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阻击慢性肾病的“沉默伤害”?

2017-09-15吕若琦

益寿宝典 2017年15期
关键词:腹透血透肾脏病

文/吕若琦

如何阻击慢性肾病的“沉默伤害”?

文/吕若琦

慢性肾病以其低知晓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而被称作是“沉默的杀手”。目前,我国约有1.2亿慢性肾病患者。其中,慢性肾病年发病患者数约有1400万,50~70岁为高发年龄,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最新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中国成年人群慢性肾病的患病率达到10.8%,而知晓率仅为12.5%,即有近九成的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病。其中由于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基础病引起的肾脏损害占到了很大比重,尤其以老年人为主。一旦发现不及时,没有采取措施干预,将会给患者身体带来不可逆的损害。

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脏“累”出来的病

69岁的老孙在一次偶然的体检中发现,自己已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在病史询问中,原来老孙还伴有严重高血压、糖尿病。老孙的子女很孝顺,逢年过节送来一大堆营养品。一直以来,他每天都用温水冲调一杯高蛋白营养品,甚至就把它当奶粉喝。可没想到的是,这些营养品却成为他肾病加重的“催化剂”。医生指出,中老年人往往因高血压、糖尿病引发肾损害,再加上长年累月的高蛋白饮食,加重肾脏负担,肾脏很容易“累”出病来。

除了糖尿病和高血压外,高尿酸更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致病因素。当今在体检中发现尿酸升高的人越来越多,但因为没有任何症状,许多人没把它当回事。其实高尿酸除了会引发痛风外,由于尿酸结晶长期沉积于肾脏,同样会导致肾功能的损害。医生指出,没有痛风发作也不能说明没有肾脏损害,因此,建议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即使无痛风发作,也应定期检查肾功能。

此外,一些泌尿外科的疾病,例如,肾结石、尿路感染,也容易因贻误治疗而导致肾功能衰退。还有一些老年人喜欢服用“秘药偏方”,乱服用保健品、补药等,有可能发生药物性肾损害。喜食腊味腌渍品等高含盐量的食物、海鲜啤酒一起过量食用、喝水不足、过度劳累等不良的生活方式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肾脏的功能,日积月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

有人形容慢性肾病为“隐形杀手”,因其起病隐匿,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故此提高认识和定期体检是防治慢性肾病的重要途径。医生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到两次体检,包括尿常规、抽血查肾功能、肾脏超声波等基础检查。如果尿常规发现有隐血或尿蛋白,或者血中肌酐、尿酸等升高,必须引起重视,重新复查,如仍有异常,必须到肾病专科就诊。特别提醒老年朋友,如果无故感到食欲不振、倦怠感明显,并无缘由出现腰酸背痛时,很可能是慢性肾病的信号,绝不可自以为是身体虚弱而擅自服用补品,必须到医院求医。

合理用药,延缓尿毒症的到来

各种肾脏疾病发展的最终后果是成为终末期肾衰竭(即尿毒症),这时就只能通过透析或换肾的方式来维持生命了。因此,如何控制慢性肾脏病的发展,成为患者最为关注的部分。

对于第一、第三期的慢性肾病患者,应用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可以有效保护肾功能,甚至可以避免发展到透析的阶段。对于已经处于第四期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根据教科书上的说法,血清肌酐水平大于3.0毫克/分升的晚期慢性肾脏病,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类药物是禁用的。但如果应用得法,这种药可使晚期慢性肾脏病发展至肾功能衰竭的风险降低43%,使病程延缓3~5年才发展至尿毒症。

此外研究证实,适量补充叶酸可降低慢性肾脏病发展为尿毒症的风险。每天服用一片含10毫克依那普利的降压药和含0.8毫克叶酸的依叶片,能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减退的速度,尤其在治疗前已有慢性肾脏病的患者,补充叶酸使肾脏病变发展的风险降低56%。

在预防方面,医生提醒老年人日常膳食应食用低盐低脂食物,避免高蛋白饮食。已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还需低钾低磷饮食,例如不吃成酸菜、泡菜、雪菜、番茄酱等食物,宜选择冬瓜、青瓜、洋葱等蔬菜,避免食用杨桃。许多人认为豆类食品嘌呤很高,高尿酸患者不宜食用,其实豆类对体内高尿酸患者的影响较肉类、鱼类来得小,除非是在急性发病期,否则仍可酌量摄取。

“洗肾”:腹透VS血透

当慢性肾病不幸发展到尿毒症阶段时,什么情况下必须开始透析?这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一般认为,到了第5期,即肾小球滤过率GFR<15毫升,并且血肌酐清除率<5毫升/分时;或者在第5期阶段,即使血肌酐清除率>5毫升/分,但出现了严重的恶心、呕吐、失眠、皮肤瘙痒等尿毒症的症状时,病人就需要通过透析(俗称“洗肾”)来排除体内毒素了。在“洗肾”方式中,腹膜透析(简称“腹透”)与血液透析(简称“血透”)之间该如何选择?

腹透原理是模拟肾脏正常工作状态,透过导管把透析液灌入腹腔来帮助清除毒素。它需要患者每天在家中自行进行3~4次操作,每次半小时左右,如借助全自动腹膜透析机,每天夜晚在睡眠中执行透析即可,白天不用操作。腹透的优点是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小,但需要患者每日坚持操作,而且如果患者做过腹部大手术、有腹膜粘连等情况,则不能进行腹透。

血透的原理是通过机器直接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它需要患者每周到医院2~3次,每次进行4小时的透析,其他时间都是自己的。

但由于血透会导致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心梗、心衰、心律失常的患者则不适宜选择,血透总的费用要比腹透高10%~15%。其实两种方式效果相当,患者可综合医生意见、经济条件、自身时间、距离血透中心远近等条件全面考虑和选择,而且两者也可以根椐实际情况轮番选择。

猜你喜欢

腹透血透肾脏病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实施腹透患者照护性参与自我管理降低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研究
腹透加中药保留灌肠与单纯腹透治疗慢性肾衰对比观察
百令胶囊对腹透患者腹透液中TGF-β1、VEGF水平的影响
血透患者不同部位血管钙化与矿物质代谢异常的关系研究