容、卧位、生命体征;重点观察专科特殊手术、既往有哮喘及肺部疾病、特殊体型如短颈综合症、过敏体质、老年人、婴幼儿的病人,严格床边交接;同时知晓上述类型病人的数量,尤其是麻醉后6 h病人的观察频次、间隔时间,特殊病人2小时内5~10 min观察1次、2 h后10~30 min观察1次,并分析病人病情,定量观察。同时培训护理人员主动观察病情,超前发现病情变化,预见性处理,确保患者度过危险期。

2.5 同伴协同教育

麻醉术后6 h为患者苏醒的危险期,尤其是2 h内,责任护士在密切巡视患者的基础上,做好同伴宣教,如饮食护理、卧位护理、药物使用注意事项、仪器使用注意事项,告知家属同伴如患者突然呼之不应、烦躁、口唇、面色紫绀及仪器报警等均需立即呼叫,恶心呕吐时需给予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同时,待病人清醒后向患者强化专科疾病相关知识宣教。

2.6 建立标准化指导路径

在要求护士长指导时熟悉患者病情、手术种类、手术方式、体型、既往史、医嘱开具内容,访谈责任护士麻醉评估方式和内容,护士长下病房根据评估内容查看患者护理措施实施及根据麻醉回病房时间的病情观察频次,如卧位、麻醉回后6h、麻醉回后2h病人观察内容和频次,对婴幼儿、特殊体型、特殊体质、高危病人的观察频次,要求护士模拟患者呼吸抑制时呼吸气囊加压给氧时采取嗅物位和口咽通气管使用。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及率描述,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效 果

标准化创新培训方法前后问卷调查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各年资人员培训后完全知晓率和完全落实率大幅度提高。

(1)培训前后护理人员总体评估方法及专业技能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完全知晓率(或落实率)调查结果比较 [n(%)]

(2)培训后各年资正向值提高率比较(见表2)

表2 培训后各年资护理人员正向值提高率比较(%)

5 讨 论

(1)培训调查前护理人员146人,由于培训及问卷期间护理人员间断病休、产假、孕假等未能参与培训及问卷调查,脱落9人。表1看出培训前后相关理论及实践有统计学差异,培训后明显优于培训前。表2看出通过培训各年资人员知晓率和落实率均提高.

(2)“知行合一”的培训,主要是理论学习外,在临床以问题为导向的现场案例指导培训,五官科护士长到临床随机抽查样本中按比例抽查责任护士管理的术后病人,先按标准化窒息防范案例指导路径到临床查看麻醉术后回病房病人的病情、手术种类、手术方式、体型、既往史、医嘱开具内容,再查看护士是否进行麻醉后苏醒评估、评估后给予的体位、拟定的观察时间、内容、是否根据医嘱内容及疾病护理行同伴宣。追踪结束后按标准化路径填写未落实督导资料表,记录临床督导后护理人员相关资料。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对全麻术后病人的科学评估及根据评估结果定性、定量提出观察时间、方法和内容及对麻醉术后专科多发问题进行评判及处理的专业能力。该研究的展开对护理人员专科理论及技能的学习和运用有较大的帮助,护理人员掌握度虽大幅度提高,有统计学意义,但因专科疾病疑难杂症、特殊情况病人较多,护理人员对专科人群及定性、定量观察方法完全掌握覆盖率仍需要进一步培训及指导。

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和技能直接影响其对患者的照护水平,间接映射着护士的岗位胜任能力和患者的安全,为降低敏感科室的窒息发生率,科学评估及标准化培训是提高各年资护理人员窒息防范能力的有效措施。

本文编辑:李 豆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standardized training to improve nurses'ability to prevent suffocation after general anesthesia

ZHANG Hui-rong, Zhou min, LIU Yu, MA Jian-qing, TIAN Si-wei, ZHANG Xiao-lan
(Yang Tongji hospital,department of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Hubei 430030,China)

Objective To standardize training in classroom and clinical practice by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to evaluate and evaluate the safety management strategy of asphyxia ent nurses after anesthesia operation. Methods 146 nurses from all departments of the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in our hospital were interviewed about the application and prevention of asphyxia measures.according to the nurses'mastery of the evaluation form and the measures to prevent asphyxiation after anesthesia,the theory and practice training of system standardization were organized. Results The effect of standardized train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questionnai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 cant (P<0.05),the awareness rate and implementation rate of nurses increased signifi cantly after training;Conclusion The overall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strategy of asphyxia prevention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was obviously improved.

Training;Asphyxia;Prevention strategy;Ability

R472.3

A

ISSN.2095-8803.2017.10.16.02

教育部2016年度在线教育研究基金(2016YB148)

张晓岚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年资苏醒
植物人也能苏醒
混合模拟工作坊在低年资胸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绿野仙踪
2019年资管行业十大猜想
会搬家的苏醒树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PDCA循环管理法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运用“三阶梯”方法的实践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