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嵌入性的模块化制造价值创造研究综述

2017-09-15朱素贞

关键词:模块化模块产品

王 伟,朱素贞

(郑州大学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基于网络嵌入性的模块化制造价值创造研究综述

王 伟,朱素贞

(郑州大学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分析了国内外网络嵌入理论及模块化理论的研究现状,阐述了两种理论的发展历程,对其进行概念界定,从网络嵌入性的角度分析模块化制造的价值创造。当前学者多以制造网络的存在为前提研究模块化制造的价值创造,对网络形成的本质及其价值创造的网络机制没有进行充分的研究,故对基于网络嵌入性的模块化制造进行研究很有必要。

网络嵌入性;模块化;制造网络;价值创造

如今,人们的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和高度定制化特征,而且对某种产品的需求持续的时间越来越短,即产品的生命周期变短,这就要求生产企业不断进行新产品的研发。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间开始在产品设计与研发、生产、营销等环节进行广泛的合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业务流程重组、供应链管理、模块化制造等技术应运而生,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组织向扁平化、网络化的趋势发展。产品制造的分工如今表现出以下新特点:一方面,分工主体范围扩大,产品的制造分工已经扩展到几个、几十个国家或地区;另一方面,产品制造的分工更加细密,从产品整体专业化生产到产品零部件模块专业化。这就形成了产品制造厂商的同地域以及跨区域的合作,全球经济呈现网状格局。

一、 理论文献研究概述

(一) 网络嵌入性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1.概念界定

1944年,Polanyi最早提出了“嵌入性”概念,认为经济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往往嵌入在政治、社会关系等网络中[1]45。1960年,Parsons指出组织的特征由其与其他企业构成的网络特征所决定[2]18。1973年,Granovetter首次提出了关系性嵌入,即单个行为主体的经济行为嵌入于与他人互动形成的关系网络中[3]。这一理论一开始用于个人之间的关系界定,后来用于分析企业层面的关系。1985年,Granovetter在提出了弱联结的力量假设后(即认为弱联结更有利于资源的传递),又深入分析了Polanyi提出的“嵌入性”概念,但其观点“人际互动产生的信任是企业交易活动的基础”有别于Polanyi的“经济活动是制度化”的观点[4]。1990年,Zukin与Dimaggio在关系嵌入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结构性嵌入,即企业与其他主体共同形成的组织间整体网络结构状态,关注主体在整个网络结构中的位置及其所扮演的角色[5]119。1992年,Burt提出了“结构洞”理论,对Granovetter的弱关系获取社会资源的桥梁作用做了进一步的阐述:社会网络不仅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同时又体现出一定的封闭性,社会网络之间往往因缺乏一定的联系,最后导致在不同的网络之间存在一些缝隙,即结构洞[6]73。2002年,Andersson从经济行为的内容出发,将嵌入性分为业务嵌入与技术嵌入[7]。2006年,Hagedoorn从国家与产业环境、企业间多元网络及企业间二元关系三个层次出发将嵌入性分为环境(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嵌入性、组织间嵌入及双边嵌入[8]。以上是网络嵌入相关理论的整个发展过程,学者后续的研究多侧重于网络嵌入理论在实际运用中的实证研究。

2.应用研究现状

(1)基于组织学习角度 2012年,Meyer与Thaijongrak研究了结构性嵌入、组织学习及资源承诺在企业转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组织学习在网络嵌入中的重要作用不能再局限于产品、技术的创新,而应提升到战略层面[9];2014年,谢洪明等人将企业的学习能力作为中介变量,研究了网络嵌入(结构性嵌入、关系性嵌入)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在研究中考虑了企业日常的运作范式,分析了企业结构性嵌入与关系性嵌入的关系[10]。

(2)基于动态能力角度 2011年,杜健等人通过研究网络嵌入对知识获取、知识整合这两个维度的动态能力的影响,进而研究了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11];2015年,梁娟与陈国宏以动态能力(吸收能力、创造能力)为中介变量,研究了多重网络嵌入对企业知识创新的影响[12]。企业的动态能力是企业不断学习、获取、吸收及创造新知识,从而可以在外部环境变化时,及时采取应对策略的能力。因此,学者的研究也多集中在知识这一维度。

(3)网络嵌入的调节角度 2012年,胡保亮根据关系理论与网络结构理论,将结构性嵌入中的网络位置要素作为调节变量,研究了关系性嵌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13],这一研究打破了将结构性嵌入与关系性嵌入分开进行研究的局面;2014年,宋晶等人将网络嵌入性(结构性嵌入、关系性嵌入)作为调节变量研究认为,企业在市场导向与企业家导向之间应该找到一个合作均衡点,这样才会更加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14];2015年,梁杰等人将供应商网络作为调节变量,考虑了该网络的嵌入、技术差异及地理差异,研究了市场导向与新产品开发的关系[15]。把网络嵌入理论作为一种工具,可以为学者对企业其他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二) 模块化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1.概念界定

对模块化制造的研究距今已有35年的时间跨度。199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的Baldwin与Clark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模块化时代的管理》一文,模块化理论才真正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轰动[16]。到目前为止,根据不同切入点,学者给出了众多模块化概念。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如,Simon将模块化定义为将一个复杂的离散化系统的各组件通过标准化通信接口进行连接[17];Langlois与Robertson指出,模块化是将一个模块进行分离后再重新组合成新系统的过程[18];Sanchez和Mahoney认为模块化是将一个较为复杂的任务分解成几个或多个相对简单的活动,分解后的各个活动能够独立进行,通过这些活动来有效地管理产品或者流程[19];童时中认为,模块化是从系统角度出发,先采用分解方法建立起模块体系,然后运用组合方法将模块组合成系统的全过程[20]5-6。

以上定义往往侧重于某一方面:从Sanchez给出的定义可以看出,它只涉及系统的模块化分解,并未涉及模块后期的组合问题;而Langlois 与Robertson、Simon与童时中所下的定义中虽然提到了系统的模块化分解与组合问题,但没有强调各模块是否具有独立能力,以及模块是否标准化、是否可以确保后期的组合工作。最为学术界肯定的是青木昌彦和安藤晴彦后来完善了的定义:模块化是指将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或过程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联系分解成半自律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可以进行独立的设计,同时,这些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又可以依据某规则或者联系与其他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构成更加复杂的系统或过程[21]83。其作用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青木昌彦和安藤晴彦的模块化概念示意图

2.应用研究现状

国内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比较侧重于模块化作用机理及产品的模块化设计与制造,如:2007年,胡晓鹏对产品模块化的产生动因、作用机理及模块化制造系统的创新做了详细阐述[22];2013年,李浩等人研究了面向服务的产品模块化设计,并提出了模块化设计新的发展方向——个性化设计、生态化设计、智慧化设计等[23];2014年,武建龙与王宏起从模块化视角,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特征及实现重大技术突破的动力与阻力,综合理论分析与案例论证,得出系统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路径——外围模块高端渗透、关键模块重点突破等[24]。

国外对模块化的应用研究多基于产品模块化与流程模块化的结合,通过分析产品结构及制造过程研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2011年,Mark等人提出了企业通过实施产品模块化与流程模块化来提高其制造敏捷性,从而促进企业的增长[25];2016年,Shawnee等人基于产品的复杂性研究了产品模块化与流程模块化对企业新产品绩效的影响[26]。

二、网络嵌入性对模块化制造价值的作用机制

目前,将网络嵌入性与模块化制造结合起来所进行的研究还很少,而网络嵌入性对于模块化制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有助于形成模块化制造网络及基于网络嵌入性的模块化制造网络所创造的价值。

(一) 有助于形成模块化制造网络

随着竞争的加剧与大规模定制成为趋势,企业的竞争优势不再局限于其所拥有的资源,而是其通过网络关系嵌入获得的能力与资源,因为这些资源与能力是难以模仿的。网络一般分为中心型和嵌套型,模块化制造网络也不例外。无论是中心型还是嵌套型模块化制造网络模式,供应商的经营都会受到核心制造商经营环境的影响,只是影响程度不同[27]。也就是说,各模块供应商承担着参与网络的风险,而模块化制造网络形成的基础就是网络的嵌入性。

首先,对于模块化制造网络的形成,网络的关系性嵌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为网络的关系性嵌入是建立在信任和目标一致的基础上的。网络的关系性嵌入使得各模块供应商虽然会考虑模块化制造网络带来的风险,但更多的是对未来一致收益的预期,以及对对方的信任,即认为合作方不会做出牺牲他人利益的事[28]。在这种制造网络中就会形成一种基于信任的治理机制。在模块化制造网络形成的初期,网络成员的行为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基于信任的治理是十分有效的[29]。这样在自愿的基础上参与某种产品的制造,无形中就形成了模块化制造网络。

其次,结构性网络嵌入使得网络参与主体能够明确整个网络结构及自身在网络中的位置,对于自身行为对整个网络绩效的影响一目了然[5]122。结构性网络嵌入关注网络的密度、网络规模及网络中心度。模块化制造网络形成的前期,网络密度低、规模小、中心度强,这样使得各供应商认识到自身在将形成的模块化制造网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也会积极参与产品模块化制造网络的构建。模块化制造网络形成的机制如图2所示。

图2 模块化制造网络的形成机制示意图

(二)基于网络嵌入性的模块化制造网络的价值创造

模块化制造网络拥有模块化制造的所有优势,而作为一个网络整体也有其自身特有的优点。首先,网络是以知识、信息的流动为前提的,否则,网络就会解体,以网络嵌入性为基础的模块化制造网络可以实现知识、信息的交流[30];其次,在信息、知识充分流动的情况下,网络成员企业通过自身的网络能力可以实现柔性战略,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最后,网络嵌入会巩固模块化制造网络中各供应商的稳定地位,有利于其拓展创新业务,没有创新的企业终将被制造网络淘汰。

1.有利于知识、信息共享

2005年,Echols与Tsai提出网络的嵌入性深刻影响着全球制造网络中知识转移的绩效[31]。基于关系性嵌入的模块化制造网络,使参与企业之间形成一种依赖关系,这样网络中的企业就会加强与对方的知识及信息的交流,有利于网络中的企业对原有知识的巩固及对新知识的吸收,打破了网络中知识资源的粘滞性[32]。基于资源基础观理论,之所以会形成网络是因为企业创新会形成知识、信息等资源缺口,这种缺口需要通过网络中组织间的交流来获得[33]。

2.有利于实现战略柔性

战略柔性指的是企业识别外部环境变化,快速投入资源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34]。首先,模块化制造方式的出现就是为了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模块化制造网络通过网络成员之间的信息、知识的交流可以更早地识别外部环境的变化;其次,基于网络嵌入的模块化制造网络会存在文化协同或者相似的企业目标[35],这样使得网络成员在应对环境变化的决策中采取较一致的行动;最后,模块化制造网络通过产品模块化与流程模块化,增强整个网络的制造敏捷性[25],只有把决策落实到实践中,才能做到及时应对环境的变化。

3.有利于拓展创新业务

首先,基于关系网络嵌入的模块化制造网络促进了成员之间知识的流动、学习及吸收,从而有利于启发网络成员产生新思想;其次,基于关系网络嵌入的长期合作促进了技术联盟的生成,这对于技术的创新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最后,基于网络结构性嵌入的模块化制造网络使得网络成员各司其职,利用“结构洞”获得更多知识与信息,以拓展自身的创新活动。基于网络嵌入性的模块化制造网络的价值创造,如图3所示。

图3 基于网络嵌入性的模块化制造网络的价值创造示意图

三、研究趋势展望

目前,制造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显著,稳固发展制造业是我国一项巨大的任务,而模块化制造很好地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众多企业如今都在参与某种产品的模块化制造,无论是系统集成商还是模块供应商都在积极地参与到整个网络的运作中。

在学术研究中,学者比较集中于模块化制造与新产品开发关系、网络嵌入性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的研究,或者以模块化制造价值链、网络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绩效,而鲜有将网络嵌入理论与模块化制造联系在一起,以探究模块制造的运行机制及基础。对于一种复杂产品,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过程是在一个制造网络中完成的。通过分析网络嵌入对模块化制造的影响机制,可以让众多企业从理论角度分析自身在网络中的位置,并选择适当的联结度,发展自身的优势模块,有目的性地加强自身的竞争优势。

[1] Polanyi K.The Great Transformation: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M].Massachusetts Avenue:Beacon Press,1944.

[2] Parsons,Talcott.Structure and Process in Modern Societies[M].Chicago:Free Press,1960.

[3] Granovertter M S.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6):1360-1380.

[4] Granovertter M S.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3):481-510.

[5] Zukin,Dimaggio.Structures of Captital: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the Economy[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6] Burt R 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M].Bost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7] Andersson U,Forsgren M,Holm U.The Strategic Impact of External Networks:Subsidary Performance and Competence Development in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2(11):979-996.

[8] Hagedoorn J.Understanding the Cross-level Embeddedness of Interfirm Partnership Form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6(3):670-680.

[9] Klaus Meyer,Thaijongrak.The Dynamics of Emerging Economy Mnes:How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Model Can Guide Future Research[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2013(4):1125-1153.

[10] 谢洪明,张颖,程聪.网络嵌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学习能力的视角[J].科研管理,2014(12):1-8.

[11] 杜健,姜雁斌,郑素丽.网络嵌入性视角下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构建机制[J].管理工程学报,2011(4):145-151.

[12] 梁娟,陈国宏.多重网络嵌入与集群企业知识创造绩效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1):90-97.

[13] 胡保亮.关系嵌入与创新绩效关系:网络位置的调节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2(23):104-107.

[14] 宋晶,陈菊红,孙永磊.双元战略导向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网络嵌入性的调节作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6):102-109.

[15] 梁杰,谢恩,唐青青.市场导向与新产品开发速度:供应商网络的调节作用[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5(4):25-35.

[16] Baldwin,Clark.Managing in An Age of Modularit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7(5):84-93.

[17] Simon,Herbert.The Architecture of Complexity[J].Proceeding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1962(6):467-482.

[18] Langlois,Robertson.Networks and Innovation in a Modular System:Lessons From the Microcomputer and Stereo Component Industries[J].Research Policy,1992(4):297-313.

[19] Ron Sanchez,Joseph Mahoney.Modularity,Flexibility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Product and Organization Desig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63-76.

[20] 童时中.模块化原理设计方法及应用[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21] 青木昌彦,安藤晴彦.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M].周国荣,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22] 胡晓鹏.产品模块化:动因、机理与系统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07(12):94-101.

[23] 李浩,祁国宁,纪杨建.面向服务的产品模块化设计方法及其展望[J].中国机械工程,2013(12):1687-1695.

[24] 武建龙,王宏起.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路径研究——基于模块化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4(4):508-518.

[25] Jacobs M,Droge C,Vickery S K,Calantone R.Product and Process Modularity′s Effects on Manufacturing Agility and Firm Growth Performance[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1(1):123-137.

[26] Shawnee Vickery,Xenophon Koufteros,Cornelia Droge,Roger Calantone.Product Modularity, Process Modularity,and New Product Introduction Performance:Does Complexity Matter?[J].Production &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6(4):751-770.

[27] 尹建华,王兆华.基于价值链的模块化制造网络及其运作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7):68-71.

[28] Uzzi.The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of Embeddedness for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Organizations: The Network Effect[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6(4):674-698.

[29] Krishnan R,Geyskens I,Jan-Benedict E,Steenkamp M.The Effectiveness of Contractual and Trust-based Governance in Strategic Alliances Under Behavioral and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5(12):2521-2542.

[30] 柯颖,王述英.模块化生产网络:一种新产业组织形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8):75-82.

[31] Echols A,Tsai W.Niche and Performance:The Moderating Role of Network Embeddednes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5(3):219-238.

[32] 冯增田,郝斌.模块化对产品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组织学习和关系网络的调节效应[J].技术经济,2014(2):1-8.

[33] 李支东,金辉.企业产品创新与网络嵌入——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J].管理评论,2016(1):62-72.

[34] 陶颜,周丹,魏江.服务模块化、战略柔性与创新绩效——基于金融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6(4):601-611.

[35] 蔡坚,杜兰英.协同创新网络嵌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机制与路径研究——基于知识协同的中介效应[J].工业技术经济,2013(11):3-13.

(责任编辑 陈素玲)

Overview of Research on Value Creation of Modular Manufacturing Based on Network Embeddedness

WANG Wei, ZHU Suzhen

(School of Business,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China)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search status quo of network embedding theory and modularization theory, and expatiates on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the two theories and has them defined. The value creation of modular manufacturing is analyz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network embeddednes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scholars nowadays are on the premise of the existence of manufacturing network to study the value creation of modular manufacturing, while they have failed to conduct thorough researches on the essence of network formation and its network mechanism of value creation. So the research based on the network embeddedness in the modular manufacturing is necessary.

network embeddedness; modularity; manufacturing network; value creation

2017-02-26

王 伟(1965-),男,河南郑州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管理学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企业基因重组理论的模块化制造网络的构建与管理研究”(编号:13BGL061)的阶段性成果.

10.3969/j.issn.1674-5035.2017.04.007

F406.2

A

1674-5035(2017)04-0036-05

猜你喜欢

模块化模块产品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模块化住宅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
新产品
产品
下一个酷产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